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积物多管路逐层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670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积物多管路逐层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日常的生产作业中,很多物质都是含有杂质的,都需要使用到过滤器这种设备,来达到净化液体的目的。过滤装置在现代机加工企业中也随处可见,但是每个行业的使用需求都不太相同,所以过滤器的结构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润滑油原材料液体的过滤是成品生产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成品形成之前,原材料液体中存在一些悬浮的物体,或者颗粒状的固体,这些杂质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干脆利落的处理的话,会降低原材料的纯度,增加了污浊程度,长期使用的话,也很容易导致其他生产环节设备的损坏,影响了成品的质量。

该装置是一种对准备进行油类加工之前的液体中的杂质,实施多重过滤,从而保证加工液体质量,提高成品油品质的多管路逐层过滤机构。该装置中的一级吸附管、二级吸附管、三级吸附管均采用密封式网状吸附管道,这种构造的管道可以有效过滤掉原材料液体中细微颗粒物、细小固体等诸多杂质,可以提升成品的质量;当一级吸附管出现渗液现象时,操作人员可立刻关闭一级吸附管进料阀和一级吸附输出阀,与此同时,将原材料液体输送端口接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上,使得一级吸附管被隔绝,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机体运转的同时,来对一级吸附管进行检修或者更换,从而保证生产效率;将三级吸附管设计为两端带有液体输出管的结构,并且配合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一同作业,让该两个输送泵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当其中一个输送泵发生故障问题,不能正常运转时,另一输送泵还可以继续工作,能够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此时,操作人员只需关闭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或者三级吸附输出阀,来切断输送来源,这样可以对有故障的输送泵进行检修,此外,当从输出口输送出的原材料液体发生异常时,操作人员可以立刻关闭流量汇总阀门,来切断所有过滤环节的输出,保证了下一环节的处理不会受到该机构处理不当的影响,起到了一个很好地保护作用。该装置结构层次清晰、操作简便,独立式的处理结构,对于后期的维修、保养以及零部件的更换都带来诸多便利的条件,在不影响生产进度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对准备进行油类加工之前的液体中的杂质,实施多重过滤,从而保证加工液体质量,提高成品油品质的多管路逐层过滤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积物多管路逐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底座、过滤管路支撑架、一级吸附管、二级吸附管、三级吸附管、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流量汇总阀门、过滤存储罐和控制箱组成,所述过滤管路支撑架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过滤管路支撑架与底座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管位于过滤管路支撑架的内侧,所述一级吸附管与过滤管路支撑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管位于一级吸附管的下部,所述二级吸附管与过滤管路支撑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管位于二级吸附管的下部,所述三级吸附管与过滤管路支撑架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第一输送泵与底座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上还设有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一输出管位于第一输送泵的一侧,所述第一输出管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泵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的另一端与流量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第二输送泵与底座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上还设有第二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出管位于第二输送泵的一侧,所述第二输出管的一端与第二输送泵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的另一端与流量汇总阀门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存储罐位于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之间,所述过滤存储罐与底座为固定连接,所述流量汇总阀门位于过滤存储罐的上部,所述流量汇总阀门与过滤存储罐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存储罐上还设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位于过滤存储罐的一侧,所述输出口与过滤存储罐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位于过滤管路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控制箱与底座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一级吸附管、二级吸附管、三级吸附管均为密封式网状吸附管道。

进一步,所述一级吸附管上还设有一级吸附管进料阀、一级吸附输出阀和一级吸附输出管,所述一级吸附管进料阀位于一级吸附管的一侧,所述一级吸附管进料阀与一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输出阀位于一级吸附管的另一侧,所述一级吸附输出阀与一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输出管位于一级吸附输出阀的一侧,所述一级吸附输出管的一端与一级吸附输出阀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输出管的另一端与二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一级吸附管进料阀、一级吸附输出阀均为球形轮盘阀。

进一步,所述二级吸附管上还设有二级吸附管进料阀、二级吸附输出阀和二级吸附输出管,所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位于二级吸附管的一侧,所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与二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输出阀位于二级吸附管的另一侧,所述二级吸附输出阀与二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输出管位于二级吸附输出阀的一侧,所述二级吸附输出管的一端与二级吸附输出阀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输出管的另一端与三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二级吸附输出阀均为球形轮盘阀。

