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圆锥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250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圆锥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双层圆锥式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圆锥式除尘器。技术背景常见的除尘设备有旋风式,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其各自使用的范围很狭窄且有些除尘器的效率也很有限,本除尘器打破传统的文丘里直管式构造,创新性的采用顶盖式的解决方案,同样可以做到高效除尘的效果。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层圆锥式除尘器,基于文丘里除尘器的除尘原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其除尘的关键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除尘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外圆锥体、内圆锥体、进气口、喷头、灰斗、排灰装置、出气口,其特征是外圆锥体内同轴连接内圆锥体,外圆锥体与内圆锥体之间形成通气道,所述外圆锥体的底端为通气道的进气口,并且通气道与内圆锥体的顶端相通,内圆锥体的顶端设有喷头,所述内圆锥体的底端密封连接灰斗,灰斗的底端连有排灰装置,所述灰斗的侧壁开有出气口。气体由进气口各个方向进入顶盖上端,由于体积越来越小,所以气体中的尘粒会出现聚集且速度加快的现象,当碰到顶盖头部的封口处时,气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进入锥体后,由于空间扩大,气体速度又会逐渐减小,同时,喷淋液喷向气体,使尘粒粘结在一起,直径也随即增大,更易于沉降下来,所以,在锥体下部时,绝大多数尘粒都能沉降在灰斗内,从而有效的达到除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基于文丘里除尘器的除尘原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其除尘的关键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除尘的效率,具有重量轻盈,结实耐用,物美价廉等诸多优点,且环保低碳,节能降耗。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I、外圆锥体2、内圆锥体3、进气口 4、喷头5、灰斗6、排灰装置7、出气□。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外圆锥体I内同轴连接内圆锥体2,外圆锥体I与内圆锥体2之间形成通气道,所述外圆锥体I的底端为通气道的进气口 3,并且通气道与内圆锥体2的顶端相通,内圆锥体2的顶端设有喷头4,所述内圆锥体2的底端密封连接灰斗5,灰斗5的底端连有排灰装置6,所述灰斗5的侧壁开有出气口 7。气体由进气口沿着两个方向进入顶盖上端,由于体积越来越小,所以气体中的尘粒会出现聚集且速度加快的现象,当碰到顶盖头部的封口处时,气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进入锥体后,由于空间扩大,气体速度又会逐渐减小,同时,喷淋液喷向气体,使尘粒粘结在一起,直径也随即增大,更易于沉降下来,所以,在锥体下部时,绝大多数尘粒都能沉降在灰斗内,从而有效的达到除尘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圆锥式除尘器,它包括外圆锥体、内圆锥体、进气口、喷头、灰斗、排灰装置、出气口,其特征是外圆锥体内同轴连接内圆锥体,外圆锥体与内圆锥体之间形成通气道,所述外圆锥体的底端为通气道的进气口,并且通气道与内圆锥体的顶端相通,内圆锥体的顶端设有喷头,所述内圆锥体的底端密封连接灰斗,灰斗的底端连有排灰装置,所述灰斗的侧壁开有出气口。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圆锥式除尘器,外圆锥体内同轴连接内圆锥体,外圆锥体与内圆锥体之间形成通气道,所述外圆锥体的底端为通气道的进气口,并且通气道与内圆锥体的顶端相通,内圆锥体的顶端设有喷头,所述内圆锥体的底端密封连接灰斗,灰斗的底端连有排灰装置,所述灰斗的侧壁开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基于文丘里除尘器的除尘原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其除尘的关键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除尘的效率,具有重量轻盈,结实耐用,物美价廉等诸多优点,且环保低碳,节能降耗。
文档编号B01D47/10GK202740959SQ20122014043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8日
发明者刘新武, 熊辉, 熊贞晟, 潘文静 申请人:南昌航空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