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2287发布日期:2019-09-11 23:3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泥干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在进行焚烧前要进行脱水干化处理,污泥在脱水后会变成一个泥饼,泥饼中还会含有百分之四五十的水分,这是就需要继续进行干化,但是传统的带式污泥干化设备的传送带只有上表面能放置泥饼进行干燥,下表面无法放置泥饼进行干燥,从而使传送带的可利用面积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充分利用传送带来减少传送装置的体积的污泥干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干燥设备,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表面的出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右侧的切碎装置、设置在切碎装置上的移门装置、设置在机座左端的烘干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座上表面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侧的压物板、固定设置在压物板下表面四角处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四个第一弹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前侧的立板。

有益效果:本装置使用简单,通过充分利用传送带来减少传送装置的体积,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通过泥饼的重力将泥饼进行切碎,从而使泥饼后续干燥更充分更快,通过泥饼下落的重力作为整个设备的动力源,从而节省了驱动件,节约能源。

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立板左端面的第一直板、固定设置在第一直板上端面的出料轨道、设置在出料轨道内的轨道空间、铰接在轨道空间前端壁右侧的电控门、固定设置在轨道上表面左侧的污泥脱水设备,所述轨道空间的右端壁与上端壁分别与外界相连通;经过污泥脱水设备处理后形成的泥饼会掉落在压物板上,从而由于重力,第一弹簧会带着压物板下降,从而达到了将泥饼移送到下一装置的目的。

所述切碎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座上表面的第二直板、固定设置在底板后侧的第三直板、固定设置在第三直板上表面的第四直板、设置在第四直板前端面的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机座上表面后侧的第五直板、转动设置在第五直板前端面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前端并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左侧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外表面并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前端的第三齿轮、固定设置在压物板后端面右侧并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双面齿条、固定设置在第一齿条前端面的第六直板、固定设置在第六直板前端的第七直板、固定设置在第七直板左端的移动柜。

所述切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移动柜内的移动柜空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移动柜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移动板、固定设置在移动板右端面下侧的第八直板、固定设置在第八直板上表面的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移动柜空间上端壁与第二齿条上端之间的第二弹簧、转动设置在移动柜空间右端壁的第三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左端并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四齿轮、固定设置在在第三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移动柜空间上端壁的传动孔。

所述切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动孔内的第四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下端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上端的第五齿轮、设置在第二直板后端面并开口朝后的齿条槽、固定设置在齿条槽前端壁并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条、固定设置在移动柜前端的若干第一竖向切碎刀片、设置在移动柜空间左端壁并左右贯通的若干刀口槽、固定设置在移动板左端面的若干第二竖向切碎刀片、固定设置在移动柜前端的若干横向切碎刀片,所述若干刀口槽与第一竖向切碎刀片平行,所述第二竖向切碎刀片穿过若干刀口槽,所述第一竖向切碎刀片与第二竖向切碎刀片错开设置;通过压物板带动双面齿条下降,双面齿条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向左移动,从而将移动柜向左移动,从而将切碎刀片向左移动切碎压物板上的泥饼,同时,第三齿条带动第五齿轮旋转,第五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第四齿轮旋转,第四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旋转,第二齿条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从而能够把泥饼切成条状,当移动板向右移动时通过第二弹簧以及第三齿条和第五齿轮的啮合可使移动板复位,从而不会使移动板干涉压物板的复位,使设备的联动性更强;通过齿轮齿条运动可以使移动板根据实际需要上升或下降,能够利用移动板左端面上的切碎刀片将位于移动柜下方的泥饼进行切碎,从而避免了部分泥饼没有与移动柜上的切碎刀片接触而无法切碎,从而防止了未切碎的泥饼在传送的过程中造成设备堵塞,从而使设备更稳定。

