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515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纤维素膜的吹模机,尤其是一种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素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可再生资源,它是所有高等植物如树木、棉花、 麻、纤维和叶子的主要成分,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之一,大自然通过光合 作用每年可生产1000 1500亿吨的植物纤维。纤维素膜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已有相当长的 历史,在膜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纤维素为原料制造薄膜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其 一,其原料来源丰富,纤维素膜的生产和使用不仅能够为材料加工业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而 且能够促进农林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其二,纤维素大分子链上有许多羟基,具有较强的反 应性能和相互作用性能,所以纤维素膜材料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低;其三,纤维素膜 具有很高的尺寸稳定性;其四,纤维素膜材料本身无毒,并可以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利于环 保;并且生产的再生纤维素膜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服装方面的包装,农用地膜,反渗透 分离膜和电池的电极隔离膜等领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高分子材料。因此,以纤维 素为基质的薄膜等材料的潜在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社会效益明显。通过检索,发现一篇专利文件,是通过将叔胺氧化物的纤维素溶液挤压到位于装 置下方的沉淀剂中来制备纤维素管形膜的装置(CN1219148),该装置包括配有基本上呈环 形的挤压间隙,在由挤压间隙形成的环的内部设置有沉淀剂的输入管和所述沉淀剂的输出 管,其特征在于用于沉淀剂的输入管(3)的底端位于所述沉淀剂输出管(4)的下方。通过 阅读其说明书,得知其漏液采用锥状孔结构,撑开器采用一个片状物。这种结构使漏液不是 十分流畅,撑管效果一般。该专利的结构与本发明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 置,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成膜效果好。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包括挤压筒、内柱、凝固剂输入管、凝固剂排 出管、压缩空气管及撑开器,在挤压筒侧壁上制有一纤维素溶液进料嘴,内柱与挤压筒同 轴间隙安装,内柱制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内嵌装有凝固剂输入管、凝固剂排出管及压缩空气 管;在进料嘴部位的挤压筒与内柱之间设置有储料腔,在挤压筒下部与内柱之间间隙安装 有一芯柱,该芯柱的外缘柱面上横向均布制有流道,撑开器上端与内柱同轴螺纹啮合安装。而且,在挤压筒上部径向均布安装有内柱的粗调螺钉及细调螺钉。而且,撑开器的下部制成锥形外缘面。而且,所述撑开器制有一封闭的凝固剂腔,凝固剂输入管连通该凝固剂腔,在该腔 体的撑开器上制有外缘通孔。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成膜效果好,设计有控制筒状膜厚度的可拆换芯柱,以及调节挤出缝隙均勻性的螺钉,以及避免膜内聚作用的撑开器所制的凝固剂双排孔,对 纤维素筒状膜内壁起预凝固作用。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轴剖示意图图2是图1芯轴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 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一种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包括挤压筒6、内柱4、凝固剂输入管1、凝固 剂排出管3、压缩空气管2及撑开器12,在挤压筒侧壁上制有一进料嘴13,该进料嘴连通 纤维素溶液;内柱与挤压筒同轴间隙安装,内柱制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内嵌装有凝固剂输入 管、凝固剂排出管及压缩空气管;内柱在其下部缩径制有上、下两个轴台,其中下轴台的下 部同轴啮合安装撑开器的上部,在撑开器上端与上轴台下端之间的下轴台的挤压筒内间隙 安装一芯柱9,该芯柱的外缘柱面上横向均布制有多条流道14,该流道用于储存纤维素溶 液,并可使纤维素溶液连续流动,芯柱的外缘柱面与挤压筒的内壁形成空气隙。在芯柱上方 的上轴台与挤压筒之间形成储料腔8,用于接收自进料嘴传送过来的纤维素溶液。在挤压筒上部径向均布安装有粗调螺钉5及细调螺钉7,由于内柱与挤压筒为同 轴的间隙安装,因此通过粗调螺钉及细调螺钉的径向顶进,可以调整内柱与挤压筒内壁之 间的间隙,进而调节芯柱与挤压筒间的空气隙,以控制调整纤维素溶液在螺旋滑道之间的 流量。撑开器的下部制成锥形外缘面,其内制有一封闭的凝固剂腔10,凝固剂输入管连 通该凝固剂腔,在该腔体的撑开器上制有外缘通孔11,凝固剂可通过该外缘通孔流到撑开 器的外缘面上,对纤维素筒状膜的内壁进行预凝固;本实施例中凝固剂腔所制的外缘通孔 为两排,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凝固剂排出管及压缩空气管穿过凝固剂腔且二者的出口 位于撑开器下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纤维素溶液通过进料嘴进入储料腔,经带有横向流道的芯柱由挤压缝隙挤压成筒状膜,挤压缝隙的均勻性通过旋转粗调及微调螺钉进行调节,纤维素筒状膜经过空气隙落 至撑开器,撑开器锥形外缘表面覆盖由凝固剂输入管导入经双排孔流出的凝固剂,筒状膜 沿撑开器外壁落入凝固浴,压缩空气将筒状膜按一定的比例吹胀,使得纤维素膜在横向有 拉伸取向,可以提高薄膜的机械性能。膜内外液面维持平衡,内壁多余的凝固剂经输出管排 出ο本纤维素膜经由电子拉力试验机测得其拉伸强度Qb、断裂伸长率£b分别为 16-30MPa、50-80%。
权利要求
一种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筒、内柱、凝固剂输入管、凝固剂排出管、压缩空气管及撑开器,在挤压筒侧壁上制有一纤维素溶液进料嘴,内柱与挤压筒同轴间隙安装,内柱制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内嵌装有凝固剂输入管、凝固剂排出管及压缩空气管;在进料嘴部位的挤压筒与内柱之间设置有储料腔,在挤压筒下部与内柱之间间隙安装有一芯柱,该芯柱的外缘柱面上横向均布制有流道,撑开器上端与内柱同轴螺纹啮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挤压筒上部径 向均布安装有内柱的粗调螺钉及细调螺钉。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撑开器的下部制 成锥形外缘面。
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器制有 一封闭的凝固剂腔,凝固剂输入管连通该凝固剂腔,在该腔体的撑开器上制有外缘通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再生纤维素筒状膜的装置,包括挤压筒、内柱、凝固剂输入管、凝固剂排出管、压缩空气管及撑开器,在挤压筒侧壁上制有一纤维素溶液进料嘴,内柱与挤压筒同轴间隙安装,内柱制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内嵌装有凝固剂输入管、凝固剂排出管及压缩空气管;在进料嘴部位的挤压筒与内柱之间设置有储料腔,在挤压筒下部与内柱之间间隙安装有一芯柱,该芯柱的外缘柱面上横向均布制有流道,撑开器上端与内柱同轴螺纹啮合安装。本发明设计有控制筒状膜厚度的可拆换芯柱,以及调节挤出缝隙均匀性的螺钉,以及避免膜内聚作用的撑开器所制的凝固剂双排孔,对纤维素筒状膜内壁起预凝固作用。
文档编号B01D71/10GK101844395SQ20101019933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王华山, 王建清, 金政伟, 高珊珊 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