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983661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净水器结构普遍较简单,而且净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滤芯会粘附上污物,传统的清洗方法是将净水器拆卸开来后,再将过滤滤芯进行清洗。该种清洗方式不仅清洗速率慢,而且往往无法将过滤滤芯清洗干净。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净水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净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净水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可以实现过滤滤芯的清洗,同时使用方法简单。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净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螺接有桶状罩盖,底座内设置有上端与罩盖相抵接的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的外侧壁与罩盖及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未净水区,所述底座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及第三水道,所述第一、第三水道分别与未净水区相连通,所述第二水道与过滤滤芯底部的净水区相连通,底座一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相对应的进水口、出水口及排污口,位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和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反向冲洗过滤滤芯的切换阀。
[0005]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包括一可上下滑动的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水道和进水口的第一通孔及用于连通第二水道和出水口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进水口一侧还设置有凹槽以使板体下行后实现进水口经第一通孔与第二水道相连通且排污口经第二通孔与第三通道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滤芯由自内而外嵌套装配的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及PP棉滤芯组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PP棉滤芯呈筒状,所述底座和罩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PP棉滤芯上、下端实现PP棉滤芯定位的凸刺。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滤芯呈筒状,陶瓷滤芯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环形端盖,位于上端的环形端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与罩盖顶部相配合的密封环,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位于下端的环形端盖的下端面相配合的第二密封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膜滤芯呈棒状,超滤膜滤芯的上端设置有封盖,超滤膜滤芯下端设置有箍环,所述封盖及箍环上分别设置有与陶瓷滤芯内壁相配合的第三密封环。
[0010]一种的净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净水时:推动板体使原水由进水口经板体的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水道进入,经PP棉滤芯、陶瓷滤芯、超滤膜滤芯逐级过滤,过滤后净水由第二水道经板体的第二通孔连通出水口,流出净水,同时封闭排污口 ;
2)冲洗过滤滤芯时:推动板体下行,使原水由进水口经板体的凹槽、第一通孔连通第二水道进入,经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PP棉滤芯逐级反向冲洗滤芯,由于水压作用,可将附在这三种滤芯外周侧的污物剝离形成污水并顺水流向带走,经第三水道由板体的第二通孔连通排污口排出污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净水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净水便捷,效果高,而且可以实现过滤滤芯的反向清洗,改变滤芯的冲洗方式,清洗效率高,质量好,同时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反向冲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超滤膜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陶瓷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PP棉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11-第一水道12-第二水道 13-第三水道14-进水口 15-出水口 16-排污口 17-凸刺 20-罩盖 21-凸刺 30-未净水区 40-净水区 50-板体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53-凹槽60-超滤膜滤芯61-封盖62-箍环63-第三密封环70-陶瓷滤芯71-环形端盖72-环形凹槽73-密封环74-第二密封环80-PP棉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14]参考图1至图5
一种净水装置,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上螺接有桶状罩盖20,底座内设置有上端与罩盖相抵接的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的外侧壁与罩盖及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未净水区30,所述底座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水道11、第二水道12及第三水道13,所述第一水道由底座一侧壁穿入与未净水区相连通,第三水道由底座另一侧端部穿入与未净水区相连通,所述第二水道与过滤滤芯底部和底座之间形成的净水区40相连通,底座一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相对应的进水口 14、出水口 15及排污口 16,位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和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反向冲洗过滤滤芯的切换阀。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包括设置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和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之间一可上下滑动的板体50,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水道和进水口的第一通孔51及用于连通第二水道和出水口的第二通孔52,所述第一通孔靠近进水口一侧还设置有凹槽53,以使板体下行后实现进水口经第一通孔与第二水道相连通且排污口经第二通孔与第三通道相连通,同时第一水道封闭。