所述移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压物板后端面的第九直板、设置在第九直板并前后贯穿的棘轮槽、转动设置在棘轮槽上端壁与下端壁之间的第五传动轴、固定套设在第五传动轴外表面的棘轮轴、固定设置在移动柜上表面后侧并与棘轮轴相配合的第四齿条、固定设置在棘轮轴下侧的第六齿轮、设置在压物板内并开口朝后的压物板空间、设置在压物板空间上端壁并上下贯通的出料口、设置在出料口右端壁内的推拉空间、设置在推拉空间内的推拉板、固定设置在推拉板与推拉空间右端壁之间的第三弹簧、固定设置在推拉板下端的第十直板、固定设置在第十直板右端并与第六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条、设置在压物板空间左端壁的出料槽、连通设置在出料口下端壁的出料矩形软管;第四齿条往右移动时带动棘轮轴旋转,棘轮轴带动第六齿轮旋转,第六齿轮带动第五齿条向右移动,第五齿条带动推拉板向右移动,从而能够让切碎后的泥饼条掉落到出料矩形软管内运出;通过棘轮轴与第四齿轮的配合不会使第四齿轮向左移动时候带动棘轮轴旋转,从而避免了当泥饼还未切碎就打开推拉板,从而避免了泥饼堵塞出料矩形软管,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泥饼的重力作为推拉板移动的动力源从而无需再设其他的驱动件,也无需设置控制设备启停的装置,从而使设备结构更简单。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连通设置在出料矩形软管下端的烘干箱、设置在烘干箱内并开口向上的烘干箱空间、转动设置在第五直板前端面的第一旋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轴前端并与双面齿条相啮合的棘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轴外表面的第一旋转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旋转轴左侧的第二旋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轴前端并与第一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旋转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轴外表面的第一带轮、设置在烘干箱空间后端壁并前后贯穿的带轮孔。

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带轮孔内的第一带轮轴、固定设置在第一带轮轴后端的第二带轮、传动连接在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固定连接在带轮轴后端的第一传输筒、转动连接在烘干箱空间后端壁的第二带轮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带轮轴前端的第二传输筒、传动连接在第一传输筒与第二传输筒之间的输送带、以相同间距固定设置在输送带外表面的多个拨条,所述拨条与烘干箱空间的内端壁紧密接触、固定设置在烘干箱左端面的集物箱、固定设置在烘干箱空间前后端壁之间的电加热板;通过双面齿条上升带动棘轮旋转,棘轮带动第一旋转齿轮旋转,第一旋转齿轮带动第二旋转齿轮旋转,第二旋转齿轮带动第一带轮旋转,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旋转,第二带轮带动第一传输筒旋转,第一传输筒带动第二传输筒旋转,从而通过输送带上的拨条将污泥在用电加热板烘干的同时将污泥运到集物箱,从而可以起到批量烘干污泥的作用,通过压物板的上升作为动力源带动该装置运行,从而节省了驱动件,使装置结构更简单,节约了能源。

所述第一直板与第九直板相对面分别固定设置有两凹槽,所述凹槽下端壁转动设置有一挡杆,所述挡杆与凹槽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弹簧;通过挡杆的设置可以在泥饼掉落时起到一个挡板作用,防止泥饼掉落到设备外使设备无法对泥饼进行粉碎烘干。

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触点,所述触点与电控门相配合;通过触点与电控门的配合可以可以在压物板由于泥饼的重力到达底板上表面接触到触点时候会关闭电控门,从而可以进行分批处理,防止泥饼堆积过多使设备无法继续运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充分利用传输带来减少传送装置的体积,从而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z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二;

图5为图3中的a-a处剖视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f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中的c-c处剖视立体图;

图9为图8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4中的f-f剖视立体图;

图12为图11中的g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的h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1中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3中的j-j剖视立体图;

图16为图4中的k-k剖视立体图;

