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819发布日期:2019-05-11 01:39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板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板箱。



背景技术:

在自来水净化、回用水处理等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反应是最重要的单元工艺之一。絮凝工艺反应效率与彻底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投资及工程运行成本,同时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最终影响到工艺出水水质。普通折板絮凝反应池是在反应池内设计常规折板,这种传统絮凝工艺只重视多相流体的宏观水力条件,而对流速微调控以及湍流微结构利用甚少,导致絮凝效率低、反应时间长、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对药品造成大量浪费,加大了用户运行成本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颗粒碰撞絮凝效果的折板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折板箱,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集泥槽,所述箱体由开设进水口的第一箱体和开设出水口的第二箱体组成且二者之间设置隔板进行阻隔,所述隔板底端设有过水口,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若干排第一扰流板,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若干排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都呈折弯状,并且折弯后的凹陷都朝向进水方向。

每一排中的每个第一扰流板或第二扰流板都与相邻一排的每个第一扰流板或第二扰流板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扰流板呈 “V”型状,所述第二扰流板呈 倒“V”型状。

所述第一扰流板呈 “U”型状,所述第二扰流板呈 倒“U”型状。

所述集泥槽内设有排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箱体内设置折弯状的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流冲击到第一排的第一扰流板上,能使水流分成两路,相邻的两个第一扰流板之间的水流对冲形成涡流在一起冲击到下一排的第一扰流板上,第二扰流板的原理与第一扰流板类似,但是由于重力的效果,形成的涡流会相对较小,通过上述方案有效地增加了颗粒碰撞次数,形成的絮体颗粒更加密实,粒度更加均匀,易于沉淀池去除,大大的缩短了絮凝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板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折板箱,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集泥槽10,所述箱体由开设进水口4的第一箱体1和开设出水口5的第二箱体2组成且二者之间设置隔板3进行阻隔,所述隔板3底端设有过水口6,所述第一箱体1内设有若干排第一扰流板7,所述第二箱体2内设有若干排第二扰流板8,所述第一扰流板7和第二扰流板8都呈折弯状,并且折弯后的凹陷都朝向进水方向,在箱体内设置折弯状的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流冲击到第一排的第一扰流板上,能使水流分成两路,相邻的两个第一扰流板之间的水流对冲形成涡流在一起冲击到下一排的第一扰流板上,第二扰流板的原理与第一扰流板类似,但是由于重力的效果,形成的涡流会相对较小,通过上述方案有效地增加了颗粒碰撞次数,形成的絮体颗粒更加密实,粒度更加均匀,易于沉淀池去除,大大的缩短了絮凝的时间。

每一排中的每个第一扰流板7或第二扰流板8都与相邻一排的每个第一扰流板7或第二扰流板8间隔设置,具体的水流碰撞如图1所示,以第一排中的两个相邻的第一扰流板为例,从两个第一扰流板分出来的支流在中点位置对冲形成涡流,能量抵消后汇合下落到第二排的第一扰流板,再分成两方向支流与相邻的支流对冲,依次循环,在第一箱体中的涡流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在第二箱体中的涡流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其中,在第二箱体中还要受到重力的影响,形成的涡流会更小。

所述第一扰流板7呈 “V”型状,所述第二扰流板8呈 倒“V”型状,考虑到要形成涡流,两个支流需要倾斜适当角度,所以第一扰流板呈V型,能够对支流起到导向作用,第二扰流板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

所述第一扰流板7呈 “U”型状,所述第二扰流板8呈 倒“U”型状(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U型指的是两侧板不是完全竖直,需要呈一定的夹角,工作原理与V型状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局限于采用U型和V型,还有采用其它的折弯状的图形。

所述集泥槽10内设有排泥管9,用于将絮凝沉降的杂质排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