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540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系统。
技术背景我国是以煤、油为主要能耗的大国,在动力燃料中,含硫量属于高、中档的煤、油占 有相当的比例。在燃烧中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硫氧化物,还有更多的氮氧化物,这给国民经济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一是氮氧化物严重破坏大气 臭氧层,其二为氮氮化物与人的红血球亲和力超过一氧化碳1000倍,其三是酸雨危害农作 物的生长。按照烟气排放流程划分,烟气脱硝也可分为内处理和尾气处理。尾气处理火电厂 锅炉燃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用的催化剂有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NSCR)和选择性催化 还原催化剂(SCR)两种。90%的脱硝都是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SCR),原因是其脱硝率 高。但是目前为了满足其反应温度的要求,一般置于脱硫塔前,其安装、制作尤为不便,也大 大提高了安装费用和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脱硝效果好的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装置,脱硫 装置的烟气出口与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连通。在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之间设置风道除 湿器。脱硝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换热管,换热管上设置翅片,在换热管及翅片外表 面设置催化剂涂层,换热管的管程进口与烟气进气管相通,换热管的管程出口与脱硫装置 的烟气进口连通,换热管外的壳程进口与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连通,换热管外的壳程出口 与净化气排放口连通。在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前设置产生与烟气混合的氨 气的尿素分解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经过湿法脱硫的烟气通过高效烟道除湿装置、除去了烟气 中的S0X、飞灰和水,含有NOx的烟气进入SCR反应器,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促进了 NH3和NOx 反应,生成水和氮气,进而避免了 S0x、N0x对大气的污染,提高了处理效果和系统的可靠性、 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1.防止了催化剂的磨蚀。磨蚀是由于飞灰碰撞催化剂表面引起的。催化剂后置 后,由于前端的湿法脱硫将其中的飞灰去除,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2.安装制作方便,大降低了工程费用。3.工艺上先脱硫,避免了硫酸氢铵的产生,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0014]4.系统保证了催化剂的温度,从而确保了催化剂的活性,提高了脱硝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脱硝装置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包括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装置1,脱硫装置的烟 气出口与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2连通。在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之间设置风道除 湿器3。脱硝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中设置换热管5,换热管上设置翅片,在换热管及翅片 外表面设置催化剂涂层,换热管的管程进口与烟气进气管相通,换热管的管程出口与脱硫 装置的烟气进口连通,换热管外的壳程进口与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连通,换热管外的壳程 出口与净化气排放口连通。在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前设置产生与烟气混合 的氨气的尿素分解器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从锅炉排出的废气经过切换阀7进入脱硫脱销系统, 先经过脱硝装置2的管程,给催化剂加热,然后进入脱硫塔装置1脱硫,烟气夹带水分从脱 硫装置上部到风道除湿器3脱水,烟气在经过脱硫脱水后与管道内尿素分解器6喷出来的 氨气混合,并在混流器8中混合均勻后经脱硝装置2的壳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NOx和NH3 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权利要求1.一种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装置,脱硫 装置的烟气出口与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其特征是在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 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之间设置风道除湿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其特征是脱硝装置包括壳体,壳 体中设置换热管,换热管上设置翅片,在换热管及翅片外表面设置催化剂涂层,换热管的管 程进口与烟气进气管相通,换热管的管程出口与脱硫装置的烟气进口连通,换热管外的壳 程进口与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连通,换热管外的壳程出口与净化气排放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其特征是在对烟气进行催化脱 硝处理的脱硝装置前设置产生与烟气混合的氨气的尿素分解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后置的脱硝系统,包括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装置,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对烟气进行催化脱硝处理的脱硝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脱硝效果好。
文档编号B01D53/56GK201783302SQ20102029555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德荣 申请人:王德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