图17为图16中的p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3中的x-x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8所示,一种污泥干燥设备,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表面的出料装置、设置在出料装置右侧的切碎装置、设置在切碎装置上的移门装置、设置在机座1左端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座1上表面的底板2、设置在底板2上侧的压物板3、固定设置在压物板3下表面四角处与底板2上表面之间的四个第一弹簧4、固定设置在底板2上表面前侧的立板5。

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立板5左端面的第一直板6、出料轨道7、轨道空间、电控门8、污泥脱水设备100,所述出料轨道7固定设置在第一直板6上端面,所述轨道空间设置在出料轨道7内,所述电控门8铰接在轨道空间前端壁右侧,所述污泥脱水设备100固定设置在轨道7上表面左侧,所述轨道空间的右端壁与上端壁分别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污泥脱水设备100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这里选用美邦污泥压滤脱水机;经过污泥脱水设备100处理后形成的泥饼会掉落在压物板3上,从而由于重力,第一弹簧4会带着压物板3下降,从而达到了将泥饼移送到下一装置的目的。

所述切碎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座1上表面的第二直板9、第三直板10、第四直板11、第一齿条111、第五直板12、第一传动轴14、第一齿轮13、第二传动轴15、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01、双面齿条17、第六直板18、第七直板19、移动柜20,所述第三直板10固定设置在底板2后侧,所述第四直板11固定设置在第三直板10上表面,所述第一齿条111设置在第四直板11前端面,所述第五直板12固定设置在机座1上表面后侧,所述第一传动轴14转动设置在第五直板12前端面,所述第一齿轮13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14前端并与第一齿条111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15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14左侧,所述第二齿轮16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15外表面并于第一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01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15前端,所述面齿条17固定设置在压物板3后端面右侧并与第三齿轮101相啮合,所述第六直板18固定设置在第一齿条111前端面,所述第七直板19固定设置在第六直板18前端,所述第六直板18固定设置在第一齿条111前端面,所述第七直板19固定设置在第六直板18前端,所述移动柜20固定设置在第七直板19左端。

所述切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移动柜20内的移动柜空间21、移动板22、第八直板23、第二齿条24、第二弹簧25、第三传动轴26、第四齿轮27、第一锥齿轮28、传动孔,所述移动板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移动柜空间21前后端壁之间,所述第八直板23固定设置在移动板22右端面下侧,所述第二齿条24固定设置在第八直板23上表面,所述第二弹簧25固定设置在移动柜空间21上端壁与第二齿条24上端之间,所述第三传动轴26转动设置在移动柜空间21右端壁,所述第四齿轮27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26左端并与第二齿条24相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28固定设置在在第三传动轴26外表面,所述传动孔设置在移动柜空间21上端。

所述切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动孔内的第四传动轴29、第二锥齿轮30、第五齿轮31、齿条槽32、第三齿条33、若干第一竖向切碎刀片34、若干刀口槽、若干第二竖向切碎刀片36、若干横向切碎刀片37,所述第二锥齿轮30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29下端与第一锥齿轮28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31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29上端,所述齿条槽32设置在第二直板9后端面并开口朝后,所述第三齿条33固定设置在齿条槽32前端壁并与第五齿轮31相啮合,所述若干第一竖向切碎刀片34固定设置在移动柜20前端,所述若干刀口槽设置在移动柜空间21左端壁并左右贯通,所述若干第二竖向切碎刀片36固定设置在移动板22左端面,所述若干横向切碎刀片37固定设置在移动柜20前端,所述所述若干刀口槽与第一竖向切碎刀片34平行,所述第二竖向切碎刀片36穿过若干刀口槽,所述第一竖向切碎刀片34与第二竖向切碎刀片36错开设置;通过压物板3带动双面齿条17下降,双面齿条17带动第三齿轮101旋转,第三齿轮101带动第二齿轮16旋转,第二齿轮16带动第一齿轮13旋转,第一齿轮13带动第一齿条111向左移动,从而将移动柜20向左移动,从而将切碎刀片向左移动切碎压物板3上的泥饼,同时,第三齿条33带动第五齿轮31旋转,第五齿轮31带动第一锥齿轮28旋转,第一锥齿轮28带动第二锥齿轮30旋转,第二锥齿轮30带动第四齿轮27旋转,第四齿轮27带动第二齿条24旋转,第二齿条24带动移动板22向下移动,从而能够把泥饼切成条状,当移动板22向右移动时通过第二弹簧25以及第三齿条33和第五齿轮31的啮合可使移动板22复位,从而不会使移动板22干涉压物板3的复位,使设备的联动性更强;通过齿轮齿条运动可以使移动板22根据实际需要上升或下降,能够利用移动板22左端面上的切碎刀片将位于移动柜20下方的泥饼进行切碎,从而避免了部分泥饼没有与移动柜20上的切碎刀片接触而无法切碎,从而防止了未切碎的泥饼在传送的过程中造成设备堵塞,从而使设备更稳定。

