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185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腻子粉搅拌机。



背景技术:

腻子粉是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和胶水。在刚刚购置的毛坯房表面的一侧白色材料就是腻子,通常腻子的白度在90以上细度在330以上。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腻子粉是通过腻子粉搅拌机的搅拌生产完成的,市售的腻子粉搅拌机主要有立式腻子粉搅拌机和卧式腻子粉搅拌机,由于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因此普遍被腻子粉生产厂家使用。立式腻子粉搅拌机主要包括电器箱、电机、搅拌螺杆、立式搅拌桶、进料口、出料口和卸料口,将腻子粉原料从进料口加入到立式搅拌桶中,电机带动搅拌螺杆将腻子粉原料搅拌,生产完成的成品从出料口排出。但由于腻子粉原料容易粘结,经常会堵塞进料口,造成立式腻子粉搅拌机进料困难,而且清理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进料口难度较高、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腻子粉搅拌机,所述立式腻子粉搅拌机进料口不易堵塞。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腻子粉搅拌机,包括电器箱、电机、支架、立式搅拌桶、搅拌螺杆、进料装置、出料口和卸料口,所述搅拌螺杆设置于立式搅拌桶内部,所述电机和搅拌螺杆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进料管和防堵搅拌机,所述进料箱底部设置进料口和进料管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料管另一端和立式搅拌桶底部侧壁相连通,所述防堵搅拌机包括能自转的搅拌叶组和连杆,所述搅拌叶组设置在进料口中,所述连杆(一端和搅拌叶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装置中设置防堵搅拌机,防止了因为原材料粘结导致堵塞进料口的现象。当原材料加入进料箱时,有些材料粘结在一起,可能会堵塞进料口,而防堵搅拌机的搅拌叶组在进料口处旋转,若原材料堵塞进料口,则旋转的搅拌叶片将原材料切碎,保证进料口的通畅。同时,防堵搅拌机包括搅拌叶组合连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螺杆包括螺杆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从立式搅拌桶顶壁伸出,所述上连接部和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下连接部从立式搅拌桶底面伸出,在所述搅拌叶组正下方的进料管侧壁上开设第一通孔,所述连杆另一端穿出第一通孔和搅拌螺杆的下连接部通过皮带传动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一台电机带动搅拌螺杆和防堵搅拌机转动,减少了一台电机的设置,降低了成本。同时,电机和搅拌螺杆、搅拌螺杆和连杆都通过皮带传动装置连接,皮带传动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同时传动平稳无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叶组的叶片数量至少为2片,所述叶片表面为弯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片组的叶片应该至少2片,保证在进料口的搅拌强度和频率。同时叶片表面为弯曲面,增强了叶片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大了叶片和原材料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搅拌强度,使原材料不易在进料口粘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箱为倒棱台状或者倒圆台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棱台状或者倒圆台状的进料箱箱口较箱底大,方便了加料。同时当料加满后,这种结构的进料箱底部的料能够更轻易地进入加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箱为倒棱台状,所述进料箱靠近立式搅拌桶的侧面垂直底面,所述进料箱远离立式搅拌桶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3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箱靠近立式搅拌桶的侧面垂直底面,缩短了加料箱和立式搅拌桶的距离,方便了原材料从加料箱进入立式搅拌桶。同时,加料箱远离搅拌桶的侧面与底面夹角大于等于135度,使加料箱箱口更大,方便了加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式搅拌桶从上到下包括上桶体、下桶体和卸料桶体,所述下桶体为倒圆台状壳体,所述出料口设置在下桶体下部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台的下桶体能够使搅拌料集中到搅拌螺杆上来,同时,出料口设置在下桶体下部侧壁,能够使出料更加完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式搅拌桶设置至少两个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阶段的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一个出料口是与料仓固定连接,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料口,能够在不拆除出料口和料仓固定连接的情况下,能够使搅拌料从立式搅拌桶中取出,用作检测判断搅拌是否完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卸料桶体底面为凹型斜面,所述卸料口设置在卸料桶体靠近凹型斜面下坡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型斜面的结构为上坡比下坡陡,因此这种结构的底面,能够使搅拌料从卸料口中卸料更加完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式搅拌桶侧壁设置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能够通过视窗观察到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运行情况,同时,也能观察到立式搅拌桶内搅拌料的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式搅拌桶顶部设置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防尘过滤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气口排气保证了立式搅拌桶内部压力平衡,保证搅拌效率。同时在排气口上设置防尘过滤袋,防止搅拌料中的粉尘进入空气中,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进料箱设置防堵搅拌机,防堵搅拌机搅拌叶组至少包含2片叶片,叶片表面呈弯曲面,防止了进料口堵塞,保证了原材料从进料口进入立式搅拌桶的顺畅;

