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40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行业炼铁厂烧结机的原料配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钢铁系统所属炼铁厂在原料配料输送线上运行的生石灰消化机约有近万台,原有的生石灰消化机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生石灰遇水结成碳酸钙硬化垢块,依导料槽两壁和底部包住螺旋推进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来自三面硬化包层的磨擦,导致螺旋叶快速磨损,一般使用寿命只有2-3个月。现场更换和维修一套螺旋推进器时间需要15小时左右,直接材料、人工费用约需3万余元,间接停产损失巨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在支架平台上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轴承座及右轴承座,左轴承座及右轴承座上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主轴,主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该螺旋叶位于导料槽内,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导料槽纵向侧壁上分别安装一台振动器。螺旋叶的外缘装配有刀片。导料槽的顶部开有观察孔。导料槽的顶部开有进水管。支架平台呈非水平安装,位于进料口的一端其水平位置高于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与原有同类设备相比,其优点在于1.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八倍以上,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大为减少因停机维修造成的经济损失;2.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延长维修周期,缩短维修时间,节省大量能源;3.不挂料。原有同类设备由于螺旋叶挂料,不耐腐蚀,因而使用寿命短。本机采用结构,使螺旋叶在工作过程中不挂料、抗腐蚀,因而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4.促进企业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原有设备停机检修过多影响产量,同时由于设备磨损后送料减少导致配料比例不同而影响产品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
图1的A-A剖面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它在支架平台11上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轴承座1及右轴承座10,左轴承座1及右轴承座10上安装有由电机2驱动的主轴3,主轴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6,该螺旋叶6位于导料槽9内部,导料槽9安装在支架平台11的上部,导料槽9一端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4,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导料槽9纵向侧壁上分别安装一台振动器7。
如图3所示,在生石灰消化机导料槽9纵向两侧,各安装一台振动器7,当环境温度在100℃~300℃范围内,每隔12小时启动振动器7约45秒左右,环境温度在300℃以上,每隔8小时启动振动器7约60秒左右,就可以消除生石灰遇水结成碳酸钙硬化垢块,已经粘附在料槽三面的板块,来不及硬化就被振动器7产生的振波振碎而掉落在螺旋叶6上送走。
原有生石灰消化机螺旋叶为整体叶片焊接在主轴上,一旦外圆磨损严重,只能整体更换。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螺旋叶6外缘采用装配式高耐磨刀片13,这种结构比过去延长寿命八倍以上,同时更换刀片快捷方便,维修时间缩短,维修成本大大下降。
为了方便观察,导料槽9的顶部开有观察孔8。
为了方便输送,支架平台11呈非水平安装,位于进料口4的一端其水平位置高于另一端。
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平台(11)上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轴承座(1)及右轴承座(10),左轴承座(1)及右轴承座(10)上安装有由电机(2)驱动的主轴(3),主轴(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6),该螺旋叶(6)位于导料槽(9)内部,导料槽(9)安装在支架平台(11)的上部,导料槽(9)一端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4),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导料槽(9)纵向侧壁上分别安装一台振动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其特征在于螺旋叶(6)的外缘装配有刀片(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其特征在于导料槽(9)的顶部开有观察孔(8)。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其特征在于导料槽(9)的顶部开有进水管(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其特征在于支架平台(11)呈非水平安装,位于进料口(4)的一端其水平位置高于另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行业炼铁厂烧结机的原料配料设备。振动式生石灰消化机,在支架平台上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左轴承座及右轴承座,左轴承座及右轴承座上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主轴,主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该螺旋叶位于导料槽内,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导料槽纵向侧壁上分别安装一台振动器。螺旋叶的外缘装配有刀片。本实用新型大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大为减少因停机维修造成的经济损失。
文档编号B01F3/00GK2801806SQ200520051339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1日
发明者张新明 申请人:张新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