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零排放”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_3

文档序号:9283109阅读:来源:国知局
需要进行反洗,有部分产水作为反洗水,且反洗水需要收集后再处理;其中超滤反洗水来自自身产水池,反洗水收集后进入中水回用单元缓冲水池;
将中水回用总进水1200m3/h (TDS=4000ppm),产生可回用的中水1000m3/h (TDS=500ppm),剩余的200 m3/h回流回污水处理系统。
[0032]本发明所述的步骤g中:所述第一频繁倒极电渗析系统之后的浓盐水水量为34T/h,含盐量为8—12%,经过第一 MVR蒸发装置得到纯净氯化钠晶体3000kg以上;
所述第二频繁倒极电渗析系统之后的浓盐水水量为5T/h。含盐量为9一 10%,经过第二MVR蒸发装置得到纯净硫化钠晶体400kg以上。
[0033]实施例:
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超滤+反渗透+纳滤(NF) +频繁倒极电渗析系统(EDR) +MVR蒸发装置”。
[0034]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各股进水首先进入回用水装置调节池,均质均量后提升进入预处理系统,即V型滤池,经砂滤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状物质,V型滤池中滤料采用专用滤料,具有去除钴锰离子的功能。砂滤出水进入“超滤+反渗透”,超滤装置主要的作用是分离悬浮物大分子胶体、黏泥、微生物、有机物等能够对反渗透膜造成污堵的杂质,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处理,保证水质达到回用要求。超滤前设置软化设备和自清洗过滤器,防止管道和设备结构,并对后续膜处理起保护作用。反渗透浓水进入浓水处理单元,V型滤池、超滤反洗水来自各自产水池,反洗水收集后进入缓冲水池,提升至生化系统前段。
[0035]用水装置反渗透浓水进入生化处理单元,去除水质中被浓缩的C0D、氨氮等物质,为后续膜处理单元提供保证。生化后出水进入“超滤+反渗透”,超滤装置主要的作用是分离悬浮物大分子胶体、黏泥、微生物、有机物等能够对纳滤膜造成污堵的杂质,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处理,保证水质达到回用要求。超滤前设置自清洗过滤器,防止管道和设备结构,并对后续膜处理起保护作用。生化后出水进入一二价分离纳滤系统(NF);经过纳滤后产水有两股,一股为大量氯化钠与少量硫酸钠溶液,含量在2%左右,另外股为大量硫酸钠和少量氯化钠、,含盐量约1%左右。两股水分别进入到电渗析系统进行浓缩。两股水均浓缩到10%以上,然后分别再进入MVR蒸发装置浓缩结晶氯化钠和硫酸钠作为工业盐。淡化液回流回纳滤装置。
[0036]超滤反洗水来自自身产水池,反洗水收集后进入回用水单元缓冲水池以及后续的高密度澄清池处理后,进入污水生化处理单元的二级水解池。中水浓水生化处理单元污泥排入污水处理污泥浓缩池进行处理。
[0037]由于回用水处理装置V型滤池、过滤器、超滤等单元需要进行反洗,有部分产水做为反洗水,反洗水需要收集后再处理,因此回用水装置根据内部反洗水量进行设计。
[0038]图2中所示的各个单元有:
第一,预处理单元,即V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没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再流入V型滤池设备间下方的滤池出水池。
[0039]超滤单元
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或与膜孔径相关的筛分过程。它介于纳滤和微滤之间,定义域为截留分子量为500—500000左右,相应的孔径大小分2纳米-100纳米。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无机盐和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而阻止水中的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透过,以达到净化分离的目的。超滤作为一种能够将溶解进行净化、分离或是浓缩的膜透过法分离技术,应用面非常广泛。
[0040]超滤可分为中空纤维,管式,卷式,板式结构等类型。
[0041]超滤膜的材料很多,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聚醚砜(PES)和聚砜(PS)、聚偏氟乙烯(PVDF)三种。
[0042]超滤运行方式可分为死端过滤和错流过滤。
[0043]死端过滤:死端过滤又称全流过滤。当超滤进水悬浮物、浊度和COD值低,如洁净的地下水、山泉水等水质,或超滤前处理较严格,如有砂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等过滤,超滤可按照全流/死端过滤模式操作。此过滤模式与传统过滤相仿,原水进入超滤膜管,100%经过超滤膜过滤自膜管过滤液侧产出。被超滤膜截流的大分子颗粒物、胶体等在超滤定时反冲洗、快冲和化学清洗过程中自超滤膜管排出。
[0044]错流过滤:一般上当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含量较低时可按死端过滤模式来操作。原水以较低的错流流速进入膜管,浓缩水以一定比例从膜管另一头排出。产水在膜管过滤液侧产出,运行回收率通常是92 - 99%,这由原水中微粒的浓度来决定。
[0045]超滤采用外压式中空纤维膜,截流分子量10万道尔顿,抗污染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好的膜,膜使用寿命在五年以上,每套超滤装置的净出力和出水质量不变。
[0046]超滤系统与传统工艺(化学加药+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相比具有以下优占.V.出水水质大幅度提高,可以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及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超滤系统出水的污染指数SDI ^ 3,而传统预处理产水SDK5
出水水质稳定,不随时间及进水水质的变化而变化。
[0047]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延长后级反渗透系统的使用寿命O
[0048]操作强度大大减轻,易实现全自动控制。
[0049]大大节省占地面积。
[0050]第二,反渗透单元:反渗透系统及辅助系统为全自动运行,供货范围包括从保安过滤器进水阀始至反渗透淡水出口阀止之间的所有设备及有关的辅助设施,主要包括: 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反渗透膜元件、压力容器、配套阀门。
[0051]连接管道、阀门、附件。
[0052]工艺系统所需的监测控制仪表、信号变送器和就地控制盘。
[0053]保安过滤器(包括设备本体、阀门、表计及附件等)。
[0054]高压栗(包括高压栗、进出口阀门、压力表、压力开关等)。
[0055]还原剂、阻垢剂加药系统、反渗透化学清洗系统(与超滤系统公用)、管式药品混合器等辅助设施。
[0056]反渗透是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洛布(Loeb)与素里拉简(Sourirtajan)发明的一项高新膜分离技术,其孔径很小,大都< 10X10-10 (10A),它能去除滤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很小的有机物,如细菌、病毒、热源等。它已广泛用于海水或苦咸水淡化、电子、医药用纯水、饮用水、太空水的生产,还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
[0057]反渗透是用一定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反渗透膜(或称半透膜)分离出来。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0058]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在除盐系统中属于关键设备。RO将原水中的一部分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原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膜元件的水通量越大,回收率越高则其膜表面浓缩的程度越高,由于浓缩作用,膜表面处的物质溶度与主体水流中物质浓度不同,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浓差极化会使膜表面盐的浓度高,增大膜的渗透压,引起盐透过率增大,为提高给水的压力而需要多消耗能量,此时应采用清洗的方法进行恢复。
[0059]RO膜化学清洗工艺包括冲洗、浸泡、循环三个过程:
冲洗过程:R0系统的化学清洗过程中,要进行两个冲洗洗过程:化学清洗开始时的冲洗能有效地刷洗膜表面污物;当化学清洗完成后的冲洗能有效地去除化学清洗液,为产品水的质量提供了必要保证。
[0060]浸泡过程:浸泡是RO系统清洗的关键。它既能使化学液与污染物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又能让污染物从膜的表面脱落,溶于化学液中达到化学清洗的目的。
[0061]循环过程:循环是RO系统清洗的主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