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头尾物料暂存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10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储存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头尾物料暂存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采用膜式磺化工艺生产的化工产品日益丰富,如烷基苯磺酸钠(LAS)、醇醚硫酸盐(AES)、脂肪醇硫酸盐(K12)、皮革加脂剂、农药乳化剂、纺织助剂及石油磺酸盐等。近年来随着这些化工产品种类及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对于规模化的磺化装置,如何从工艺、设备等生产技术环节能保持连续稳定生产,从而保证磺化产品的性能稳定,降低能耗,节省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节省成本,磺化车间中许多物料就会用储存罐储存起来加以利用,储存的物料随时待用,一般为了防止物料的沉降造成不均匀,通常会采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但是搅拌装置有时候也很难将罐底或者角落处的物料搅动起来,所以还是会造成物料的沉降进而导致浓度等不均匀,影响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头尾物料暂存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头尾物料暂存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下方设有支架,所述罐体底部中间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顶部中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入所述罐体内部,所述搅拌轴底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底部设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连有曝气动力装置,所述罐体顶端设有排气阀和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连有液体分布板,所述液体分布板呈现与所述罐体内壁相对应的弧形状,所述液体分布板上设有多组出液口。

所述罐体外壁上设有保温隔层。

所述保温隔层内设有循环热源盘管。

所述保温隔层内布置有加热电阻丝。

所述曝气头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两端。

所述进料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电机两端,所述液体分布板也包括两组,分别和两个进料口相对应。

所述搅拌轴和所述搅拌叶外均涂布有防腐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搅拌的基础上,增设了液体分布板和曝气装置,都能对罐体内的物料进一步进行搅动,搅动效果更好,避免罐底物料的沉降,保证了物料的均匀性,有益于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液体分布板与进料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出料口;3-电机;4-搅拌轴;5-搅拌叶片;6-曝气头;7-曝气动力装置;8-排气阀;9-进料口;10-液体分布板;11-出液口;12-保温隔层;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头尾物料暂存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下方设有支架,所述罐体1底部中间设有出料口2,所述罐体1顶部中间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连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伸入所述罐体1内部,所述搅拌轴4底端设有搅拌叶片5,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曝气头6,所述曝气头6连有曝气动力装置7,所述罐体1顶端设有排气阀8和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下连有液体分布板10,所述液体分布板10呈现与所述罐体1内壁相对应的弧形状,所述液体分布板10上设有多组出液口11。

所述罐体1外壁上设有保温隔层12。

所述保温隔层12内设有循环热源盘管。

所述保温隔层12内布置有加热电阻丝。

所述曝气头6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2两端。

所述进料口9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电机3两端,所述液体分布板10也包括两组,分别和两个进料口9相对应。

所述搅拌轴4和所述搅拌叶5外均涂布有防腐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罐体1内包含有搅拌轴4和搅拌叶片5,对罐体1内物料进行搅拌,保持物料均匀。罐体1底部的曝气头6,通过曝气动力装置7不断向罐体1内鼓入气体,保证罐体1底部物料不会沉降,而且进料口9下方连接有液体分布板10,可以将进料液体从不同的出液口11输送到罐体1内,增加了内部液体的搅动效果。这三者结合,能够使搅动效果更好,保证了物料的均匀性,有益于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保温隔层12能够对物料进行保温处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