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过滤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457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过滤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冶金炼钢电炉和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增加很多,这些炉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所以从含尘气体中去除颗粒物以减少其向大气排放的技术越来越重要了。含尘工业废气或产生于固体物质的粉碎、筛分、输送、爆破等机械过程,或产生于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前者含有粒度大、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粉尘,后者含有粒度小、化学性质与生成它的物质有别的烟尘。改进生产工艺和燃烧技术可以减少颗粒物的产生。除尘器广泛用于控制已经产生的粉尘和烟尘

目前除尘器的主要原理是除尘,虽然除尘效果极佳,但是除尘之后的除尘网往往堵塞情况严重,难以进行后续使用,同时拆装过程极其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静电过滤除尘装置,它采用在除尘池内设置由过滤网和静电板,通过过滤网进行大颗粒除尘,采用静电板进行微尘,达到双除尘效果,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电过滤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池,所述除尘池侧面呈弧形,所述除尘池包括中间的微尘腔、微尘腔外侧的静电板和最外层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静电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缓冲腔外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微尘腔上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过滤网与静电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长度为除尘池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静电板悬装在除尘池顶端,且不与底部相接。

所述微尘腔底部设置有下开板,所述下开板采用橡胶密封结构,下开板的设置具有良好的拆装效果,能够便于部件的拆装,同时下开板能够及时清理微尘腔内的细微粉尘,防止粉尘堵塞管路。

所述隔板正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除尘池底部,所述隔板与挡板形成夹缝,所述挡块的设置能够防止过滤沉降后大颗粒粉体通过接触边缘进入到微尘腔内,降低微尘处理效果,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它采用在除尘池内设置由过滤网和静电板,通过过滤网进行大颗粒除尘,采用静电板进行微尘,达到双除尘效果;微尘腔两侧采用静电板,充分利用静电吸附效果能够将微尘进行吸附,得到微尘净化效果,采用由下至上的路径能够大大增加静电作用区域,提高了静电除尘效果以及静电除尘效率;采用隔板进行过滤网与静电板分离具有收缩流速的效果,保证过滤效果的有效性;采用缓冲腔的设置能够大大降低含粉尘气体的冲击力,保证过滤网的使用寿命;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除尘池;2、进液口;3、出液口;4、微尘腔;5、静电板;6、过滤网;7、缓冲腔;8、隔板;9、挡板;10、下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电过滤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池1,所述除尘池1侧面呈弧形,所述除尘池1包括中间的微尘腔4、微尘腔4外侧的静电板5和最外层的缓冲腔7,所述缓冲腔7与静电板5之间设置有过滤网6,所述缓冲腔7外端设置有进液口2,所述微尘腔4上端设置有出液口3,所述过滤网6与静电板5之间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长度为除尘池1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静电板5悬装在除尘池1顶端,且不与底部相接。

所述微尘腔4底部设置有下开板10,所述下开板10采用橡胶密封结构,下开板的设置具有良好的拆装效果,能够便于部件的拆装,同时下开板能够及时清理微尘腔内的细微粉尘,防止粉尘堵塞管路。

所述隔板8正下方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固定在除尘池1底部,所述隔板8与挡板9形成夹缝,所述挡块的设置能够防止过滤沉降后大颗粒粉体通过接触边缘进入到微尘腔内,降低微尘处理效果,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它采用在除尘池内设置由过滤网和静电板,通过过滤网进行大颗粒除尘,采用静电板进行微尘,达到双除尘效果;微尘腔两侧采用静电板,充分利用静电吸附效果能够将微尘进行吸附,得到微尘净化效果,采用由下至上的路径能够大大增加静电作用区域,提高了静电除尘效果以及静电除尘效率;采用隔板进行过滤网与静电板分离具有收缩流速的效果,保证过滤效果的有效性;采用缓冲腔的设置能够大大降低含粉尘气体的冲击力,保证过滤网的使用寿命;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