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喷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816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喷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型材表面喷涂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紧凑型喷房。



背景技术:

大部分型材在挤压成型后需要进一步喷涂处理。如图1所示,传统的型材喷漆系统包括喷涂室a1和输送轨道a2,所述喷涂室a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喷涂室a1的其中一面安装有一组可以上下移动的喷枪组a3,所述喷枪组a3包括多个处于同一平面阵列排布的喷枪,所述喷枪组a3的左、右端部均设有供输送轨道a2穿过的开口,所述输送轨道a2在喷涂室a1内形成“匚”字形的室内部分,所述输送轨道a2上设有型材输送链,所述输送链上设有可吊装型材的挂钩,所述挂钩与输送链之间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独立的电机和电源等。

传统的型材喷漆系统,其喷枪仅在单一方向上横向并排布置,所以需要每节输送链上都配有旋转机构才能顺利对型材完成360°喷涂。并且由于喷涂室a1呈长方体,喷枪组a3左右两侧具有大量闲置空间,使得喷枪所喷出的粉末难以被喷涂室a1的粉末回收系统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紧凑型喷房,其能够有效缩小喷涂室的占地面积,有助于粉末回收,同时可省略每一个挂钩上原本必不可少的旋转机构,起到了优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紧凑型喷房,包括喷涂室和输送轨道,所述喷涂室内具有呈直三棱柱状的空腔,所述输送轨道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所述室内部分位于喷涂室内并沿空腔的内壁设置成V形或U形,所述室内部分依次包括进入段、转折处和离开段,所述喷涂室内还设有前喷涂组件和后喷涂组件,所述前喷涂组件包括两组位于进入段两旁的喷枪组,所述后喷涂组件包括两组位于离开段两旁的喷枪组,所述喷枪组由多个处于同一平面阵列排布的喷枪组成,并且每个喷枪的中心线均与输送轨道形成夹角。

进一步,所述前喷涂组件的喷枪的中心线与进入段的输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θ1,所述后喷涂组件的喷枪的中心线与离开段的输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θ2,所述θ1与θ2互为补角。

进一步,所述θ1为45°,所述θ2为135°。

本发明所述的紧凑型喷房还包括粉末回收系统,所述粉末回收系统包括抽风机和抽风口,所述抽风机位于喷涂室外,所述抽风口位于喷涂室内且靠近转折处。所述空腔的内壁与输送轨道室内部分之间还设有回收挡壁,所述回收挡壁包括帷幕和回转辊组,所述回收挡壁的一端紧靠抽风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直三棱柱的空腔取代原有的长方体空腔,同时将输送轨道的室内部分设计为V形或U形,减少了喷涂室内的闲置空间,有利于喷枪所喷出的粉末被喷涂室的粉末回收系统回收再利用;并且由于喷枪以多角度朝向输送轨道设置,使得输送轨道上的吊钩无需设置任何帮助型材转向的旋转机构,从而大大降低了喷房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紧凑型喷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紧凑型喷房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2和3所示,一种紧凑型喷房,包括喷涂室、输送轨道和粉末回收系统,所述喷涂室内具有呈直三棱柱状的空腔,所述输送轨道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所述室内部分位于喷涂室内并沿空腔的内壁设置成V形,所述室内部分依次包括进入段1、转折处2和离开段3,所述喷涂室内还设有前喷涂组件4和后喷涂组件5,所述前喷涂组件4包括两组位于进入段1两旁的喷枪组,所述后喷涂组件5包括两组位于离开段3两旁的喷枪组,所述喷枪组由多个处于同一平面阵列排布的喷枪组成,所述前喷涂组件4的喷枪的中心线与进入段1的输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76°,所述后喷涂组件5的喷枪的中心线与离开段3的输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104°,所述粉末回收系统包括抽风机6和抽风口7,所述抽风机6位于喷涂室外,所述抽风口7位于喷涂室内且靠近转折处2,空腔的内壁与输送轨道室内部分之间还设有回收挡壁,所述回收挡壁包括帷幕8和回转辊组9,所述回收挡壁的一端紧靠抽风口7。由于以直三棱柱的空腔取代原有的长方体空腔,同时将输送轨道的室内部分设计为V形,减少了喷涂室内的闲置空间,能够提升粉末回收系统的工作效率,喷枪所喷出的粉末容易飘向抽风口7或是附着在帷幕8上再被回转辊组9送至抽风口7,不容易出现粉末落地受污染的情况。并且由于θ1与θ2互为补角,喷枪以多角度朝向输送轨道设置,使得输送轨道上的吊钩无需设置任何帮助型材转向的旋转机构也能实现全方位喷涂,从而大大降低了喷房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点在于:所述室内部分位于喷涂室内并沿空腔的内壁设置成U形,所述前喷涂组件的喷枪的中心线与进入段的输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45°,所述后喷涂组件的喷枪的中心线与离开段的输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135°。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