2、加料箱设置成倒圆台状或者倒棱台状,方便了加料,减少了料撒到加料箱外的可能;

3、设置两个出料口和设置视窗,在搅拌过程中,加强了对搅拌料的过程控制;

4、卸料桶底面为凹型斜面方便了卸料 ,使卸料更加完全;

5、排气口和防尘袋的设置,提高了搅拌效率,同时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立体图;

图2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俯视图;

图3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在A-A的剖视图;

图4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搅拌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进料装置俯视图;

图7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进料装置在B-B处的剖视图;

图8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防堵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运行示意图。

图中:1、电器箱;2、电机;3、支架;4、立式搅拌桶;41、上桶体;42、下桶体;43、卸料桶体;431、凹型斜面;44、视窗;45、排气口;46、防尘过滤袋;47、螺杆套管;48、铁杆;5、搅拌螺杆;51、上连接部;52、螺杆部;53、下连接部;6、进料装置;61、进料箱;611、进料口;612、进料底面;62、进料管;621、第一通孔;622、盲孔;63、防堵搅拌机;631、搅拌叶组;6311、叶片;632、连杆;64、环形凸台;7、出料口;8、卸料口;9、皮带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立式腻子粉搅拌机包括1个电器箱1、1台电机2、3根支架3、1个立式搅拌桶4、搅拌螺杆5(如图3所示),1个进料装置6、2个出料口7和1个排气口45。其中,3根支架3均匀焊接在立式搅拌桶4的上桶体41下端外侧壁上,使立式腻子粉搅拌机能够平稳放置在地面上。因为该电气箱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所述电器箱1设置在立式搅拌桶4的侧壁上,方便操作。同时,电机2设置在立式搅拌桶4的上桶体41上端侧壁上,可以采用螺栓和上桶体41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对电机2进行固定。2个出料口7设置在立式搅拌桶4下桶体42侧壁上。常态下,立式腻子粉搅拌机的一个出料口7和料仓直接连接,另一个出料口7使用阀门将出料口7关闭。立式搅拌桶4还在顶壁上设置一排气口45,用来保持搅拌机内部压力和外部气压平衡。同时,在排气口45扣置一个防尘过滤袋46,立式腻子粉搅拌机内粉尘无法通过防尘过滤袋46进入空气中。

如图3所示,立式搅拌桶4包括上桶体41、下桶体42和卸料桶体43,其中下桶体42为倒圆台壳体。在立式搅拌桶4中设置搅拌螺杆5,其中搅拌螺杆5通过立式搅拌桶4顶壁的通孔伸出,与电机2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同时,搅拌螺杆5另一端通过立式搅拌桶4底部的通孔伸出,与进料装置6的防堵搅拌机63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本实施例中搅拌螺杆5和电机2的传动采用的传动装置为皮带传动装置9,因为皮带传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搅拌螺杆5上套设一个螺杆套管47,螺杆套管47的内径略大于搅拌螺杆5的最大直径,其中螺杆套管47底部接近下桶体42底部,螺杆套管47的顶部接近上桶体41顶部。螺杆套管47通过铁杆48和立式搅拌桶4内壁焊接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组铁杆48对螺杆套管47进行固定,第一组铁杆48将螺杆套管47上端和上桶体41侧壁焊接固定,第一组铁杆48设置3个铁杆48。第二组铁杆48将螺杆套管47下端与下桶体48焊接固定,所述第二组铁杆48设置3根铁杆48。立式搅拌桶4的卸料桶体43侧壁和进料装置6的进料管62通过焊接固定连通。

