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708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尾气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化工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若直接排放将污染环境,同时尾气中含有部分可再生利用的部分也无法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化工用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冷凝装置、除尘装置和除氨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进气口、冷凝箱、冷凝管、第一固定卡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固定设置在冷凝箱的左侧底部;所述冷凝箱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冷凝管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穿过冷凝箱的箱体通过第一固定卡扣固定设置在喷淋室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固定设置在喷淋室的内部右壁上半部;所述排气口通过第一固定卡扣设置在喷淋室的内部;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喷淋室、第一连接管、水泵、喷淋管、第二固定卡扣、喷头和喷孔;所述喷淋室固定设置在冷凝室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管右端连接喷淋室的左侧底部,右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的左端,且在喷淋室的左方;所述喷淋管下端连接在水泵上,上端穿过喷淋室的箱体通过固定卡扣固定设置在喷淋室的内部上方;所述固定卡扣固定设置在喷淋室的内部上方;所述喷头固定设置在喷淋管上,且其上密集设置有喷孔;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喷淋室的上方,另一端连接风机;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左端连接风机,右端连接除氨室的左侧底部;所述除氨装置包括除氨室、酸性溶液入口、控制阀和排气管;所述除氨室固定设置在喷淋室的上方;所述酸性溶液入口固定设置在除氨室的上方左端;所述排气管固定设置在除氨室的上方右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管形状为S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氨室内部设置有酸性溶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酸性溶液入口上设置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S形的冷凝管的作用,能够增加尾气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和接

触时间,使得尾气能够充分的被捕集;通过水泵、喷淋管和喷头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循环利用水资源,且能够除去废气中肥料颗粒物和其他大型颗粒物;通过除氨室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去除废气中的氨气;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净化效果显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冷凝箱,3-冷凝管,4-第一固定卡扣,5-排气口,6-喷淋室,7-第一连接管,8-水泵,9-喷淋管,10-第二固定卡扣,11-喷头,12-第二连接管,13-风机,14-第三连接管,15-除氨室,16-酸性溶液入口,17-控制阀,18-排气管,19-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复合肥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冷凝装置、除尘装置和除氨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进气口1、冷凝箱2、冷凝管3、第一固定卡扣4和排气口5;所述进气口1固定设置在冷凝箱2的左侧底部;所述冷凝箱2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冷凝管3一端连接进气口1,另一端穿过冷凝箱2的箱体通过第一固定卡扣4固定设置在喷淋室6内部,且其形状为S形;所述第一固定卡扣4固定设置在喷淋室6的内部右壁上半部;所述排气口5通过第一固定卡扣4设置在喷淋室6的内部;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喷淋室6、第一连接管7、水泵8、喷淋管9、第二固定卡扣10、喷头11和喷孔19;所述喷淋室6固定设置在冷凝室2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管7右端连接喷淋室6的左侧底部,右端连接水泵8;所述水泵8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管7的左端,且在喷淋室6的左方;所述喷淋管9下端连接在水泵8上,上端穿过喷淋室4的箱体通过固定卡扣10固定设置在喷淋室6的内部上方;所述固定卡扣10固定设置在喷淋室6的内部上方;所述喷头11固定设置在喷淋管9上,且其上密集设置有喷孔19;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一端连接喷淋室6的上方,另一端连接风机13;所述风机13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2和第三连接管14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14左端连接风机13,右端连接除氨室15的左侧底部;所述除氨装置包括除氨室15、酸性溶液入口16、控制阀17和排气管18;所述除氨室15固定设置在喷淋室6的上方,其内部设置有酸性溶液;所述酸性溶液入口16固定设置在除氨室15的上方左端,且其上设置有控制阀17;所述排气管18固定设置在除氨室15的上方右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