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除去硫酸厂排放废水中硫酸根离子和铊离子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364825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比值分别为I. 5、2. 0、2. 5、3. 0、3. 5, 然后,将每一C0D/S0/比的废水分别进行下述步骤(3)和(4)的处理。
[0049] (3)硫酸盐还原沉淀:
[0050] (3. 1)将经步骤(2)调节后的硫酸厂排放废水通入UASB反应器进行驯化,该驯化 的方法为:按污泥重量与UASB反应器总容积的比为4. 25g/L的比例,向UASB反应器内投入 硫酸厂废水沉淀池中含硫量为10%重量百分数的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然后,向UASB反应器 通入经步骤(2)调节的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由UASB反应器的上部溢出, 待UASB反应器内污泥符合以下要求驯化结束:污泥沉降比为80%,污泥指数为18mL/g,污 泥粒径为2mm,UASB反应器中污泥内硫酸盐还原菌密度为IOXIO7个/cm3;
[0051] (3. 2)驯化结束后进行下述操作投入正常运行:经步骤(2)调节的废水输至UASB 反应器的底部,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UASB反应器内污泥发在生反应,到达UASB反应器的三 相分离器上部沉淀并溢出;
[0052] (4)深度处理:
[0053] 将UASB反应器4的出水引入曝气生物氧化塘处理装置II中,曝气生物氧化塘II 采用间歇式曝气方式,反应过程可分为好氧和缺氧两个状态,在缺氧池5中,通过电动搅拌 机10以25r/min的转速搅拌进行缺氧处理,部分难降解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的消化,在好 氧池6中,以3.Omg/L的溶解氧浓度进行曝气后使废水中剩余的有机物被去除;所述曝气生 物氧化塘II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其中缺氧阶段7. 5小时,好氧阶段为7. 5小时, 采用溢流外排出水方式。
[0054] 2、试验结果
[0055] 实验结果如下表:
[0056]
[0057] 由上表的数据可见,C0D/S0/的比值为I. 5~3. 5时,SO42和Il的去除效率分别 在89. 35%~96. 13%和89. 05%~99. 64%之间波动。其中,当C0D/S0/的比值为2. 5时, 硫酸根和铊的去除效率最高。
[0058]实施例
[0059] 例 1 :
[0060] (1)预处理:
[0061] 将硫酸厂排放硫酸根离子含量为510mg/L和铊离子含量为38. 3ug/L的废水1经 间隔为5_的格栅3后通入沉砂池5去除漂浮物和沉渣;将粪便污水2经间隔为IOmm的格 栅4后通入另一个沉砂池6去除漂浮物和沉渣。
[0062] (2)调节水质: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硫酸厂排放废水通入调节池7,加入经过 步骤(1)处理后的粪便污水,用12搅拌混合均匀,使得废水中的C0D/S0/比为2.0。
[0063] (3)硫酸盐还原沉淀:
[0064] (3. 1)将经步骤(2)调节后的硫酸厂排放废水通入UASB反应器I进行驯化,该驯 化的方法为:按污泥重量与UASB反应器I总容积的比为3. 75g/L的比例,向UASB反应器 I内投入硫酸厂废水沉淀池中含硫量为6% (重量百分数)的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然后,向UASB反应器I通入经步骤(2)调节的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由UASB反应器 I的上部溢出,待UASB反应器I内污泥符合以下要求驯化结束:污泥沉降比为65%,污泥 指数为15mL/g,污泥粒径为I. 5mm,UASB反应器中污泥内硫酸盐还原菌密度大于9.OXIO7 个 /cm3;
[0065] (3. 2)驯化结束后进行下述操作投入正常运行:经步骤(2)调节的废水通过位于 底部的管道8输至UASB反应器I的底部,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UASB反应器I内污泥发生 反应,到达UASB反应器I的三相分离器13上部沉淀并溢出;
[0066] (4)深度处理:
[0067] 将UASB反应器I的出水引入曝气生物氧化塘处理装置II中,曝气生物氧化塘II 采用间歇式曝气方式,反应过程可分为好氧和缺氧两个状态,在缺氧池9中,搅拌机12以 30r/min的转速搅拌进行缺氧处理,部分难降解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的缺氧消化处理,在好 氧池10中以2. 5mg/L的溶解氧浓度(通过溶解氧测定仪14测定)通过曝气装置11进行曝 气后,将废水中剩余的有机物去除;所述曝气生物氧化塘水力停留时间为10小时,其中缺 氧阶段5小时,好氧阶段为5小时,采用溢流外排出水到河道15。检测溢流出水中SO42和铊 浓度,结果显示出水中SO42浓度为29. 36 (mg/L),SO42去除率为94. 24%;铊浓度为0. 18ug/ L,铊去除率为99. 53%。
[0068] 例 2 :
[0069] 本实施例的硫酸厂废水的处理流程与实施例1的相同,由于所处理的硫酸厂废水 硫酸根离子含量和铊含量不同,各步骤中的参数设置略有不同,具体如下所述:
[0070] 经过预处理步骤后,测得硫酸厂废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为520mg/L和铊离子含量 为 41.9ug/L。
