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密封增压装置以及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670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高压密封增压装置以及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密封增压装置以及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其中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泵、压力回油器和控制增压泵的行程开关,压力回油器包括压力变换腔和压力回油腔,压力变换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隔油阀芯,压力回油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二隔油阀芯,第一高压腔设有增压口,增压泵通过增压口给第一高压腔内部增压,第二隔油阀芯固定有第二滑动轴,第二滑动轴穿出第二滑动孔,第二滑动孔的内周向与第二滑动轴外壁之间无缝隙,第二滑动轴穿出第二滑动孔外的端部固定于行程开关的开关阀体。所述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可在第二高压腔压力增大时,通过控制增压泵增大第一高压腔的压力。
【专利说明】高压密封增压装置以及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增压领域,具体涉及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机械密封是目前常用的轴向密封方式,但在化工高压搅拌装置的密封系统,随着反应的进行,密封面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两端面承受压力差逐步增大,如果没有平衡措施,巨大的压差能造成泄露,甚至爆炸,此外,频繁的压差变化容易造成密封材质的变形,影响装置的寿命。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平衡密封端面压差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压密封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泵、压力回油器和控制增压泵的行程开关,压力回油器包括压力变换腔和压力回油腔,压力变换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隔油阀芯,在第一隔油阀芯的滑动行程内,第一隔油阀芯将压力变换腔分成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第一分腔与压力回油腔连通,第二分腔传递来自第二高压腔的压力;压力回油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二隔油阀芯,第一高压腔设有第一增压口,增压泵通过第一增压口给第一高压腔内部增压,在第二隔油阀芯的滑动行程内,第二隔油阀芯将压力回油腔分为朝向第一隔油阀芯的第三分腔和远离第一隔油阀芯的第四分腔,第四分腔开有出液口,第四分腔设有第二滑动孔,第二隔油阀芯固定有第二滑动轴,第二滑动轴穿出第二滑动孔,第二滑动孔的内周向与第二滑动轴外壁之间无缝隙,第二滑动轴穿出第二滑动孔外的端部固定于行程开关的开关阀体。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可在第二高压腔压力增大时,通过控制增压泵增大第一高压腔的压力。具体原理为:第二高压腔压力增大时,将压力传递至压力变换腔的第一隔油阀芯,推动第一隔油阀芯向上运动,并带动第二隔油阀芯的向上运动,在第二隔油阀芯运动至一定程长时,可扳动行程开关的开关阀体,使得增压泵向第一高压腔内泵入高压介质。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分腔内设有进气阀,进气阀包括朝向第一隔油阀芯的进气阀板和背向第一隔油阀芯的第一滑动轴,第二分腔设有配合第一滑动轴的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轴插装于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轴与第一滑动孔的配合面处无缝隙,第一滑动孔连通第二高压腔。本实用新型提供进气阀,防止第二高压腔内的高压介质污染第一隔油阀
-!-H
Λ ο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液口连通第一高压腔。增加一种回液方式,即第二高压腔压力增大时,将压力传递至压力变换腔的第一隔油阀芯,推动第一隔油阀芯向上运动,并带动第二隔油阀芯的向上运动的同时,推动第四分腔内的高压介质通过出液口向第一高压腔内转移,达到增压效果。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孔与第二高压腔之间设有储废罐。防止第一滑动孔被第二高压腔内介质阻塞。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分腔内设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提供第二隔油阀芯朝向出液口运动的弹力。提供第二隔油阀芯的复位功能。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上述高压密封增压装置的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包括反应釜、固定于反应釜开口处的密封壳体、插装于密封壳体和反应釜的旋转体;旋转体套设并设置有动环,反应釜开口处固定有与动环配合的静环,静环位于密封壳体与反应釜之间,反应釜的内腔为第二高压腔,密封壳体至静环之间的空间为第一高压腔。