所述移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压物板3后端面的第九直板136、棘轮槽、第五传动轴38、棘轮轴39、第四齿条40、第六齿轮41、压物板空间42、出料口43、推拉空间44、推拉板45、第三弹簧46、第十直板147、第五齿条148、出料槽、出料矩形软管44,所述棘轮槽设置在第九直板136并前后贯穿,所述第五传动轴38转动设置在棘轮槽上端壁与下端壁之间,所述棘轮轴39固定套设在第五传动轴38外表面,所述第四齿条40固定设置在移动柜20上表面后侧并与棘轮轴39相配合,所述第六齿轮41固定设置在棘轮轴39下侧,所述压物板空间42设置在压物板3内并开口朝后,所述出料口43设置在压物板空间42上端壁并上下贯通,所述推拉空间44设置在出料口43右端壁内,所述推拉板45设置在推拉空间44内,所述第三弹簧46固定设置在推拉板45与推拉空间44右端壁之间,所述第十直板147固定设置在推拉板45下端,所述第五齿条148固定设置在第十直板147右端并与第六齿轮41相啮合,所述出料槽设置在压物板空间42左端壁,所述出料矩形软管44连通设置在出料口43下端壁;第四齿条40往右移动时带动棘轮轴39旋转,棘轮轴39带动第六齿轮41旋转,第六齿轮41带动第五齿条148向右移动,第五齿条148带动推拉板45向右移动,从而能够让切碎后的泥饼条掉落到出料矩形软管44内运出;通过棘轮轴39与第四齿轮40的配合不会使第四齿轮40向左移动时候带动棘轮轴39旋转,从而避免了当泥饼还未切碎就打开推拉板45,从而避免了泥饼堵塞出料矩形软管44,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泥饼的重力作为推拉板45移动的动力源从而无需再设其他的驱动件,也无需设置控制设备启停的装置,从而使设备结构更简单。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连通设置在出料矩形软管44下端的烘干箱45、烘干箱空间46、第一旋转轴47、棘轮48、第一旋转齿轮49、第二旋转轴50、第二旋转齿轮51、第一带轮51、带轮孔,所述烘干箱空间46设置在烘干箱45内并开口向上,所述第一旋转轴47转动设置在第五直板12前端面,所述棘轮48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轴47前端并与双面齿条17相啮合,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9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轴47外表面,所述第二旋转轴50转动设置在第一旋转轴47左侧,所述第二旋转齿轮51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轴50前端并与第一旋转齿轮49相啮合,所述第一带轮51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轴50外表面,所述带轮孔设置在烘干箱空间46后端壁并前后贯穿。

