高性能自动稳压补水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35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水系统定压补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性能自动稳压补水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定压补水装置是由隔膜式膨胀罐、补水泵、电控箱及阀门管件等构成,存在以下缺点:

1)仅设置安全阀不设置泄水电磁阀,安全阀频繁启动,且不能紧急快速有效泄压;

2)泄水管端口设置在补水箱高位,高压的水很容易击起大量的水泡,会加大补水箱内水的含氧量,而这样水会回流到热网系统中,对管路和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3)不设置带有保安电源的双电源,容易发生具有破坏性的水击现象;

4)不设置脱气设备,容易发生气蚀现象;

5)补水箱有效容积设置不合理。

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陷的高性能自动稳压补水脱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装置压力稳定、节能效果显著的囊式自动稳压补水真脱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波动始终处于在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能够有效防止装置内出现气化、超压、倒空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自动稳压补水脱气装置,具体地,该装置包括脱气电磁阀、脱气水泵和真空脱气器;冷热水系统的脱气点选取在冷热水回水总管段上,且位于循环水泵入口前,在运行状态下,脱气电磁阀打开,脱气水泵运行,循环水经过真空脱气器后回到冷热水系统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装置包括保安电源。

在另一优选例中,装置为双电源,包括常规电源和保安电源,其中,保安电源作为备用电源,用于避免装置因突然失电而造成的水击现象。

在另一优选例中,装置同时设置泄水电磁阀和安全阀。

在另一优选例中,泄水电磁阀设置于泄水电磁阀泄水管上,安全阀设置于安全阀泄水管上,且泄水电磁阀泄水管和安全阀泄水管分别伸入补水箱。

在另一优选例中,泄水电磁阀泄水管的端口和安全阀泄水管的端口均伸入补水箱控制最低水位以下。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定压点的压力超过传感器设定的停泵压力的状态下,泄水电磁阀打开,向补水箱泄压;在定压点的压力上升到临近装置承压的极限压力的状态下,安全阀打开,泄水电磁阀和安全阀同时向补水箱泄压。

在另一优选例中,的补水箱的有效容积为L,部分膨胀水量为L1,紧急泄水量为L2,其中,L≥L1+L2

在另一优选例中,补水箱设置两路进水管道,一路为浮球阀控制进水,另一路由快速补水电磁阀控制进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热网系统需要补水状态下,补水箱内水位降低,浮球阀控制进水;在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的状态下,快速补水电磁阀打开,装置快速补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装置的补水点和定压点合二为一。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高性能自动稳压补水脱气装置的内部各元器件的示意图。

各附图中,各标示如下:

1-囊式膨胀罐;

2-补水泵;

3-补水箱;

4-脱气水泵;

5-真空脱气器;

6-泄水电磁阀;

7-安全阀;

8-脱气电磁阀;

9-快速补水电磁阀;

10-PLC控制器;

11-水管道;

a-泄水电磁阀泄水管;

b-安全阀泄水管;

c-快速补水管;

d-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筛选,首次开发了一种高性能自动稳压补水脱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小囊式膨胀罐的尺寸,降低补水泵的启动频率,利于合理选取补水箱有效容积,能够储存一定的补水量,还能够吸收热网水系统部分膨胀水量和紧急泄水量,降低水系统中的含氧量,并快速消除管道内的气泡,有效防止金属管道氧化,消除水泵和过流元器件的气蚀现象和水击现象,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水系统的运行安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自动稳压补水脱气装置,它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装置。

典型地,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补水点和定压点合二为一,当热网失水超出了囊的调节范围,热网的运行压力随之降低,定压点压力降低到一定的设定值时,补给水泵启动;连续给热网水系统补给水量,补给水泵连续补水一段时间后,定压点的压力随之不断升高,定压点的压力触碰到传感器设定的停泵压力值时,补给水泵停止运行;如果装置压力继续升高,泄水电磁阀打开向补水箱泄压,当压力上升快到装置的承压极限时,安全阀打开,泄水电磁阀和安全阀同时向补水箱泄压。

补水箱的有效容积能够容纳部分膨胀水量和紧急泄水量。机组装置内同时设置泄水电磁阀和安全阀。泄水电磁阀泄水管和安全阀泄水管分别伸入补水箱,且二者端口伸入补水箱控制最低水位以下。补水箱设置两路进水管道,一路浮球阀控制进水,一路由快速补水电磁阀控制进水。当热网系统需要补水时,补水箱内水位降低,浮球阀控制进水;在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补水泵同时运行,快速补水电磁阀打开,装置快速补水。

冷热水系统的脱气点选取在冷热水回水总管段上,循环水泵入口前,在初期上水或装置内存在不溶于水的气体时,脱气电磁阀打开,脱气水泵运行,循环水经过真空脱气器后回到冷热水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

(a)保证水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波动始终处于在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内,防止系统内出现气化、超压、倒空等现象。

(b)能够降低水系统中的含氧量,并快速消除管道内的气泡。能够有效防止金属管道氧化,消除水泵和过流元器件的气蚀现象,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水系统的运行安全。

(c)能够缩短整个热网水系统初期上水的耗时,保证冷热水系统能够快速进入联合调试运行阶段。

(d)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设置泄水电磁阀和安全阀,保证安全阀不会频繁启动,系统快速泄压;囊式自动稳压补水真脱气装置设置带有保安电源的双电源,杜绝系统因突然失电的水击现象。

(e)降低囊式膨胀罐的的尺寸大小,降低补水泵的启动频率。补水箱不仅能够储存一定的补水量,还能够吸收热网水系统部分膨胀水量。

(f)补水点和定压点合二为一,可以简化设备,降低成本,且有效减少本实用新型装置所占的体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附图为示意图,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和设备的并不受所述示意图的尺寸或比例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如图1所示,补水点和定压点合二为一,设置于水管道11上,当热网失水超出了囊式膨胀罐1的调节范围,热网的运行压力随之降低,定压点压力降低到一定的设定值时,补给水泵2启动;当补水泵2连续给热网水系统补给水量一段时间后,定压点的压力随之不断升高,定压点的压力触碰到传感器设定的停泵压力值时,补给水泵2停止运行;如果装置压力继续升高,泄水电磁阀6打开向补水箱3泄压,当压力上升快到装置的承压极限时,安全阀7打开,泄水电磁阀6和安全阀7同时向补水箱3泄压。上述的调节过程是由PLC控制器10控制的。

补水箱3的有效容积能够容纳部分膨胀水量和紧急泄水量。机组装置内同时设置泄水电磁阀6和安全阀7。泄水电磁阀泄水管a和安全阀泄水管b分别伸入补水箱,且二者端口伸入补水箱控制最低水位以下。补水箱设置两路进水管道,一路补水管d由浮球阀控制进水,一路快速补水管c由快速补水电磁阀9控制进水。当热网系统需要补水时,补水箱3内水位降低,浮球阀控制进水;在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补水泵2同时运行,快速补水电磁阀9打开,装置快速补水。

冷热水系统的脱气点选取在冷热水回水总管段上,循环水泵入口前,在初期上水或装置内存在不溶于水的气体时,脱气电磁阀8打开,脱气水泵4运行,循环水经过真空脱气器5后回到冷热水系统中。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