进一步,所述三级吸附管上还设有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三级吸附输出阀和三级吸附输出管,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位于三级吸附管的一侧,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与三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位于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的一侧,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的一端与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泵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输出阀位于三级吸附管的另一侧,所述三级吸附输出阀与三级吸附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输出管位于三级吸附输出阀的一侧,所述三级吸附输出管的一端与三级吸附输出阀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输出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泵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三级吸附输出阀均为球形轮盘阀。

进一步,所述流量汇总阀门为球形旋转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是一种对准备进行油类加工之前的液体中的杂质,实施多重过滤,从而保证加工液体质量,提高成品油品质的多管路逐层过滤机构。该装置中的一级吸附管、二级吸附管、三级吸附管均采用密封式网状吸附管道,这种构造的管道可以有效过滤掉原材料液体中细微颗粒物、细小固体等诸多杂质,可以提升成品的质量;当一级吸附管出现渗液现象时,操作人员可立刻关闭一级吸附管进料阀和一级吸附输出阀,与此同时,将原材料液体输送端口接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上,使得一级吸附管被隔绝,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机体运转的同时,来对一级吸附管进行检修或者更换,从而保证生产效率;将三级吸附管设计为两端带有液体输出管的结构,并且配合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一同作业,让该两个输送泵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当其中一个输送泵发生故障问题,不能正常运转时,另一输送泵还可以继续工作,能够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此时,操作人员只需关闭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或者三级吸附输出阀,来切断输送来源,这样可以对有故障的输送泵进行检修,此外,当从输出口输送出的原材料液体发生异常时,操作人员可以立刻关闭流量汇总阀门,来切断所有过滤环节的输出,保证了下一环节的处理不会受到该机构处理不当的影响,起到了一个很好地保护作用。该装置结构层次清晰、操作简便,独立式的处理结构,对于后期的维修、保养以及零部件的更换都带来诸多便利的条件,在不影响生产进度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底座 2、过滤管路支撑架 3、一级吸附管

4、一级吸附管进料阀 5、一级吸附输出阀 6、一级吸附输出管

7、二级吸附管 8、二级吸附管进料阀 9、二级吸附输出阀

10、二级吸附输出管 11、三级吸附管 12、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

13、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 14、三级吸附输出阀 15、三级吸附输出管

16、第一输送泵 17、第一输出管 18、第二输送泵

19、第二输出管 20、流量汇总阀门 21、过滤存储罐

22、输出口 23、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沉积物多管路逐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底座1、过滤管路支撑架2、一级吸附管3、二级吸附管7、三级吸附管11、第一输送泵16、第二输送泵18、流量汇总阀门20、过滤存储罐21和控制箱23组成,所述过滤管路支撑架2位于底座1的上部,所述过滤管路支撑架2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管3位于过滤管路支撑架2的内侧,所述一级吸附管3与过滤管路支撑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管3上还设有一级吸附管进料阀4、一级吸附输出阀5和一级吸附输出管6,所述一级吸附管进料阀4位于一级吸附管3的一侧,所述一级吸附管进料阀4与一级吸附管3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输出阀5位于一级吸附管3的另一侧,所述一级吸附输出阀5与一级吸附管3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输出管6位于一级吸附输出阀5的一侧,所述一级吸附输出管6的一端与一级吸附输出阀5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输出管6的另一端与二级吸附管7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管7位于一级吸附管3的下部,所述二级吸附管7与过滤管路支撑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管7上还设有二级吸附管进料阀8、二级吸附输出阀9和二级吸附输出管10,所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8位于二级吸附管7的一侧,所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8与二级吸附管7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输出阀9位于二级吸附管7的另一侧,所述二级吸附输出阀9与二级吸附管7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输出管10位于二级吸附输出阀9的一侧,所述二级吸附输出管10的一端与二级吸附输出阀9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吸附输出管10的另一端与三级吸附管11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管11位于二级吸附管7的下部,所述三级吸附管11与过滤管路支撑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管11上还设有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13、三级吸附输出阀14和三级吸附输出管15,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位于三级吸附管11的一侧,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与三级吸附管11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13位于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的一侧,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13的一端与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13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泵18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输出阀14位于三级吸附管11的另一侧,所述三级吸附输出阀14与三级吸附管11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输出管15位于三级吸附输出阀14的一侧,所述三级吸附输出管15的一端与三级吸附输出阀14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吸附输出管15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泵16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16位于底座1的上部,所述第一输送泵16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16上还设有第一输出管17,所述第一输出管17位于第一输送泵16的一侧,所述第一输出管17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泵16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17的另一端与流量汇总阀门20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18位于底座1的上部,所述第二输送泵18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18上还设有第二输出管19,所述第二输出管19位于第二输送泵18的一侧,所述第二输出管19的一端与第二输送泵18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19的另一端与流量汇总阀门20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存储罐21位于第一输送泵16和第二输送泵18之间,所述过滤存储罐21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流量汇总阀门20位于过滤存储罐21的上部,所述流量汇总阀门20与过滤存储罐21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存储罐21上还设有输出口22,所述输出口22位于过滤存储罐21的一侧,所述输出口22与过滤存储罐21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23位于过滤管路支撑架2的一侧,所述控制箱23与底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吸附管3、二级吸附管7、三级吸附管11均为密封式网状吸附管道。所述一级吸附管进料阀4、一级吸附输出阀5均为球形轮盘阀。所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8、二级吸附输出阀9均为球形轮盘阀。所述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三级吸附输出阀14均为球形轮盘阀。所述流量汇总阀门20为球形旋转阀门。

