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粘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1496发布日期:2020-10-20 12:5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粘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粘剂反应釜。



背景技术: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而胶粘剂的生产离不开反应釜,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目前,公开号为cn10803140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胶粘剂制备反应釜,包括罐体和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左上角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设有顶盖,所述罐体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设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的上表面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插孔卡接相连,所述罐体的下部外表面圆周设有支腿。该胶粘剂制备反应釜,通过推动手握杆进行转动带动圆筒进行转动,通过圆筒的转动使圆筒在螺纹的作用下向上进行运动,通过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安装在第二转轴下端的搅拌杆进行转动,通过搅拌杆的转动可以使圆筒内部的出料进行运动避免出料堆积堵塞,造成不能出料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使用时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搅拌杆对胶体搅拌时,对胶体具有向釜体内壁方向的作用力,并且由于胶粘剂具有一定的粘性,胶体更加容易粘在釜体内壁上,一旦未及时清理,胶粘剂会固化在釜体内壁,增加了清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粘剂反应釜,通过刮板对釜体内壁进行刮擦,减少了釜体内壁残渣的残留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胶粘剂反应釜,包括釜体、设置在所述釜体顶部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设置有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下端安装有桨叶,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轴相连的驱动电机,所述端盖上滑移设置有刮板,且所述刮板位于所述釜体内部,所述釜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刮板沿所述釜体内壁周向滑移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的太阳轮、安装在所述刮板上的行星齿轮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釜体内的齿圈,所述行星齿轮位于所述齿圈与所述太阳轮之间,且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和太阳轮同步啮合,所述刮板外沿与所述釜体内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太阳轮转动,由于齿圈是固定不动的且行星轮与太阳轮和齿圈均啮合的情况下,行星轮会绕着太阳轮公转并且自转,从而带动刮板转动和移动,刮板会对釜体内壁进行刮擦,从而减少了釜体内壁残渣的残留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行星齿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刮板上的内圈、设置有凸齿的外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的滚珠,且所述凸齿与所述太阳轮和齿圈同步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圈和外圈的设置,可以使得行星轮内圈固定在刮板上,外圈转动,从而使得刮板不会转动,使得刮板公转时能始终与釜体内壁贴合,大大提高了刮擦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端盖上固定设置有呈环形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开设有呈t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滑移安装有安装块,且所述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滑块会随着限位槽滑动,同时使得滑块能更好的绕着搅拌轴公转,同时呈t形的限位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装块从轨道上掉落下来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板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的刮体以及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刮体上的刮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片可拆卸安装在刮体上,当需要更换或清洗时,均可拆卸下来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体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刮片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槽相配合的插接块,且所述插接槽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贯通的连接孔,且连接孔与所述插接槽相通,且所述刮片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且贯通的锁紧孔,所述刮体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锁紧孔、连接孔,且固定螺栓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位于刮体远离固定螺栓螺帽的一侧,且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刮体相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的插接配合,将刮片固定在刮体上,之后再将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锁紧孔和连接孔后,将固定螺母拧紧,使得固定螺母将刮体抵紧,使得刮片牢牢地固定在刮体上。拆卸时,将固定螺母拧下,并将固定螺栓拿出,即可将刮片从插接槽中抽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片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若干所述通孔沿所述刮板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转动时,釜体内的物体可以从通孔中通过,从而减少刮板转动时釜体内部物体对刮板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釜体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升降电机、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相连的收卷筒、一端缠绕在所述收卷筒上的钢索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端盖上方的滚轮,且所述钢索另一端绕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端盖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釜体内部或需要清理刮板和搅拌叶时,启动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输出轴收卷钢索,钢索将端盖吊起,刮板和搅拌轴同步升起,从而可以对釜体内部、刮板以及搅拌叶进行清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端盖沿其环向间隔且均匀设置有四处连接绳,所述钢索连接所述端盖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四根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绳将端盖拉成水平状态,使得端盖被吊起时刮板和搅拌轴能呈竖直状态,降低与釜体内壁的接触,从而降低了搅拌叶和刮板与釜体内壁碰撞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太阳轮转动,由于齿圈是固定不动的且行星轮与太阳轮和齿圈均啮合的情况下,且行星轮会绕着太阳轮公转并且自转,从而带动刮板转动和移动,刮板会对釜体内壁进行刮擦,从而减少了釜体内壁残渣的残留量;

2.通过内圈和外圈的设置,可以使得行星轮内圈固定在刮板上,外圈转动,从而使得刮板不会转动,使得刮板公转时能始终与釜体内壁贴合,大大提高了刮擦的效率;

