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联碱废泥分离去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18154发布日期:2021-04-09 20:2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联碱废泥分离去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联合制碱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联碱废泥分离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联合制碱,是以原盐、氨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以纯碱和氯化铵为产品的化工生产方法,生产过程中,原盐中杂质,联碱生产过程混入的杂质都要去除。这些杂质主要是钙镁及铁质盐类和其它水不溶物,大量存在于生产母液中,会污染产品,也会对生产过程造成许多问题。联碱生产可以分为制盐工序、制碱工序和制氯化铵工序。

原盐中的杂质主要是钙镁盐和水不溶物,去除工艺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第一步先用水清洗,清洗过程中再破碎,把盐粒表面的钙镁盐洗出来,溶解到水溶液中。第二步把这种混浊的水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和碳酸钠,把离子状态的钙镁变为可沉降物,再输送到澄清桶中初步分离出废泥和清液,清液继续利用,将废泥(盐泥)输送到废泥压滤工序。压滤工序用专门设备,将盐泥再进一步固液分离回收其中的清液,只剩下少量固态泥,可以再利用.不能出现环保问题。

联碱的纯碱生产过程,设备的腐蚀和加入的其它物质,在生产母液中会出现大量的含铁杂质和其它水不溶物杂质,也会污染产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碱生产过程也有母液澄清去除杂质的工艺,在这个工艺中,用大型的澄清设备沉降去除这些杂质,杂质沉降后,同样会出现含有氨的母液废泥,叫做铵泥,去除杂质回收母液,处理时可能产生产环保问题。

为了处理这些盐泥和铵盐,联碱厂家通常采用各式压滤机,主要原理是,用滤网过滤式压滤机处理这些废泥,滤出母液回收,再将固体泥再进一步处理,由于盐泥和铵泥固体颗粒比较细,大部分泥颗粒粒径在50微米以下,要求滤网孔直径也在50微米以下,这样的滤网会产生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国内外现有的很多压滤设备,因滤网孔直径太大,不适合压滤处理这样的废泥。压滤设备要求被压滤的泥颗粒越大越好,如果废泥颗粒太细,滤网至少要达到这个级别。过滤网越细,过滤效率越差,过滤压力要求高,而且滤网清洗比较困难,设备易泄漏,不但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压滤设备本身容易产生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联碱废泥分离去除方法,采用卧螺式离心分离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压滤效果差、容易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新型联碱废泥分离去除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配置絮凝剂溶液;

(2)开启卧螺式离心分离机,并设置相应的设备运行参数

开油泵,然后开主机,稳定后,逐步加大转速,卧螺式离心分离机的转速设置为2000~2200r/min,转速差保持在△5.0及以上;

(3)卧螺式离心分离机进泥开始分离过滤泥

向卧螺式离心分离机输入泥液和絮凝剂溶液,泥液分离开始时,先控制进泥液量5m3/h及以下,察看油压,应不大于100bar,否则停止进泥;保持一定时间,油压降低小于50bar后,继续输入泥液,检查出泥含水情况或分析含水量;其中,根据输入泥液量大小,确定加入絮凝剂溶液的量,要求絮凝剂在泥液中的浓度为20~40ppm;

(4)泵油油压低于50bar时,调节减少转速差,油压保持在100bar以下,逐步减小直到△1.5;

(5)取样分析分离出的固液泥,分析含水量在40~50%,说明状况良好,可以加大进泥液量;进泥液量先加大到5~6m3/h,察看油压保持在100bar以下,再检查出泥情况,如果情况良好,继续加大泥量;直到加大到10~15m3/h,要求油压始终保持在100bar以下;

(6)卧螺式离心分离机开用过程中,保持油压在100bar以下,油压增大时,立即减小进泥液量,增大转速差,直到油压降低下来;如果油压仍然保持100bar以上,进泥液量已经减为零,仍居高不下,说明内部差速器已经卡死,要清洗处理。

步骤(1)中配置絮凝剂溶液过程:先开启加水装置,水位超过一半后,向絮凝剂溶液槽中加入絮凝剂,开启自动配制系统,絮凝剂溶液槽搅拌开始运转,操作人从操作界面上选择絮凝剂溶液浓度参数并开启,自动加料装置开始运行,比如选择絮凝剂溶液浓度4‰并开启,装置开始配制絮凝剂,加水量及液位控制全部自动并带有报警装置。