[0011]在需要搅拌装置的高压密封反应釜中,高压密封反应釜的的搅拌棒(旋转体)与反应釜开口处采用机械密封,由于反应釜内(第二高压腔)的压力变化较大,为了防止机械密封受损,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机械密封的内外两侧提供等大的压力。即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在反应釜内(第二高压腔)压力升高时,通过压力回油器及时传递压力变化并开动增压泵向第一高压腔内增压,达到机械密封两侧压力等大,延长装置寿命O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高压腔开有连通第四分腔的第二增压口。配合上述增加的一种回液方式。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静环座,静环固定于静环座,静环座固定于密封壳体与反应釜之间的位置,静环座设有冷却腔和连通冷却腔与外部的冷却介质进口、冷却介质出口。提供了具有冷却通道的静环座,提供静环座的水冷却方式,可降低反应釜和静环工作时的温度,延长装置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密封增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增压泵8、压力回油器7以及控制增压泵8的行程开关9。压力回油器7包括压力变换腔46和压力回油腔47。第四分腔473开有出液口 478,压力变换腔46内滑动设置有第一隔油阀芯461,在第一隔油阀芯461的滑动行程内,第一隔油阀芯461将压力变换腔46分成第一分腔462和第二分腔463,第一分腔462与压力回油腔47连通,第二分腔463传递来自第二高压腔42的压力。压力回油腔47内滑动设置有第二隔油阀芯471,第一高压腔41设有第一增压口 411,增压泵8通过第一增压口 411给第一高压腔41内部增压。在第二隔油阀芯471的滑动行程内,第二隔油阀芯471将压力回油腔47分为朝向第一隔油阀芯461的第三分腔472和远离第一隔油阀芯461的第四分腔473,第四分腔473设有第二滑动孔474,第二隔油阀芯471固定有第二滑动轴475,第二滑动轴475穿出第二滑动孔474,第二滑动孔474的内周向与第二滑动轴475外壁通过O形密封圈密封设置,第二滑动轴475穿出第二滑动孔474外的端部固定于行程开关9的开关阀体91。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可在第二高压腔42压力增大时,通过控制增压泵8增大第一高压腔41的压力。具体原理为:第二高压腔42压力增大时,将压力传递至压力变换腔46的第一隔油阀芯461,推动第一隔油阀芯461向上运动,并带动第二隔油阀芯471的向上运动,在第二隔油阀芯471运动至一定程长时,可扳动行程开关9的开关阀体91,使得增压泵8向第一高压腔41内泵入高压介质。
[0020]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一分腔462与压力回油腔47始终保持连通,因此,第三分腔472和第一分腔462可以为一个腔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腔462与压力回油腔47之间通过第一通孔48导通,这是考虑到第三分腔472和第一分腔462的管径不一样,可以通过调节第三分腔472和第一分腔462的管径比例,调节第一隔油阀芯461和第二隔油阀芯471运动程长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在不要求调节第一隔油阀芯461和第二隔油阀芯471运动程长的比例关系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第三分腔472和第一分腔462可以为一整体腔体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还可以将第一隔油阀芯461和第二隔油阀芯471成为一个整体,即第二滑动轴475直接安装于第一隔油阀芯461和第二隔油阀芯471的一个整体结构上。
[0021]作为第二分腔463传递来自第二高压腔42的压力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分腔463内设有进气阀464,进气阀464包括一体设置的朝向第一隔油阀芯461的进气阀板465和背向第一隔油阀芯461的第一滑动轴466,第二分腔463设有配合第一滑动轴466的第一滑动孔467,第一滑动轴466插装于第一滑动孔467,第一滑动轴466与第一滑动孔467的配合面处无缝隙,第一滑动孔467连通第二高压腔42。本实用新型提供进气阀464,防止第二高压腔42内的高压介质污染第一隔油阀芯461,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滑动轴466固定于进气阀板465的中心位置,保证进气阀板465的受力均勻。
[0022]更进一步,出液口 478连通第一高压腔41。增加一种回液方式,即第二高压腔42压力增大时,将压力传递至压力变换腔46的第一隔油阀芯461,推动第一隔油阀芯461向上运动,并带动第二隔油阀芯471的向上运动的同时,推动第四分腔473内的高压介质通过出液口 478向第一高压腔41内转移,达到增压效果。
[0023]作为优化,第一滑动孔467与第二高压腔42之间设有储废罐45。防止第一滑动孔467被第二高压腔42内介质阻塞。
[0024]更进一步,第三分腔472内设有弹性装置476,弹性装置476提供第二隔油阀芯471朝向出液口 478运动的弹力,进而提供复位功能,弹性装置476优选压缩弹簧。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可应用于并且不限于密封面两侧的压差平衡。本实施例以应用于高压密封反应釜为例做出阐述。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包括反应釜20、螺栓固定于反应釜20开口处的密封壳体10、插装于密封壳体10和反应釜20的旋转体6。旋转体6套设并设置有动环61,反应釜20开口处固定有与动环61配合的静环421。动环61 —端面抵住静环421,并与静环421保持相对转动,动环61的另一端面通过压缩弹簧设置于旋转体6,保持与旋转体6的相对静止。静环421位于密封壳体10与反应釜20之间,受密封壳体10和反应釜20的螺栓固定于反应釜20开口处。反应釜20的内腔为第二高压腔42,密封壳体10至静环421之间的空间为第一高压腔41。
