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644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涡状水道上盖(1)、容器(2)、涡状水道下盖(3)、调位筒(5)、摇手(4、6)、污泥阀(7、8)组成。本发明是一种可小型化的污水处理装置,沉淀效率高,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沉淀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沉淀池一般需要较大的面积的土地,且大多为大型水厂设计,实施工程浩大,而且极难小型化,对于财力微薄的微型企业实在难以承受;如果有一种低成本的小型沉淀装置,则对于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发明了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可以用于微型企业的污水处理。
[0004]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内容。
[0005]技术内容1: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涡状水道上盖(I)、容器
(2)、涡状水道下盖(3)、调位筒(5)、摇手(4、6)、污泥阀(7、8)组成;涡状水道上盖(I)具有涡状水道(120)、多个阻隔板(121)、进水口(111)、出水口(110)、调位口(112),进水口(111)的直径小于出水口 (110),进水口( 111 )、出水口( 110)的高度均低于调位口( 112),阻隔板(121)分布在涡状水道(120)的远心侧,所有阻隔板(121) —端与涡状水道(120)远心侧内部相连,所有阻隔板(121)另一端指向且不接触涡状水道(120)近心侧内壁;容器(2)具有底部具有污泥口( 20 )、支承足(21);涡状水道下盖(3 )中心有调位杆(32 ),调位杆(32 )上具有定位杆(33),涡状水道下盖(3)底部边缘具有刮泥板(31);调位筒(5)上具有椭圆形孔(50 ),调位筒(5 )的筒内径等于调位口( 112 )的外径;调位筒(5 )安装在调位口( 112 )上;调位杆(32)穿过调位口(112)与摇手(4、6)连接;涡状水道上盖(3)与容器(2)之间为密封连接;污泥伐(7、8)位于容器(2)底部。
[0006]技术内容说明及其有益效果。
[0007]技术内容说明1:如技术内容1、2所述,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手动控制涡状水道(120)下方的开放与关闭,处理污水时将涡状水道下盖(3)避免污水绕过涡状水道(120),排泄污泥时将涡状水道下盖(3)位置下调,并转动或抖动涡状水道下盖(3),利用惯性力使污泥下坠,再转动涡状水道下盖(3),利用刮泥板(31)将污泥集中到中心位置,最终污泥从污泥伐(7、8)排出。
[0008]技术内容说明2:技术内容说明2:本发明中,由于“所有阻隔板(121)—端与涡状水道(120)远心侧内部相连,所有阻隔板(121)另一端指向且不接触涡状水道(120)近心侧内壁”;也就是说阻隔板(121)与涡状水道(120)近心侧之间有间隙,这种设计导致水只能从涡状水道近心侧流过,由于惯性力使水分子趋向直线运动,因此各个阻隔板(121)之间会产生一个洄流区,由于涡状水道(120)任意一段都是具有弧度的,杂质在随水运动的过程中会因为惯性力远离涡状水道(120)近心侧而进入阻隔板(121)之间的洄流区,从而有利于沉淀或与药剂的混合。
[0009]技术内容说明3:调位杆(32)的调位原理是,由于调位筒(5)上具有椭圆形孔(50),定位杆(33)在轴向与椭圆形孔(50)的长轴重合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在其轴线与与椭圆形孔(50)短轴重合的时候不可以通过;调节时将调节定位杆(33)的轴向后控制其上下运动,即可实现调位杆(32)的位置调节,实现涡状水道下盖(3)与涡状水道上盖(I)指间的宦人闲口 ο
[0010]技术内容说明4:本发明中提到的“远心侧、近心侧”词语中的“心”字是指涡状水道的涡状线中心。
[0011]技术内容说明5:本发明中提到的“指向”是指从水平剖面上分析以阻隔体与涡状水道远心侧内部的接触点为起点,沿阻隔体表面边界线的扩展所产生的方向。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可小型化的污水处理装置,沉淀效率高,成本低。
[0013]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实例示意图。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实例1、如附图1-10所示,本实施实例主要由涡状水道上盖1、容器2、涡状水道下盖3、调位筒5、摇手4、6、污泥阀7、8组成;涡状水道上盖I具有涡状水道120、多个阻隔板121、进水口 111、出水口 110、调位口 112,进水口 111的直径小于出水口 110,进水口111、出水口 110的高度均低于调位口 112,阻隔板121分布在涡状水道120的远心侧,所有阻隔板121 —端与涡状水道120远心侧内部相连,所有阻隔板121另一端指向且不接触涡状水道120近心侧内壁;容器2具有底部具有污泥口 20、支承足21 ;涡状水道下盖3中心有调位杆32,调位杆32上具有定位杆33,涡状水道下盖3底部边缘具有刮泥板31 ;调位筒5上具有椭圆形孔50,调位筒5的筒内径等于调位口 112的外径。调位筒5安装在调位口112上;调位杆32穿过调位口 112与摇手4、6连接;涡状水道上盖3与容器2之间为密封连接;污泥伐7、8位于容器2底部。
[0018]本实施实例中,定位杆33本为独立元件,为了视图清晰在图3中与涡状水道下盖3的其他元件一起绘出;涡状水道上盖I为透明件,可以观察污泥沉淀量,污泥量多的时候,进行排污操作。
[0019]本实施实例中,为了视图的清晰简洁,没有将常规连接件、密封圈等现有技术画出,这些技术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公知技术,无需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污水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涡状水道上盖(I)、容器(2)、涡状水道下盖(3)、调位筒(5)、摇手(4、6)、污泥阀(7、8)组成;涡状水道上盖(I)具有涡状水道(120)、多个阻隔板(121)、进水口(111)、出水口(110)、调位口(112),进水口(111)的直径小于出水口 (110),进水口( 111)、出水口( 110)的高度均低于调位口( 112),阻隔板(121)分布在涡状水道(120)的远心侧,所有阻隔板(121) —端与涡状水道(120)远心侧内部相连,所有阻隔板(121)另一端指向且不接触涡状水道(120)近心侧内壁;容器(2)具有底部具有污泥口( 20 )、支承足(21);涡状水道下盖(3 )中心有调位杆(32 ),调位杆(32 )上具有定位杆(33),涡状水道下盖(3)底部边缘具有刮泥板(31);调位筒(5)上具有椭圆形孔(50),调位筒(5)的筒内径等于调位口(112)的外径;调位筒(5)安装在调位口(112)上;调位杆(32)穿过调位口(112)与摇手(4、6)连接;涡状水道上盖(3)与容器(2)之间为密封连接;污泥伐(7、8)位于容器(2)底部。
【文档编号】B01D21/02GK104225972SQ20141053895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伟, 向红先 申请人: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刘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