步骤(6)中卧螺式离心分离机清洗处理方法:

1)从卧螺式离心分离机操作界面上操作,停进泥液,停进絮凝剂溶液,降低转速到1000r/min以下;

2)关闭进泥阀,关闭出泥阀,关加药阀,打开洗水阀,开始清洗;

3)察看油压情况,清洗半小时后,油压降下来,降低到100bar以下时重新投入生产;

4)如果油压仍然居高不下,停机,断电,拆转筒后部,将螺旋刮刀倒转几次,直至能转动后,再进行清洗,之后投入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卧螺式离心分离机,本分离设备与压滤过滤的原理不同,无滤网离心分离,将废泥输入高速旋转的筒体,利用泥颗粒本身密度比母液大,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更大,放大了固体泥同母液密度的差距,缩短沉降分离时间,泥被分离到旋转体外层,旋转体中间的液被澄清后输出,外层的泥大幅地减少了含水率,通过转体内处于外层的螺旋绞刀,卸出旋转体。由于卸泥绞刀在高速旋转体内,绞刀也在高速旋转,绞刀与旋转筒体有一个微小的转速差,转速差越小,卸泥速度越慢,泥在桶体内分离时间越长,出泥含水量就越小。反之,出泥含水量就越大。转速差是该分离机出泥含水量大小的可调节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卧螺离心分离机设备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卧螺离心分离机运行生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新型联碱废泥分离去除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配置絮凝剂溶液;

配制絮凝剂装置能自动配制絮凝剂溶液:先开启加水装置,水位超过一半后,向絮凝剂溶液槽中加入絮凝剂(比如聚丙烯酰胺)约十公斤或加满溶液槽,开启自动配制系统,絮凝剂溶液槽搅拌开始运转,操作人从操作界面上选择的絮凝剂溶液浓度参数并开启,自动加料装置开始运行,比如选择絮凝剂溶液浓度4‰并开启,装置开始配制絮凝剂,加水量及液位控制全部自动并带有报警装置,操作人员只盯着操作界面查看各种参数即可。

(2)开启卧螺式离心分离机,并设置相应的设备运行参数

开油泵,10-30分钟后开主机,稳定后,逐步加大转速,卧螺式离心分离机的转速设置为2000~2200r/min,转速差保持在△5.0及以上(离心机本身的参数指标,通过电脑界面控制)。

(3)卧螺式离心分离机进泥开始分离过滤泥

向分离机输入泥液和絮凝剂溶液,泥液分离开始时,先控制进泥液量5m3/h及以下,察看油压,应不大于100bar,否则停止进泥,保持10-30分钟,油压降低小于50bar后,继续输入泥液,检查出泥含水情况或分析含水量。

输入泥和絮凝剂溶液都装有流量计,可以根据向输入泥液量大小,确定加入絮凝剂溶液的量,要求絮凝剂在泥液中的浓度为20~40ppm,固液分离效果最好,所以就按这比例来控制。比如输入泥量10m3/h,质量流量约11t/h,按40ppm絮凝剂加入量,调整絮凝剂4‰溶液量约0.11t/h,体积流量约0.11m3/h。

(4)在操作界面上调节转速差

泵油油压低于50bar时,调节减少转速差,油压能保持在100bar以下,逐步减小直到△1.5。

(5)取少量分离出的泥进行分析,如果含水量在40~50%,说明状况良好,加大进泥液量;直到加大到10~15m3/h,油压保持在100bar以下。

(6)卧螺式离心分离机开用过程中,油压保持在100bar以下,油压增大时,立即减小进泥液量,如果无效果,再减小进泥液量,增大转速差,直到油压降低下来;如果油压保持100bar以上,进泥液量已经减为零,仍居高不下,说明内部差速器已经卡死,要清洗处理。

其中,卧螺式离心分离机清洗处理方法:

1)从卧螺式离心分离机操作界面上操作,停进泥液,停进絮凝剂溶液,降低转速到1000r/min以下。

2)关闭进泥阀,关闭出泥阀,关加药阀,打开洗水阀,开始清洗。

3)察看油压情况,清洗半小时后,油压慢慢降下来,降低到100bar以下,可以重新投入生产。

4)如果油压仍然居高不下,停机,断电,拆转筒后部,将螺旋刮刀倒转几次,直至能转动后,再进行清洗,之后投入生产。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功能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功能和工作过程,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