[0026]在需要搅拌装置的高压密封反应釜中,高压密封反应釜的的搅拌棒(旋转体6)与反应釜20开口处采用机械密封,由于反应釜20内(第二高压腔42)的压力变化较大,为了防止机械密封受损,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机械密封的内外两侧提供等大的压力。即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在反应釜20内(第二高压腔42)压力升高时,通过压力回油器7及时传递压力变化并开动增压泵8向第一高压腔41内增压,达到机械密封两侧压力等大,延长装置寿命。
[0027]作为配合上述增加的一种回液方式,第一高压腔41开有连通第四分腔473的第二增压口 412。
[0028]更进一步,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静环座422,静环421销固定于静环座422,静环座422螺栓固定于密封壳体10与反应釜20之间,当然,也可以静环座422通过凹槽卡固在密封壳体10与反应釜20之间,再通过密封壳体10与反应釜20之间的螺栓固定保持固定在密封壳体10与反应釜20之间的位置。静环座422设有冷却腔423和连通冷却腔423与外部的冷却介质进口 424、冷却介质出口 425。
[002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冷却通道的静环座422,提供静环座422的水冷却方式,可降低反应釜20和静环421工作时的温度,延长装置寿命。
[0030]以上表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泵(8)、压力回油器(7)和控制所述增压泵⑶的行程开关(9),所述压力回油器(7)包括压力变换腔(46)和压力回油腔(47),所述压力变换腔(46)内滑动设置有第一隔油阀芯(461),在所述第一隔油阀芯(461)的滑动行程内,所述第一隔油阀芯(461)将所述压力变换腔(46)分成第一分腔(462)和第二分腔(463),所述第一分腔(462)与所述压力回油腔(47)连通,所述第二分腔(463)传递来自第二高压腔(42)的压力;所述压力回油腔(47)内滑动设置有第二隔油阀芯(471),第一高压腔(41)设有第一增压口(411),所述增压泵(8)通过所述第一增压口(411)给所述第一高压腔(41)内部增压,在所述第二隔油阀芯(471)的滑动行程内,所述第二隔油阀芯(471)将所述压力回油腔(47)分为朝向所述第一隔油阀芯(461)的第三分腔(472)和远离所述第一隔油阀芯(461)的第四分腔(473),所述第四分腔(473)开有出液口(478),所述第四分腔(473)设有第二滑动孔(474),所述第二隔油阀芯(471)固定有第二滑动轴(475),所述第二滑动轴(475)穿出所述第二滑动孔(474),所述第二滑动孔(474)的内周向与所述第二滑动轴(475)外壁之间无缝隙,所述第二滑动轴(475)穿出所述第二滑动孔(474)外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行程开关(9)的开关阀体(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腔(463)内设有进气阀(464),所述进气阀(464)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隔油阀芯(461)的进气阀板(465)和背向所述第一隔油阀芯(461)的第一滑动轴(466),所述第二分腔(463)设有配合所述第一滑动轴(466)的第一滑动孔(467),所述第一滑动轴(466)插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孔(467),所述第一滑动轴(466)与所述第一滑动孔(467)的配合面处无缝隙,所述第一滑动孔(467)连通第二高压腔(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478)连通第一高压腔(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孔(467)与所述第二高压腔(42)之间设有储废罐(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密封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腔(472)内设有弹性装置(476),所述弹性装置(476)提供所述第二隔油阀芯(471)朝向所述出液口(478)运动的弹力。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密封增压装置的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20)、固定于所述反应釜(20)开口处的密封壳体(10)、插装于所述密封壳体(10)和反应釜(20)的旋转体(6);所述旋转体(6)套设并设置有动环(61),所述反应釜(20)开口处固定有与所述动环¢1)配合的静环(421),所述静环(421)位于所述密封壳体(10)与所述反应釜(20)之间,所述反应釜(20)的内腔为第二高压腔(42),所述密封壳体(10)至所述静环(421)之间的空间为第一高压腔(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腔(41)开有连通所述第四分腔(473)的第二增压口(4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密封反应釜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环座(422),所述静环(421)固定于所述静环座(422),所述静环座(422)固定于所述密封壳体(10)与所述反应釜(20)之间的位置,所述静环座(422)设有冷却腔(423)和连通所述冷却腔(423)与外部的冷却介质进口(424)、冷却介质出口(425)。
【文档编号】B01J3/03GK203926792SQ20142030031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方文华 申请人:方文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