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烟滤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641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烟滤净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烟滤净机。



背景技术:

在焊接作业车间,各种焊接作业都会产生大量的焊烟,如果人体大量或长时间吸入焊烟对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焊烟吸入肺部容易导致肺部疾病,同时对工人的眼睛会产生刺激、影响视力,长期在充满焊烟的车间内工作,对工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焊接车间的焊烟浓度过大时影响车间的能见度,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焊接车间除尘,保障工人身心健康,目前焊接车间都采用一些简单的除尘设备,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865343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2月16日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焊烟处理装置,包括机体、除烟腔和吸气装置,吸气装置为万向吸气臂,万向吸气臂设置在机体上方,包括用于与机体转动连接的旋转轴和软管,在软管内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在旋转轴中心处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铰接,同时第一连接块上铰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其中第一连接块和第三连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铰接,本装置中万向吸气臂采用多根不锈钢连杆和连接块铰接的连接方式,保证了万向吸气臂上连接的吸气罩可以沿任意角度旋转和向任意方向移动,使本装置工作更灵活,适应能力更强。不过,目前的焊烟处理装置,使用灵 活性、工作环境适应性、处理效果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针对不同位置进行焊烟处理,灵活性好,可有效对焊烟进行过滤、分离,并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处理效率高、效果好的焊烟滤净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烟滤净机,包括主机箱及设置在主机箱内的离心风机,所述主机箱中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集尘腔、进气腔及出气腔,主机箱上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箱体进气口及与排气腔连通的箱体出气口,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处在蜗壳中的叶轮及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蜗壳上设有开口朝下的进风口及开口朝向箱体出气口的出风口,进气腔中设有金属滤网,金属滤网处在进风口下方,金属滤网所处位置高于箱体进气口所处位置,主机箱底部设有至少三个万向脚轮。

作为优选,所述主机箱底面呈矩形,主机箱底部设置的万向脚轮数目为四个,四个万向脚轮分别处在主机箱底面四角处。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腔的侧壁上设有消音棉层。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腔中设有电子集尘器,电子集尘器处在金属滤网与进风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集尘腔设置在一上端开口的集尘抽屉中,集尘抽屉与主机箱之间滑动连接,集尘抽屉的滑动方向水平,集尘抽屉上设有推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腔中设有处在滤网下方的分级助滤装置,分级助滤 装置包括由电机带动的转动盘及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多个助滤板,转动盘水平布置,各助滤板沿转动盘周向依次分布,助滤板水平布置,分级助滤装置的竖直投影为一圆面,在转动盘周向上的相邻两个助滤板中:一个助滤板底面高于另一个助滤板顶面。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通过竖直布置的联动轴与转动盘同轴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联动轴一端,联动轴另一端连接转动盘顶面,联动轴穿过滤网且联动轴与滤网之间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腔中设有隔尘筒,隔尘筒上下两端均开口,且隔尘筒与转动盘同轴布置,隔尘筒与进气腔内侧壁之间形成边缘落尘道,隔尘筒上端低于分级助滤装置,隔尘筒下端开口通过进气管与箱体出气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助滤板顶面上设有两块竖直布置的上板,上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转动盘轴线,设置在一块助滤板顶面上的两块上板之间形成落尘快速分离槽。

作为优选,所述助滤板底面上设有两块竖直布置的下板,下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转动盘轴线,设置在一块助滤板底面上的两块下板之间形成升尘快速分离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针对不同位置进行焊烟处理,灵活性好,可有效对焊烟进行过滤、分离,并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处理效率高、效果好;具有分级助滤装置,可以分成多级多焊烟中的粉尘杂质进行分离,并最终进行统一收集,可避免大量粉尘杂质堵塞滤网,有效提升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分级助滤装置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分级助滤装置的一个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个助滤板处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个助滤板处的主视图。

图中:主机箱1、集尘腔1a、进气腔1b、出气腔1c、箱体进气口1d、万向脚轮11、消音棉层12、电子集尘器13、离心风机2、蜗壳2a、叶轮2b、电机2c、联动轴21、滤网3、隔尘筒4、边缘落尘道41、分级助滤装置5、转动盘51、助滤板52、上板521、下板5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焊烟滤净机,包括主机箱1及设置在主机箱内的离心风机2,所述主机箱中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集尘腔1a、进气腔1b及出气腔1c,主机箱上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箱体进气口1d及与排气腔连通的箱体出气口,离心风机包括蜗壳2a、处在蜗壳中的叶轮2b 及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2c,蜗壳上设有开口朝下的进风口及开口朝向箱体出气口的出风口,进气腔中设有金属滤网3,金属滤网处在进风口下方,金属滤网所处位置高于箱体进气口所处位置,主机箱底部设有至少三个万向脚轮11。