3.安装时,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的插接配合,将刮片固定在刮体上,之后再将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锁紧孔和连接孔后,将固定螺母拧紧,使得固定螺母将刮体抵紧,使得刮片牢牢地固定在刮体上。拆卸时,将固定螺母拧下,并将固定螺栓拿出,即可将刮片从插接槽中抽出,从而方便更换和清洗刮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釜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釜体;2、端盖;3、连接绳;4、连接块;5、支架;51、升降电机;52、收卷筒;53、滚轮;54、钢索;6、驱动电机;61、搅拌轴;611、桨叶;7、滑轨;71、安装块;8、刮板;81、刮体;811、插接槽;8111、连接孔;82、刮片;821、插接块;8211、锁紧孔;822、通孔;91、太阳轮;92、行星轮;921、外圈;922、内圈;923、滚珠;93、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胶粘剂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顶部设置有端盖2,且端盖2与釜体1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端盖2沿其环形间隔且均匀设置有四处连接绳3,且四处连接绳3向上汇聚连接有连接块4,每根连接绳3一端与端盖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

釜体1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支架5上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升降电机51、收卷筒52、钢索54以及滚轮53,升降电机51固定安装在支架5上,且升降电机51位于支架5的下部,升降电机51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收卷筒52转动安装在支架5上,且收卷筒52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传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啮合;滚轮53转动安装在支架5的顶部;绳索一端缠绕在收卷筒52上、另一端绕过滚轮53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端盖2上表面的中心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有呈竖直的搅拌轴61,且搅拌轴61与端盖2转动连接且伸入釜体1内部,搅拌轴61上安装有桨叶611。端盖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呈环形的滑轨7,滑轨7内开设有呈t形的限位槽。限位槽中滑移安装有两个呈t形的安装块71,且两个安装块71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呈竖直的刮板8。

参照图2和图3,刮板8包括刮体81和刮片82,刮体81呈竖直设置,且刮体81顶端与安装块71固定连接,刮体81上开设有呈竖直的呈插接槽811。插接槽811两侧均开设有若干贯通的连接孔8111,若干连接孔8111沿刮体81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刮片82也呈竖直设置,且刮片82上一体设置有与插接槽811插接配合的插接块821,插接块821上开设有若干与连接孔8111相对于且也呈贯通的锁紧孔8211。刮片82外表面开设有三组通孔822,三组通孔822沿刮片8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组通孔822沿刮片82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刮体81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8111、锁紧孔8211、连接孔8111,且固定螺栓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位于刮体81远离固定螺栓螺帽的一侧,且固定螺母与刮体81抵紧。并且,刮片82与釜体1内壁贴合。

参照图2和图4,釜体1内设置有驱动刮板8沿釜体1内壁周向滑移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太阳轮91、行星轮92以及齿圈93,太阳轮91固定安装在搅拌轴61上;齿圈93固定安装在端盖2下表面;行星轮9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行星轮92分别位于太阳轮91的两侧,行星轮92包括内圈922和外圈921,其中,内圈922固定安装在刮体81上,外圈921的外表面一体设置有凸齿,且凸齿与太阳轮91和齿圈93同步啮合,内圈922和外圈921之间滚动设置有滚珠923,且滚珠923连接内圈922和外圈921并构成完整的行星齿轮。工作时,驱动电机6带动搅拌轴61转动,从而带动太阳轮91转动,由于齿圈93是固定不动的且行星轮92与太阳轮91和齿圈93均啮合的情况下,行星轮92会绕着太阳轮91公转并且自转,由于滚珠923的设置,刮板8只会进行公转,刮板8会对釜体1内壁进行刮擦,从而减少了釜体1内壁残渣的残留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安装时,通过插接块821和插接槽811的插接配合,将刮片82固定在刮体81上,之后再将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8111、锁紧孔8211和连接孔8111后,将固定螺母拧紧,使得固定螺母将刮体81抵紧,使得刮片82牢牢地固定在刮体81上。拆卸时,将固定螺母拧下,并将固定螺栓拿出,即可将刮片82从插接槽811中抽出,从而方便更换和清洗刮片82。

工作时,驱动电机6带动搅拌轴61转动,从而带动太阳轮91转动,由于齿圈93是固定不动的且行星轮92与太阳轮91和齿圈93均啮合的情况下,行星轮92会绕着太阳轮91公转并且自转,由于滚珠923的设置,刮板8只会进行公转,刮板8会对釜体1内壁进行刮擦,从而减少了釜体1内壁残渣的残留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