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853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PCB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PCB行业历来是一个重污染的行业,由于其污染物是重金属,所以其污染物治理特 别是废水治理历来备受关注。由于PCB厂分散面广,虽然废水量相对较少,但污染扩散面积 却相对较大,所造成的污染不易控制。PCB厂所排出的废水毒性大,甚至有致癌、致畸、致突 变的剧毒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PCB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 属离子,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和浪费,所以对PCB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是PCB废水处理 的关键。
[0003] 目前,PCB废水处理工艺对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不佳,且处理效果比较单一,一 次只能去除一种或两种重金属离子;另外,传统方法在悬浮物、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氮、 磷及嗅味的取出,效果也不佳,传统污水资源化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见表1-1,而且,经过传 统方法处理后的水很难达到自来水水质要求,传统污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水时的出 水水质情况见表1-2,不能进行回收再利用,浪费严重。
[0004] 表1-1传统污水资源化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
[0007]注:表示能部分去除,"++"表示能大量去除。
[0008]表1-2传统污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水时的出水水质情况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去除 多种重金属离子,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自来水水质要求的PCB废水处理工艺。
[0011]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 骤:
[0012] (1)预处理:将PCB废水通入pH调节池中,先向pH调节池内加入重金属处理剂,再加 入净水剂,可去除PCB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杂质;
[0013] (2)混凝:将步骤(1)处理后的PCB废水通过混凝池,混凝池内加入碱溶液,将PCB废 水的pH调节至8-9;
[0014] (3)絮凝:将步骤⑵混凝后的PCB废水排放到絮凝池,絮凝池内加入絮凝剂,使PCB 废水发生絮凝反应,使PCB废水中的污泥絮凝;
[0015] (4)中和沉淀:将步骤(3)絮凝后的PCB废水排放到沉淀池,使絮凝的污泥沉淀,将 沉淀后的PCB废水加入酸溶液中和,将PCB废水的PH值中和至7-7.5;
[0016] (5)回用:将步骤(4)中和后的PCB废水通过回用系统进行净化回用。
[0017]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重金属处理剂包括三乙醇胺、聚吡咯烷酮和硫化二钠。
[0018]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净水剂为硫酸亚铁。
[0019]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0020]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酸溶液为硫酸。
[0021]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回用系统采用大通量超低压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0022] 在废水处理和回用方面,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在膜分离过程中不加 入任何其他物质,因此膜技术净化废水的过程同时也使有用物质得以回收,产品质量或生 产效率得以提高,成本降低,能耗与物耗减少,污染消除或减轻,因而是名副其实的环保生 产技术。用于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压力驱动的膜,按照膜能有效地去除的 污染物的大小来分类,可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膜法水处理 的效果比较表1-3。
[0023]表1-3膜法水处理的效果比较
[0026] ★表示去除效果很好,表中空白处表示无相关数据
[0027]微滤(MF )、超滤(UF)对浊度、胶体和细菌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对色度、无机物、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与其他技术,例如化学药剂(絮凝剂、氧化剂)、粉末活 性炭相结合的组合工艺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0028] 反渗透(RO)对离子的截留没有选择性,对有机物、各种盐类均有相当高的脱除率。 目前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纯水和高纯水的制备等各项领域。电子行业的高纯水广泛采用 RO技术。
[0029] 纳滤膜的研究开发是从反渗透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孔径范围在nm级,其对分子 质量截留在nm级。纳滤膜由于结构和表面性能的不同,而性能各异,难以用一个标准来评价 其优劣和性能。但大多数膜用NaCl的截留率做为性能指标之一,一般在20%~90%,看膜的 性能而定。其操作压力比反渗透法要大大降低能耗,其运行压力一般在0.3~1.0兆帕左右, 运行成本相对比反渗透便宜。但由于纳滤膜多带有负电荷,通过静电作用,可阻碍多价离子 (特别是多价阴离子)的透过性。因此,最终在透过液中的浓度也越高,即膜的截留率随着浓 度的增加而下降。
