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565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锅炉辅助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用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占我国能源需求量的75%左右,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氯、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它除了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大型电站锅炉和众多的工业锅炉是主要排放源。国内外对于脱硫脱氮脱硝除尘有一定研究,但由于现有设备存在造价高,加工复杂,脱硫/脱氮/脱硝除尘综合效能不佳等情况,导致脱硫/脱氮/脱硝除尘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造价低,加工简单,脱硫/脱氮/脱硝除尘综合效能理想的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它包括脱硫/脱氮/脱硝罐及汽液分离罐;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经连通管与汽液分离罐相通;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内设有雾化喷淋组件;所述雾化喷淋组件的入口与入液口相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喷淋组件包括:盘管及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入口与盘管固定相通。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汽液分离罐包括罐壁及置于罐壁内的迷宫式挡板。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内的中部区域固定设有滤材层。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加工简单,脱硫/脱氮/脱硝除尘综合效能理想。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脱硫/脱氮/脱硝罐与汽液分离罐的组合结构,使脱硫/脱氮/脱硝后的烟气含水量大幅度降低。另外,本实用新型脱硫/脱氮/脱硝罐内设有雾化喷淋组件,其可显著提高脱硫/脱氮/脱硝介质与烟气的接触面,脱硫/脱氮/脱硝效率得以明显提升。汽液分离罐可将脱硫/脱氮/脱硝后的烟气进行汽水分离,改善了烟气的含水指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喷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脱硫/脱氮/脱硝罐;2、汽液分离罐;3、连通管;4、雾化喷淋组件;5、入液口 ;6、盘管;7、雾化喷头;8、罐壁;9、迷宫式挡板;10、烟气入口 ;11、烟气出口 ;13、滤材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
图1所示,一种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它包括脱硫/脱氮/脱硝罐I及汽液分离罐2 ;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I经连通管3与汽液分离罐2相通;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I内设有雾化喷淋组件4 ;所述雾化喷淋组件4的入口与入液口 5相通。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喷淋组件4包括:盘管6及雾化喷头7 ;所述雾化喷头7的入口与盘管6固定相通。本实用新型所述汽液分离罐2包括罐壁8及置于罐壁8内的迷宫式挡板9。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I内的中部区域固定设有滤材层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烟气从烟气入口 10引入,在脱硫/脱氮/脱硝罐I内雾化喷淋组件4喷出的脱硫/脱氮/脱硝介质作用于烟气进行脱硫/脱氮/脱硝,脱硫/脱氮/脱硝后的烟气经连通管3流入汽液分离罐2中进行汽液分离,烟气最终从烟气出口 11引出。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脱氮/脱硝罐(I)及汽液分离罐(2);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I)经连通管(3)与汽液分离罐(2)相通;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I)内设有雾化喷淋组件(4);所述雾化喷淋组件(4)的入口与入液口(5)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淋组件(4)包括:盘管(6)及雾化喷头(7);所述雾化喷头(7)的入口与盘管(6)固定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液分离罐(2)包括罐壁(8)及置于罐壁(8)内的迷宫式挡板(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I)内的中部区域固定设有滤材层(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锅炉辅助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用脱硫/脱氮/脱硝除尘器,它包括脱硫/脱氮/脱硝罐(1)及汽液分离罐(2);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1)经连通管(3)与汽液分离罐(2)相通;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1)内设有雾化喷淋组件(4);所述雾化喷淋组件(4)的入口与入液口(5)相通;所述雾化喷淋组件(4)包括盘管(6)及雾化喷头(7);所述雾化喷头(7)的入口与盘管(6)固定相通;所述汽液分离罐(2)包括罐壁(8)及置于罐壁(8)内的迷宫式挡板(9);在所述脱硫/脱氮/脱硝罐(1)内的中部区域固定设有滤材层(13)。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加工简单,脱硫/脱氮/脱硝除尘综合效能理想。
文档编号B01D53/60GK202921127SQ2012206227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于文祥 申请人:于文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