如图4所示,卸料桶体43底面为凹型斜面431,卸料口8设置在卸料桶体43靠近凹型斜面431下坡的最低端的侧壁上。

如图5所示,搅拌螺杆5包括上连接部51、螺杆部52和下连接部53,其中因为本实施例中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将电机2的动力传送到搅拌螺杆5上,因此上连接部51和皮带轮连接;同时搅拌螺杆5和防堵搅拌机63之间也通过皮带传动传输动力,因此下连接部53也和皮带轮连接。搅拌螺杆5的螺杆部52的最大直径略小于卸料桶体43的内径。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进料装置6包括进料箱61、进料管62和防堵搅拌机63。在本实施例中,进料箱61为倒棱台状,其中靠近立式搅拌桶4的侧壁垂直进料底面612,远离立式搅拌桶4的侧壁与底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35度。在进料底面612开设进料口611,与进料管62一端相通,进料管62另一端和立式搅拌桶4相通,进料管内壁向立式搅拌桶4倾斜。防堵搅拌机63包括搅拌叶片6311组和连杆632。其中连杆632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64,在进料管62和连杆632向对位置开设盲孔622,所述盲孔622和环形凸台64相适配,环形凸台64可以在盲孔622中旋转。搅拌叶片6311组设置在进料口611中,和连杆632一端相连接。连杆632另一端通过进料管62底部开口的第一通孔621从进料管62中伸出和皮带轮连接。这种设计可以将电机2的动力通过皮带传动装置9带动搅拌螺杆5转动,搅拌螺杆5的转动通过皮带传动装置9的带动防堵搅拌机的转动,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电机2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6311组设置3片叶片6311,叶片6311表面为弯曲面。叶片6311的片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如图9所示,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立式腻子粉搅拌机时,先将电器箱1中的电源打开,此时,电机2开始运转,因为电机2的输出轴和搅拌螺杆5通过皮带传动装置9连接,同时搅拌螺杆5和防堵搅拌机63的连杆632也通过皮带传动装置9连接,因此搅拌螺杆5和防堵搅拌机63也开始运转。将搅拌原料倒入进料箱61中,因为防堵搅拌机63的搅拌叶片6311组在进料口611不断旋转,进料口611不会因为搅拌原料的粘结而堵塞。搅拌原料从进料口611进入进料管62,之后进入立式搅拌桶4的卸料桶体43中,和搅拌螺杆5的螺杆部52接触。通过搅拌螺杆5的不断旋转,搅拌原料从立式搅拌桶4的卸料桶体43中不断上升,最后一部分随着搅拌螺杆5进入螺杆套管47中,一部分堆积在下桶体42中。进入螺杆套管47的搅拌原料不断上升,直到从螺杆套管47顶部洒出,落到下桶体42上。随着搅拌原料的不断加入,搅拌原料的高度超出螺杆套管47的最低处,此时,搅拌原料便随着搅拌螺杆5不断从螺杆套管47底部进入,从螺杆套管47底部洒出,就往复如此达到搅拌的目的。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立式搅拌桶4的视窗44立式搅拌桶4内部的搅拌状况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出料口7排出少量的料对搅拌状况的判断,同时,排出的料可以再通过进料装置6加入到立式搅拌桶4内部。

需要将搅拌完成的成品料取出时,可以通过出料口7对成品料直接进行包装,也可以通过出料口7和粮仓直接连接,将成品料加入到料仓中进行储存。

完成搅拌后,需要将多余的料排出立式搅拌桶4时,只要将卸料口8打开,因为卸料桶体43底面为凹型斜面431,因此多余的料能够很顺利地从卸料口8出排出立式搅拌桶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