[0071] 调节水质步骤中,加入经预处理的粪便污水调节C0D/S042的比为2. 5。
[0072] 生物处理步骤中各参数如下,接种污泥的投入比例为4.Og/L,UASB反应器I内投 加的接种污泥含硫量为10%,待UASB反应器I内污泥符合以下要求驯化结束:污泥沉降比 为70%,污泥指数为22mL/g,污泥粒径为2. 2mm,UASB反应器中污泥内硫酸盐还原菌密度为 10.OXIO7个/cm3〇
[0073] 深度处理步骤中各参数如下,搅拌器12的转速为25r/min,好氧池曝气的溶解氧 浓度为3.O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3h,其中缺氧阶段6. 5小时,好氧阶段为6. 5小时。
[0074] 本实施例处理后测得出水中SO42浓度和铭浓度,结果显示出水中SO42浓度为 31. 48mg/L,SO42去除率为93. 95% ;铊浓度为0? 18ug/L,铊去除率为99. 57%。
[0075] 例 3 :
[0076] 本实施例的硫酸厂废水的处理流程与实施例1的相同,由于所处理的硫酸厂废水 硫酸根离子含量和铊含量不同,各步骤中的参数设置略有不同,具体如下所述:
[0077] 经过预处理步骤后,测得硫酸厂废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为485mg/L和铊离子含量 为 37.8ug/L。
[0078] 调节水质步骤中,加入经预处理的粪便污水调节C0D/S0/的比为3. 0。
[0079] 生物处理步骤中各参数如下,接种污泥的投入比例为4. 25g/L,UASB反应器I内 投加的接种污泥含硫量为13%,待UASB反应器I内污泥符合以下要求驯化结束:污泥沉降 比为85%,污泥指数为30mL/g,污泥粒径为3mm,UASB反应器I中污泥内硫酸盐还原菌密度 为 11.OXIO7个/cm3。
[0080] 深度处理步骤中各参数如下,搅拌器12的转速为25r/min,好氧池曝气的溶解氧 浓度为4.O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6h,其中缺氧阶段8小时,好氧阶段为8小时。
[0081] 本实施例处理后测得出水中SO42浓度和铭浓度,结果显示出水中SO42浓度为 40. 23mg/L,SO42去除率为91. 71% ;铊浓度为0? 20ug/L,铊去除率为99. 47%。
【主权项】
1. 一种同时除去硫酸厂排放废水中硫酸根离子和铊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 预处理: 将硫酸厂排放废水经间隔为5mm的格栅后通入沉砂池去除漂浮物和沉渣; 将粪便污水经间隔为IOmm的格栅后通入另一个沉砂池去除漂浮物和沉渣; (2) 调节水质: 将经步骤(1)预处理的硫酸厂排放废水通入到调节池,加入经步骤(1)预处理的粪便 污水以补充营养源,使得所述废水的COD/SO/比为2. 0~3. 0 ; (3) 硫酸盐还原沉淀: (3. 1)将经步骤(2)调节后的硫酸厂排放废水通入UASB进行驯化,该驯化的方法为: 按污泥重量与UASB反应器总容积的比为3. 75~4. 25g/L的比例,向UASB反应器内投入硫 酸厂废水沉淀池中含硫量为6% -13%重量百分数的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然后,向UASB反 应器通入经步骤(2)调节的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由UASB反应器的上部 溢出,待UASB反应器内污泥符合以下要求驯化结束:污泥沉降比为60~85%,污泥指数为 15~30mL/g,污泥粒径为1. 5~3mm,UASB反应器中污泥内硫酸盐还原菌密度大于9. 0~ 11 X IO7个/cm3; (3. 2)驯化结束后进行下述操作投入正常运行:经步骤(2)调节的废水输入UASB反应 器的底部,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UASB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发生反应,到达UASB反应器的三相 分离器上部并溢出; 上述步骤(3. 1)和(3. 2)中,所述的UASB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14小时; (4) 深度处理: UASB反应器溢出的废水依次经5~10小时的缺氧和好氧处理后溢流排放;其中所述 好氧处理过程中,好氧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为2. 5~4. Omg/L。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除去硫酸厂排放废水中硫酸根离子和铊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调节水质、硫酸盐还原沉淀和深度处理四个步骤,即,先将硫酸厂排放废水中加入粪便污水补充营养源,使得废水的COD/SO42-比为2.0~3.0,然后将废水通入UASB反应器进行硫酸盐还原处理,再上溢至曝气氧化塘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本发明以粪便污水补充微生物处理需要的营养源,有效地提高了硫酸厂排放废水的可生化性,不仅同时去除了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铊离子,而且以废治废,运行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IPC分类】C02F101/10, C02F9/14, C02F101/20, C02F103/34
【公开号】CN105084649
【申请号】CN201510431123
【发明人】张鸿郭, 李猛, 罗定贵, 陈永亨
【申请人】广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