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电子废水的工艺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01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在混合纤维丝中添加麻丝,为好氧池增加碳源。在外层毛圈的原料上,将玻璃纤维丝编制环状圈,增加材料的韧性,增加环状圈对水中气泡的切割力度。在外层网布中添加活性碳纤维,利用活性碳纤维增加外层网微生物的附着。
[0142]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0143](I)复合填料束尺寸:Φ 17 X 152cm。根据反应池深度设计填料尺寸,一般池深4m,复合填料设置为152cm,放置于反应池中部,因此要小于池水深度。
[0144](2)环状圈长度:8.4cm,即向外扩展4.2cm。环状圈直径为4.2cm可以有力的切割水中气泡。
[0145](3)外层网尺寸:Φ4Χ 152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为好氧菌提供生存场所,提高填料的透气效果。
[0146](4)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 13 X 142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13cm,为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提供缺氧、厌氧场所生存。
[0147](5)外层网布网孔大小:8.5mm,网布孔径设置为8.5mm,增加环状圈分布密度,加强切割气泡效果,同时能够吸附气泡,环状圈也是微生物的附着场所,因此可以增加生物膜中的生物量。
[0148](2)污水处理:
[0149]原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0.2?2.1小时,预缺氧池停留55?65min、厌氧池停留15?32min、缺氧池停留12?34min好氧池停留25?33min ;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0150](3)污水排放;
[0151]处理后的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0152]试验时间为4个月,综合废水处理效果:
[0153]进水废水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C0D = 645.lmg/L,氨氮=657.68mg/L,BOD5= 676.7mg/L,TP = 69.14mg/L,SS = 624mg/L,氨氮=670.4mg/L。
[0154]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C0D= 16.lmg/L,氨氮=6.7mg/L,BOD5= 6.6mg/L,TP =6mg/L,SS = 6mg/L,氨氮=6mg/L。
[0155]实施例5
[0156]一种电子废水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157](I)构建 MUCT 装置:
[0158]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0159]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 Wistzkey),pH = 5.6 ?6.0,温度:26°C?35°C,污泥停留时间为 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0160]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 plecoylossicida),温度 24°C?3CTC,pH = 6.3 ?7.3,污泥停留时间为 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0161]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licus)温度40°C?43°C,pH= 7.2?7.8,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0162]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 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抱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温度:22°C?25°C,pH = 7.0?8.0,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0D,提高出水质量;
[0163]所述每组复合填料悬挂床设置八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0164]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构成:
[0165]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0166]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0167]复合填料束尺寸:φ 8 X 144cm ;
[0168]环状圈长度:4.4cm,即向外扩展2.2cm;
[0169]外层网尺寸:Φ2Χ 144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
[0170]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6Χ 134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8cm ;
[0171]外层网布网孔大小:3.8mm,网布孔径设置为3.8mm ;
[0172](2)电子废水处理:
[0173]电子废水的原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1.2?1.6小时,预缺氧池停留23?36min、厌氧池停留12?16min、缺氧池停留41?46min、好氧池停留22?33min ;缺氧池和厌氧池内的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0174](3)电子废水排放;
[0175]处理后的电子废水经排放口排出。
[0176]电子废液水质为:Cr6+为136.20mg.L、Zn 为 56.47mg.L \CN 为 156.48mg.L 1,CODcr 为 1749mg/Lo
[0177]经上述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Cr6+为20.53mg.L \ Zn为15.18mg.L \ CN为9.48mg.L 1,CODcr^ 65mg/L。
[0178]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工艺非常优秀,对污水处理工艺的结构,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各阶段的反应时间都进行了优化,对电子废水的处理有很好的效果。
[0179]上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处理电子废水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 Wistzkey),pH = 4.6 ?5.6,温度:26°C?38°C,污泥停留时间为 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2。。?43。。,pH = 5.5?6.4,污泥停留时间为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 ethanlicus)温度31°C?41°C,pH=6.1?7.1,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 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抱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温度:25°C?27°C,pH = 7.0?7.9,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0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复合填料悬挂床设置四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构成: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复合填料束尺寸:Φ 16 X 147cm ; 环状圈长度:4.7cm,即向外扩展2.35cm ; 外层网尺寸:Φ4Χ 147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 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 12 X 90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8cm ; 外层网布网孔大小:3.3mm,网布孔径设置为3.3mm ; (2)电子废水处理: 电子废水的原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I?1.7小时,预缺氧池停留30?65min、厌氧池停留70min、缺氧池停留35?48min、好氧池停留35?57min ;缺氧池和厌氧池内的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电子废水排放; 处理后的电子废水经排放口排出。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电子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处理的电子废水是COD大于500mg/L的重污染水质。3.采用权利要求1或2的工艺制备的用于处理电子废水的系统,其水解酸化池接通电子废水装置的排水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电子废水的工艺和系统: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底部放置暴气设备。本发明的工艺非常优秀,对处理电子废水进行了优化。
【IPC分类】C02F3/30, C02F3/34, C02F101/38, C02F101/30
【公开号】CN105129994
【申请号】CN201510669834
【发明人】董超超
【申请人】董超超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