[0030] 综上所述,纳滤(NF)在污水回用方面,与微滤、超滤膜技术相比,无论对色度、无机 物、有机物的去除,还是浊度、胶体和细菌的去除,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多价盐的去除率有 90%以上,对于一价离子有10~90%的去除
[0031] 率,总的来说出水比反渗透略差。但比反渗透的优势是在低压下,具有更大的流通 量,从运行电耗方面仅为反渗透的1/3~1/4,甚至更低。而采用膜技术对废水进行分离软化 可以达到饮用水的要求,因此,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将是废水回用的两大选择。
[0032] 对这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去除性能进行比对,结果见表1-4
[0033] 表1-4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去除性能
[0035] 对比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产水水质,经过混凝沉淀各重金属达标的水质,经过纳 滤膜后水质勉强符合饮用水要求,经过反渗透膜后水质远远优于自来水水质,也可以放心 作为车间生产线上用水。
[0036] 根据各种膜的去除性能,目前生产厂家生产出一些大通量超低压的反渗透膜,其 运行压力和纳滤膜差不多,在0.8兆帕左右可以达到99%的脱盐率。而且考虑到膜的透盐率 会每年递增10~15%,也就是说一年后膜的脱盐率将会降低10~15%。
[0037] 综上所述,根据车间的排水情况和用水情况,采取大通量的超低压反渗透抗污染 膜对清洗水进行膜分离后达到回用水水质回用到电镀车间生产线上。
[00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能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处理效率高,去除效 果好,去除率高达98%,pH调节池内加入重金属处理剂;经过处理的废水能够回收利用,节 约资源,节能环保,将回用与沉淀中和处理方法相结合,能保证回收的废水PH值符合标准, 回用系统的使用有效提升水质,脱除有机物、各种盐类等物质,使回用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 准;混凝效果好,碱溶液的投放利用率高,处理成本降低,混凝池内加入碱溶液,将PCB废水 的pH调节至8-9,利于后续的絮凝沉淀操作。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41 ]实施例
[0042]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43] (1)预处理:将PCB废水通入pH调节池中,先加入三乙醇胺、聚吡咯烷酮和硫化二钠 的混合物,再加入硫酸亚铁,可去除PCB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杂质;
[0044] (2)混凝:将步骤(1)处理后的PCB废水通过混凝池,混凝池内加入碱溶液,将PCB废 水的pH调节至8-9;
[0045] (3)絮凝:将步骤⑵混凝后的PCB废水排放到絮凝池,絮凝池内加入聚丙烯酰胺, 使PCB废水发生絮凝反应,使PCB废水中的污泥絮凝;
[0046] (4)沉淀中和:将步骤(3)絮凝后的PCB废水排放到沉淀池,使絮凝的污泥沉淀,将 沉淀后的PCB废水加入硫酸中和,将PCB废水的PH值中和至7-7.5;
[0047] (5)回用:将步骤(4)中和后的PCB废水通过大通量超低压反渗透膜分离技术进行 净化回用。
[0048] 经过处理回用的净化水测得各项标准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见表1-5。
[0049] 表1-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0050]

【主权项】
1. 一种PCB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处理:将PCB废水通入pH调节池中,先向pH调节池内加入重金属处理剂,再加入净 水剂,可去除PCB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杂质; (2) 混凝:将步骤(1)处理后的PCB废水通过混凝池,混凝池内加入碱溶液,将PCB废水的 pH调节至8-9; (3) 絮凝:将步骤(2)混凝后的PCB废水排放到絮凝池,絮凝池内加入絮凝剂,使PCB废水 发生絮凝反应,使PCB废水中的污泥絮凝; (4) 沉淀中和:将步骤(3)絮凝后的PCB废水排放到沉淀池,使絮凝的污泥沉淀,将沉淀 后的PCB废水加入酸溶液中和,将PCB废水的PH值中和至7-7.5; (5) 回用:将步骤(4)中和后的PCB废水排放至回用系统进行净化回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重金属处理 剂包括三乙醇胺、聚吡咯烷酮和硫化二钠。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净水剂为硫 酸亚铁。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絮凝剂为聚 丙烯酰胺。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酸溶液为硫 酸。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回用系统采 用大通量超低压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专利摘要】一种PCB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混凝;(3)絮凝;(4)沉淀中和;(5)回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处理效率高,去除效果好,去除率高达98%;经过处理的废水能够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节能环保,将回用与沉淀中和处理方法相结合,能保证回收的废水pH值符合标准,回用系统的使用有效提升水质,脱除有机物、各种盐类等物质,使回用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混凝效果好,碱溶液的投放利用率高,处理成本降低。
【IPC分类】C02F9/04
【公开号】CN105540932
【申请号】CN201610049657
【发明人】程涌, 贺文辉, 龚德勋
【申请人】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