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带轮孔内的第一带轮轴52、第二带轮53、第一皮带54、第一传动筒55、第二带轮轴56、第二传输筒57、输送带58、多个拨条59、集物箱60、电加热板105,所述拨条59与烘干箱空间46的内端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带轮53固定设置在第一带轮轴52后端,所述第一皮带54传动连接在第一带轮51与第二带轮53之间,所述第一传动筒55固定连接在带轮轴52后端,所述第二带轮轴56转动连接在烘干箱空间46的后端壁,所述第二传输筒57固定设置在第二带轮轴56前端,所述输送带58传动连接在第一传输筒55与第二传输筒57之间,所述多个拨条59以相同间距固定设置在输送带58外表面,所述集物箱60固定设置在烘干箱45左端面,所述电加热板105固定设置在烘干箱空间46前后端壁之间;通过双面齿条17上升带动棘轮48旋转,棘轮48带动第一旋转齿轮49旋转,第一旋转齿轮49带动第二旋转齿轮51旋转,第二旋转齿轮52带动第一带轮51旋转,第一带轮51带动第二带轮53旋转,第二带轮53带动第一传输筒55旋转,第一传输筒55带动第二传输筒57旋转,从而通过输送带58上的拨条59将污泥在用电加热板105烘干的同时将污泥运到集物箱60,从而可以起到批量烘干污泥的作用,通过压物板3的上升作为动力源带动该装置运行,从而节省了驱动件,使装置结构更简单,节约了能源。

所述第一直板6与第九直板136相对面分别固定设置有两凹槽61,所述凹槽61下端壁转动设置有一挡杆62,所述挡杆62与凹槽61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弹簧63;通过挡杆62的设置可以在泥饼掉落时起到一个挡板作用,防止泥饼掉落到设备外使设备无法对泥饼进行粉碎烘干。

所述底板2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触点64,所述触点64与电控门8相配合;通过触点64与电控门8的配合可以可以在压物板3由于泥饼的重力到达底板2上表面接触到触点64时候会关闭电控门8,从而可以进行分批处理,防止泥饼堆积过多使设备无法继续运行。

所述烘干箱空间46左右端壁分别设置有若干通风孔200;通过通风孔200能将蒸发的水汽排出到设备外。

所述输送带58为金属材质制造,这里用钢丝制造,从而能够进行热传递。

所述双面齿条17的左端面与右端面均设置有齿。

所述拨条59沿逆时针旋转的一端端面设置为斜面,从而便于被切碎后的泥饼滑落到集物箱60。

所述第一传输筒55与第二传输筒57均用金属滚筒制造。

工作原理:经过污泥脱水设备100处理后形成的泥饼会掉落在压物板3上,从而由于重力,第一弹簧4会带着压物板3下降,通过压物板3带动双面齿条17下降,双面齿条17带动第三齿轮101旋转,第三齿轮101带动第二齿轮16旋转,第二齿轮16带动第一齿轮13旋转,第一齿轮13带动第一齿条111向左移动,从而将移动柜20向左移动,从而将切碎刀片向左移动切碎压物板3上的泥饼,同时,第三齿条33带动第五齿轮31旋转,第五齿轮31带动第一锥齿轮28旋转,第一锥齿轮28带动第二锥齿轮30旋转,第二锥齿轮30带动第四齿轮27旋转,第四齿轮27带动第二齿条24旋转,第二齿条24带动移动板22向下移动,从而能够把泥饼切成条状,当移动板22向右移动时通过第二弹簧25以及第三齿条33和第五齿轮31的啮合可使移动板22复位,第四齿条40往右移动时带动棘轮轴39旋转,棘轮轴39带动第六齿轮41旋转,第六齿轮41带动第五齿条148向右移动,第五齿条148带动推拉板45向右移动,从而能够让切碎后的泥饼条掉落到出料矩形软管44内运出,通过双面齿条17上升带动棘轮48旋转,棘轮48带动第一旋转齿轮49旋转,第一旋转齿轮49带动第二旋转齿轮51旋转,第二旋转齿轮52带动第一带轮51旋转,第一带轮51带动第二带轮53旋转,第二带轮53带动第一传输筒53旋转,第一传输筒53带动第二传输筒57旋转,从而通过输送带58上的拨条59将污泥在用电加热板105烘干的同时将污泥运到集物箱6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