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圆形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06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圆形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工程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式圆形过滤器,适用于核空气净化或一般污染空气净化用的过滤产品。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等核设施的设备现场检修、核动力装置的野外临时检修时,由于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核辐射物质外泄,需要有一种方便移动、过滤效率满足要求的设备来进行现场局部排风净化。由于现场环境恶劣,所产生的灰尘、放射性气溶胶等物质不均衡,对过滤器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已提供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有:如按常规的方形过滤器或圆形过滤器进行设计,会造成净化设备体积庞大、笨重,现场使用不方便;现有过滤器的结构存在当有振动时,已过滤的污染物会脱离过滤器,掉落到净化设备内部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在过滤器失效后产生的核污染废物体积较大,后处理成本高;还没有能实现初、高效两级复合式过滤器的应用先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正是针对上述过滤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开发的一种复合式圆形过滤器,可在放射性的环境下实现初、高效两级过滤的功能,且结构简单、容尘量大、过滤效率高、密封性能好、操作环境更加安全可靠、产生的核废物少、后处理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式圆形过滤器,为轴向进风、圆周径向出风结构,包括圆筒形过滤元件和卡装在圆筒形过滤元件两端且通过密封胶密封的圆环形进风端盖和圆盘形外盲端盖,在进风端盖的内环圆周外侧设有环形密封垫,其中:圆筒形过滤元件由初效滤芯、高效滤芯组合而成,由内至外依次由内护网、初效滤芯、高效滤芯、外防护网构成;在进风端盖和外盲端盖之间设置有三根支撑杆。

支撑杆与进风端盖之间为固接方式,支撑杆与外盲端盖之间通过外盲端盖外面的盖型螺母进行定位锁紧。三根支撑杆呈均布方式设置在初效滤芯与高效滤芯的交界部位,其作用是作为强度支撑以保护滤芯,在压紧过滤器时压紧力主要通过支撑杆传导,减小了对滤芯的影响。

在外盲端盖的外侧设有便于装卸的拉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滤芯分为内、外两层,内圈为填充式式初效滤芯,外圈为折叠式高效滤芯,气流方向为从轴向进风,进入圆筒状的初效滤芯后再沿径向穿过初效滤芯,再穿过高效滤芯,实现污染空气的两级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

1.该复合式圆形过滤器为初、高效滤芯一体式结构,满足了在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实现两级过滤的要求,使净化设备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更轻便。

2.在进风端盖和外端盖之间设计有3个均布的支撑杆,在压紧过滤器时作为强度支撑以传递压力并保护滤芯。

3.在初效滤芯的内圈和高效滤芯的外圈均设计有护网,有效的保护了滤芯不受损坏。

4.在过滤器失效后,产生的核废物少、后处理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复式合圆形过滤器为初、高效滤芯一体式结构,在相同的额定风量下相比方形过滤器可以得到更小的体积。

2.复合式圆形过滤器为初、高效滤芯一体式结构,在净化流程中污染部分仅为进风风管,进风风管直接与复合圆形过滤器的进风口对接,经过过滤器后已是净化达标的干净空气,对净化设备的气密性要求低,也降低了净化设备的制造成本。

3.采用填充式初效过滤器可以提供过滤器的容尘量。

4.过滤器滤芯采用圆筒形结构,气流从中间轴向进入、径向流出,可以使放射性气溶胶等污染物全部集聚在过滤器的内部,无论是运行过程中还是拆卸时由于振动而使污染物脱离滤芯时,污染物还都存在与过滤器内部,不会对净化设备或工作现场造成二次污染。

5.在初效滤芯的内圈和高效滤芯的外圈均设计有护网,有效的保护了滤芯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图。

附图中:1.高效滤芯;2.初效滤芯;3.外护网;4.内护网;5.环形密封垫;6.进风端盖;7.密封胶;8.支撑杆;9.外盲端盖;10.螺母;11.拉手;12. 过滤器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复合式圆形过滤器,为轴向进风、圆周径向出风结构,包括圆筒形过滤元件和卡装在圆筒形过滤元件两端且通过密封胶7密封的圆环形进风端盖6和圆盘形外盲端盖9,在进风端盖6的内环圆周外侧设有环形密封垫5,在外盲端盖9的外侧设有便于装卸的拉手11。其中:圆筒形过滤元件由初效滤芯2、高效滤芯1组合而成,由内至外依次由内护网4、初效滤芯2、高效滤芯1、外防护网3构成;在进风端盖6和外盲端盖9之间设置有三根支撑杆8,支撑杆8与进风端盖6之间为焊接固接方式,支撑杆8与外盲端盖9之间通过外盲端盖外面的盖型螺母10进行定位锁紧,三根支撑杆呈均布方式设置在初效滤芯2与高效滤芯1的交界部位。

各部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以及组合流程结合附图描述如下:

进风端盖6是由一块圆环形状的薄钢板和三个挡胶圆环焊接而成;外盲端盖9是由一块圆形的薄钢板和三个挡胶圆环焊接而成;3个支撑杆8和进风端盖焊接在一起;环形密封垫5粘贴在进风端盖上,外盲端盖9是通过支撑杆8和锁紧螺母10进行定位和连接;高效滤芯1、初效过芯2、外护网3、内护网4通过密封胶7与进风端盖6和外盲端盖9进行粘接密封,拉手11通过其挡片焊接在外盲端盖9上,过滤器标签12粘贴在外盲端盖9上。

先将进风端盖6和支撑杆8焊接在一起,将拉手11与外盲端盖9焊接在一起,将焊有支撑杆8的进风端盖6上的胶槽内灌入密封胶7,依次装入高效过滤器芯1、初效过滤器芯2、内护网4、外护网3,待密封胶7凝固后再将外盲端盖9的胶槽内灌入密封胶7,将已凝固的进风端盖6的组合体与外盲端盖9进行组合并拧上锁紧螺母10,待密封胶7凝固后将过滤器标签12粘贴在外盲端盖9上。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圆形过滤器在净化设备上更换过滤器的操作步骤简述如下:

1.安装:将开箱后的过滤器去除包装塑料袋,一只手提起外盲端盖9上的拉手11,另一只手托起过滤器进风端盖6的一端,按过滤器标签12显示的正确方位缓慢放置在净化设备的过滤器托架上,沿托架轻轻推入过滤器直至密封面板,再使用专用压紧机构压紧过滤器,锁闭净化设备的密封门。

拆除:净化设备停机后,打开净化设备的密封门,松脱并移除专用压紧机构,一手提起外盲端盖9上的拉手11,轻轻拉出过滤器,在过滤器快要脱离净化设备的过滤器托架时,用另一只手托起过滤器的进风端盖6的一端,将过滤器移除净化设备,装入已备好的塑料袋内并进行密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核废物处理流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