所述主机箱底面呈矩形,主机箱底部设置的万向脚轮数目为四个,四个万向脚轮分别处在主机箱底面四角处。

所述出气腔的侧壁上设有消音棉层12。

所述进气腔中设有电子集尘器13,电子集尘器处在金属滤网与进风口之间。

所述集尘腔设置在一上端开口的集尘抽屉中,集尘抽屉与主机箱之间滑动连接,集尘抽屉的滑动方向水平,集尘抽屉上设有推拉把手。

当需要进行焊烟处理时,可以通过万向脚轮移动本实用新型至工作处附近,启动离心风机,焊烟气流从箱体进气口进入进气腔,并开始上升,经过滤网后,较粗的粉尘杂质被率先过滤掉,焊烟气流继续上升,经电子集尘器后被进一步除尘,除尘后的干净气体通过离心风机后从箱体出气口排出。在主机箱内,被滤下的粉尘杂质最终会落到进气腔中,其中,较重的粉尘杂质一开始就会被过滤、落下,较轻的杂质会在聚集变重后落下,或是当离心风机吸风能力变弱(粉尘较多,暂时导致滤网等处局部堵塞,使得通气能力变弱,或是关停离心风机)后开始落下。集尘腔内集尘较多后,可以抽出集尘抽屉进行清理。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至图8中所示,所述进气腔中设有处在滤网下方的分级助滤装置5, 分级助滤装置包括由电机带动的转动盘51及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多个助滤板52,转动盘水平布置,各助滤板沿转动盘周向依次分布,助滤板水平布置,分级助滤装置的竖直投影为一圆面,在转动盘周向上的相邻两个助滤板中:一个助滤板底面高于另一个助滤板顶面。

所述电机通过竖直布置的联动轴21与转动盘同轴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联动轴一端,联动轴另一端连接转动盘顶面,联动轴穿过滤网且联动轴与滤网之间转动配合。安装电子集尘器时,可以避开联动轴,或者,联动轴也可以穿过电子集尘器。

所述进气腔中设有隔尘筒4,隔尘筒上下两端均开口,且隔尘筒与转动盘同轴布置,隔尘筒与进气腔内侧壁之间形成边缘落尘道41,隔尘筒上端低于分级助滤装置,隔尘筒下端开口通过进气管与箱体出气口连通。

工作时,转动盘转动,带动助滤板一起转动,焊烟气流在进气腔中上升时不再是直接向上流动,而是会先上升至接触助滤板底面,然后横向移动,随后再从助滤板之间的间隙通过后,再上升,并达到滤网处。如此一来,焊烟气流中的气体依然能够顺畅的流动,但是在上升过程中,焊烟气流中的一部分粉尘杂质,由于会接触到助滤板底面,就容易被助滤板离心甩出,从而快速达到进气腔边缘,并落入边缘落尘道中,粉尘杂质经边缘落尘道后会直接落入进气腔内。而且,将粉尘甩到边缘后,相当于快速减少了主要上升气流中的粉尘杂质含量,从而减少了带动粉尘杂质上升的负担,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焊烟气流上升到接触滤网后,粉尘杂质会在滤网处聚集,等到聚集到较大、较重后,就会落下,在现有技术中,这部分粉尘杂质会通过整个进气腔后再落到进气腔中,如此一来,由于下落距离长,这部分粉尘杂质容 易再次分散,以及再次被后续上升气流再次向上带动,重新回到滤网处,这就导致了分离和处理效率的下降。而在本实施例中,这部分落下的粉尘杂质,经过很短的距离就会落到助滤板顶面上,如此一来,就会被离线甩出,达到进气腔边缘,并落入边缘落尘道中,粉尘杂质经边缘落尘道后会直接落入进气腔内,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分离效率和处理效果。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2,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至图10中所示,所述助滤板顶面上设有两块竖直布置的上板521,上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转动盘轴线,设置在一块助滤板顶面上的两块上板之间形成落尘快速分离槽。所述助滤板底面上设有两块竖直布置的下板522,下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转动盘轴线,设置在一块助滤板底面上的两块下板之间形成升尘快速分离槽。

上升的粉尘杂质接触到助滤板底面时,下降的粉尘杂质接触到助滤板顶面时,都会被离线甩出,向着进气腔边缘移动。粉尘杂质在移动过程中,一部分会直接打到进气腔边缘,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会经过助滤板之间的间隙,此时粉尘杂质容易改变走向,被气流带动上升,从而导致分离效率变低。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落尘快速分离槽、升尘快速分离槽,可以有效起到导向和提升甩尘效果的作用,能够避免被甩向进气腔边缘的粉尘杂质半途改变走向,保障它们中的大部分都能直接达到进气腔边缘,并落入边缘落尘道中。从而有效保障了分离效果,提高了处理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