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滤芯由自内而外嵌套装配的超滤膜滤芯60、陶瓷滤芯70及PP棉滤芯80组成。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PP棉滤芯呈筒状,所述底座和罩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PP棉滤芯上、下端实现PP棉滤芯定位的凸刺(17、21),从而实现PP棉滤芯的定位。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滤芯呈筒状,陶瓷滤芯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环形端盖71,位于上端的环形端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72,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与罩盖顶部相配合的密封环73,防止水从陶瓷滤芯顶部流入超滤膜滤芯和陶瓷滤芯之间,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位于下端的环形端盖的下端面相配合的第二密封环74,从而防止未净过滤的水进入净水区内。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超滤膜滤芯呈棒状,超滤膜滤芯的上端设置有封盖61,超滤膜滤芯下端设置有箍环62,所述封盖及箍环上分别设置有与陶瓷滤芯内壁相配合的第三密封环63,以使水由超滤膜滤芯侧壁进入由超滤膜滤芯底部输出或由超滤膜滤芯底部输入从超滤膜滤芯侧壁输出。
[0020]一种的净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净水时:推动板体使原水由进水口经板体的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水道进入,经PP棉滤芯、陶瓷滤芯、超滤膜滤芯逐级过滤,过滤后净水由第二水道经板体的第二通孔连通出水口,流出净水,同时封闭排污口 ;
2)冲洗过滤滤芯时:推动板体下行,使原水由进水口经板体的凹槽、第一通孔连通第二水道进入,经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PP棉滤芯逐级反向冲洗滤芯,由于水压作用,可将附在这三种滤芯外周侧的污物剝离形成污水并顺水流向带走,经第三水道由板体的第二通孔连通排污口排出污水。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一种净水装置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净水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螺接有桶状罩盖,底座内设置有上端与罩盖相抵接的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的外侧壁与罩盖及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未净水区,所述底座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及第三水道,所述第一、第三水道分别与未净水区相连通,所述第二水道与过滤滤芯底部的净水区相连通,底座一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相对应的进水口、出水口及排污口,位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和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反向冲洗过滤滤芯的切换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包括一可上下滑动的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水道和进水口的第一通孔及用于连通第二水道和出水口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进水口一侧还设置有凹槽以使板体下行后实现进水口经第一通孔与第二水道相连通且排污口经第二通孔与第三通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芯由自内而外嵌套装配的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及PP棉滤芯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P棉滤芯呈筒状,所述底座和罩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PP棉滤芯上、下端实现PP棉滤芯内外隔开的凸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滤芯呈筒状,陶瓷滤芯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环形端盖,位于上端的环形端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与罩盖顶部相配合的密封环,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位于下端的环形端盖的下端面相配合的第二密封环。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滤芯呈棒状,超滤膜滤芯的上端设置有封盖,超滤膜滤芯下端设置有箍环,所述封盖及箍环上分别设置有与陶瓷滤芯内壁相配合的第三密封环。7.—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净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净水时:推动板体使原水由进水口经板体的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水道进入,经PP棉滤芯、陶瓷滤芯、超滤膜滤芯逐级过滤,过滤后净水由第二水道经板体的第二通孔连通出水口,流出净水,同时封闭排污口 ; 2)冲洗过滤滤芯时:推动板体下行,使原水由进水口经板体的凹槽、第一通孔连通第二水道进入,经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PP棉滤芯逐级反向冲洗滤芯,由于水压作用,可将附在这三种滤芯外周侧的污物剝离形成污水并顺水流向带走,经第三水道由板体的第二通孔连通排污口排出污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螺接有桶状罩盖,底座内设置有上端与罩盖相抵接的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的外侧壁与罩盖及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未净水区,所述底座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及第三水道,所述第一、第三水道分别与未净水区相连通,所述第二水道与过滤滤芯底部的净水区相连通,底座一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相对应的进水口、出水口及排污口,位于第一、第二、第三水道和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反向冲洗过滤滤芯的切换阀。该净水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可以实现过滤滤芯的清洗,同时使用方法简单。
【IPC分类】B01D29/11, C02F9/02, B01D29/56, B01D29/66, B01D36/00
【公开号】CN105600969
【申请号】CN201610153639
【发明人】徐道华, 吴理俊
【申请人】福州品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