工作方式:该装置是一种对准备进行油类加工之前的液体中的杂质,实施多重过滤,从而保证加工液体质量,提高成品油品质的多管路逐层过滤机构。首先,操作人员关闭二级吸附管进料阀8,同时打开一级吸附管进料阀4,让原材料液体从一级吸附管进料阀4进入一级吸附管3,该装置中的一级吸附管3、二级吸附管7、三级吸附管11均采用密封式网状吸附管道,这种构造的管道可以有效过滤掉原材料液体中细微颗粒物、细小固体等诸多杂质,可以提升成品的质量;接着,通过一级吸附管3过滤后的原材料液体从一级吸附管3另一端的一级吸附输出阀5输出,并沿一级吸附输出管6进入二级吸附管7,此时二级吸附管7另一端的二级吸附管进料阀8已经被关闭,进入到二级吸附管7中的原材料液体通过过滤,会从二级吸附输出阀9输出,并沿二级吸附输出管10进入三级吸附管11中,此外,当一级吸附管3出现渗液现象时,操作人员可立刻关闭一级吸附管进料阀4和一级吸附输出阀5,与此同时,将原材料液体输送端口接到二级吸附管进料阀8上,使得一级吸附管3被隔绝,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机体运转的同时,来对一级吸附管3进行检修或者更换,从而保证生产效率;经过一级吸附管3和二级吸附管7过滤后的原材料液体在三级吸附管11中进行最后的过滤,将该三级吸附管11设计为两端带有液体输出管的结构,过滤后的原材料液体沿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一端的三级吸附备用输出管13,以及三级吸附输出阀14一端的三级吸附输出管15分别被第一输送泵16和第二输送泵18所提取,并且沿第一输送泵16一侧的第一输出管17和第二输送泵18一侧的第二输出管19流进流量汇总阀门20下部的过滤存储罐21中,最后沿过滤存储罐21一侧的输出口22流出,并进入下一道加工处理环节,该第一输送泵16和第二输送泵18均由控制箱23来开启,并且该两个输送泵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当其中一个输送泵发生故障问题,不能正常运转时,另一输送泵还可以继续工作,能够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此时,操作人员只需关闭三级吸附备用输出阀12或者三级吸附输出阀14,来切断输送来源,这样可以对有故障的输送泵进行检修,此外,当从输出口22输送出的原材料液体发生异常时,操作人员可以立刻关闭流量汇总阀门20,来切断所有过滤环节的输出,保证了下一环节的处理不会受到该机构处理不当的影响,起到了一个很好地保护作用。该装置结构层次清晰、操作简便,独立式的处理结构,对于后期的维修、保养以及零部件的更换都带来诸多便利的条件,在不影响生产进度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