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077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输出装置,具体为一种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
技术背景半透膜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利用,它可以利用液体间不同浓度进行 选择性透析液体,目前利用其半透性能的动力输出装置未见报道。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 的装置。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由淡液槽l、浓液塔2和下泻动力转换机构 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液塔2的下端开口设置半透膜,浓液塔2的下端安置在淡液槽l内、浓液塔2上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处设置半透膜,出液口 通过液体导管连接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的出口通达淡液槽 1。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时浓液塔2内盛装高浓度的蔗糖液或盐液,淡液槽1 内盛装淡水,浓液塔2的下端开口设置半透膜,通过半透膜水液进入浓液塔2 内,浓液塔2内液体液面逐渐升高,当液体液面升高到浓液塔2上端设置出液 口时,通过出液口处设置的半透膜清水流出到出液口,清水通过液体导管连接水通过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做功后重新进 入到淡液槽l内,实现循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淡液槽、2~~~浓液塔、3——下泻动力转换机构、4——下端 开口、 5—出液口、 6——液体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由淡液槽l、浓液塔2和下泻动力转换机构 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液塔2的下端开口设置半透膜,浓液塔2的下端 安置在淡液槽l内、浓液塔2上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处设置半透膜,出液口 通过液体导管连接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的出口通达淡液槽 1。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时浓液塔2内盛装高浓度的蔗糖液或盐液,淡液槽1 内盛装淡水,浓液塔2的下端开口设置半透膜,通过半透膜水液进入浓液塔2 内,浓液塔2内液体液面逐渐升高,当液体液面升高到浓液塔2上端设置出液 口时,通过出液口处设置的半透膜清水流出到出液口,清水通过液体导管连接 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在重力作用下清水通过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做功后重新进入到淡液槽1内,实现循环.
权利要求1、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由淡液槽(1)、浓液塔(2)和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液塔(2)的下端开口设置半透膜,浓液塔(2)的下端安置在淡液槽(1)内、浓液塔(2)上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处设置半透膜,出液口通过液体导管连接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的出口通达淡液槽(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输出装置,具体为一种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利用半透膜提供动力的装置,由淡液槽(1)、浓液塔(2)和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液塔(2)的下端开口设置半透膜,浓液塔(2)的下端安置在淡液槽(1)内、浓液塔(2)上端设置出液口,出液口处设置半透膜,出液口通过液体导管连接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下泻动力转换机构(3)的出口通达淡液槽(1)。
文档编号B01D63/00GK201389427SQ200920080100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孙树林 申请人:孙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