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008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污水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工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越来越来明显。其中排放的高难度污水,如化工污水、石化污水、焦化污水、垃圾渗滤液、制药污水、电镀含氰污水、研磨污水等,这些污水中含有很多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和生物毒性物质,有机物成分复杂,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高,此类污水非常难处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方法简单,处理效果好以及成本低廉的的污水处理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的步骤:
(1)采用污水栗将污水经格栅除污水中的粗大固体杂物,然后将污水送入沉砂池中进行沉淀处理;
(2)将沉砂池中的经沉降污水排至厌氧水解池进行厌氧处理,
(3)利用活性污泥内的厌氧细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大分子链充分断链,快速降解有机物
(4)将经厌氧区处理过的污水送入好氧区进行处理,并在好氧区增加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处理;
(5)经过曝气处理后的水,送入絮凝反应池进行絮凝处理;
(6)在絮凝反应池添加絮凝剂,经过混凝除磷后的处理水进入絮凝反应池,使处理水中的所有胶体颗粒完成絮凝;
(7)经过絮凝的处理水通过纤维转盘滤池的纤维滤料过滤。
[000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絮凝剂的成分为:5-8重量份的氢氧化铝,8-12重量份的聚合氯化招,12-18重量份的偏招酸钠,5-10重量份的梓檬酸铁,5-10重量份的聚合硫酸铁,6-8重量份的高铁酸钠。
[0006]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沉淀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厌氧耦合工艺,以及絮凝处理等步骤的相结合,其工艺简单,效果好,脱色率,C0D、B0D去除率,磷去除率高,固体残余量小,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
[0007]【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的步骤:
(I)采用污水栗将污水经格栅除污水中的粗大固体杂物,然后将污水送入沉砂池中进行沉淀处理;
(2)将沉砂池中的经沉降污水排至厌氧水解池进行厌氧处理,
(3)利用活性污泥内的厌氧细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大分子链充分断链,快速降解有机物
(4)将经厌氧区处理过的污水送入好氧区进行处理,并在好氧区增加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处理;
(5)经过曝气处理后的水,送入絮凝反应池进行絮凝处理;
(6)在絮凝反应池添加絮凝剂,经过混凝除磷后的处理水进入絮凝反应池,停留12-20min以上,通过搅拌机搅拌,使处理水中的所有胶体颗粒完成絮凝;
(7)经过絮凝的处理水通过纤维转盘滤池的纤维滤料过滤。
[000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絮凝剂的成分为:5-8重量份的氢氧化铝,8-12重量份的聚合氯化招,12-18重量份的偏招酸钠,5-10重量份的梓檬酸铁,5-10重量份的聚合硫酸铁,6-8重量份的高铁酸钠。
[0009]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沉淀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厌氧耦合工艺,以及絮凝处理等步骤的相结合,其工艺简单,效果好,脱色率,C0D、B0D去除率,磷去除率高,固体残余量小,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
[0010]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污水,脱色率为96.8%,COD去除率87.5%,BOD去除率为79.8%,总磷去除率97.7%,总氨去除率63.2%,20微米固形物残留率18.6%,絮凝剂残留率12.6%。
【主权项】
1.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采用污水栗将污水经格栅除污水中的粗大固体杂物,然后将污水送入沉砂池中进行沉淀处理; (2)将沉砂池中的经沉降污水排至厌氧水解池进行厌氧处理, (3)利用活性污泥内的厌氧细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大分子链充分断链,快速降解有机物 (4)将经厌氧区处理过的污水送入好氧区进行处理,并在好氧区增加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处理; (5)经过曝气处理后的水,送入絮凝反应池进行絮凝处理; (6)在絮凝反应池添加絮凝剂,经过混凝除磷后的处理水进入絮凝反应池,通过搅拌机搅拌,使处理水中的所有胶体颗粒完成絮凝; (7)经过絮凝的处理水通过纤维转盘滤池的纤维滤料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的成分为:5-8重量份的氢氧化招,8-12重量份的聚合氯化招,12-18重量份的偏招酸钠,5_10重量份的柠檬酸铁,5-10重量份的聚合硫酸铁,6-8重量份的高铁酸钠。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沉淀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厌氧耦合工艺,以及絮凝处理等步骤的相结合,其工艺简单,效果好,脱色率,COD、BOD去除率,磷去除率高,固体残余量小,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
【IPC分类】C02F1/52, C02F9/14, C02F1/54
【公开号】CN105110579
【申请号】CN201510632203
【发明人】李文霞
【申请人】李文霞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