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590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双效浓缩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双效浓缩器。



背景技术:

双效浓缩器适用于中药、西药、葡萄糖、酿酒、淀粉、口服液、化工、食品、味精、乳制品等热敏性物料的低温真空浓缩。双效浓缩器采用二效同时蒸发,二次蒸汽得到充分利用既节省了锅炉的投资,又节约能耗,能耗与单效浓缩器相比降低了50%。

双效浓缩器采用外加热自然循环与真空负压方式,蒸发速度快,浓缩比重大。液料在全密封中无泡沫浓缩,用本设备浓缩出来的药液,具有无污染,药味浓的特点。

而现有技术中,使用传统的人力清洗费时费力,而使用一般的清洗装置又会造成清洗程度低,清洗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效浓缩器,解决使用传统的人力清洗费时费力,而使用一般的清洗装置又会造成清洗程度低,清洗不彻底的问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双效浓缩器,包括一效加热器、一效蒸发器、二效加热器、二效蒸发器、冷凝器、集液器和气液分离器,集液器设置在冷凝器下端,一效加热器的底部与一效蒸发器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相连,一效加热器的侧壁与一效蒸发器的侧壁相连,二效加热器的底部与二效蒸发器的底部相连,二效加热器的侧壁与二效蒸发器的侧壁相连,一效蒸发器与二效加热器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且一效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二效加热器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接,二效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也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且二效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通过第二管道依次连接,一效蒸发器包括罐体和盖在罐体上端的上盖;

上盖开有与第一管道密封连接的中心孔,在上盖的内壁上,有喷头环绕设置在中心孔的周围,喷头呈管状,且有两个以上,喷头均朝同侧倾斜设置,喷头还朝向罐体的内侧壁,并与罐体的内侧壁存在夹角,在上盖的上方还设置有环形水管,喷头与环形水管通过水管相连。

在本技术方案中,上盖盖在罐体上,而喷头设置在上盖的内壁上能使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打开上盖直接对喷头进行检修,喷头环绕设置在中心孔的周围,且均朝同侧倾斜设置则扩大了清洗罐体的面积,提高了对罐体的清洗洁净度,同时喷头还与罐体的内壁存在夹角则使喷头中的清洗液沿罐体内壁冲刷,防止清洗液到处飞溅进入其他设备,而环形水管可以同时给多个喷头一次性供水,避免管路太多占据空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喷头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喷头内腔的横截面积。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喷头的横截面积能使喷头喷出的水进一步加压喷头,提高对罐体内壁的冲刷强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喷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呈网格状的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罐体内壁相对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喷头自身有一定长度,而罐体与上盖相接处的罐体内壁上为喷头清洗的盲区,故设置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呈网格状能清洗罐体内壁上的盲区区域。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罐体的上部为柱状结构,罐体的下部为锥形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罐体的下部为锥形结构,这样使清洗液能集中在罐体的下部,方便清洗液的收集。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连接管道上与一效蒸发器的连接处设置有截止阀。

在本技术方案中,截止阀能防止清洗液通过连接管道流入一效蒸发器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罐体与连接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清洗液出口,清洗液出口用封闭盖板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罐体与连接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清洗液出口能将清洗后留在罐体内的清洗液通过清洗液出口流出,而封闭盖板则将清洗液出口遮盖住,防止液体泄漏出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之间的第二管道上与二效加热器侧壁还连接有缓冲器。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整个装置内存在有压力,故设置缓冲器防止装置内的压力较大,而对装置造成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实用新型能快速、高效的将罐体内壁清洗干净,并且使用倾斜且与内壁带有夹角的喷头能减少清理过程中存在的盲区,从而避免传统人力清洗费时费力或使用装置清洗清洗角度不彻底的问题。

2、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喷头的横截面积能有效提高清洗液喷出的流速,提高了对罐体内壁的清洗程度。

3、第二开口进一步减少了清理的盲区,保证了罐体内的清洁程度。

4、罐体的下部为锥形结构,便于清洗液的收集。

5、截止阀防止清洗液通过连接管道进入一效加热器中。

6、清洗液出口方便了清洗液的收集,使减少了罐体内清洗液的残留,同时也方便了人将罐内的残渣取出。

7、缓冲器防止装置内的压力较大,而对装置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效蒸发器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和3所示,双效浓缩器,包括一效加热器1、一效蒸发器2、二效加热器3、二效蒸发器4、冷凝器5、集液器6和气液分离器7,集液器6设置在冷凝器5下端,一效加热器1的底部与一效蒸发器2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10相连,一效加热器1的侧壁与一效蒸发器2的侧壁通过管道和法兰相连,二效加热器3的底部与二效蒸发器4的底部通过管道和法兰相连,二效加热器3的侧壁与二效蒸发器4的侧壁通过管道和法兰相连,一效蒸发器2与二效加热器3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7,且一效蒸发器2、气液分离器7和二效加热器3通过第一管道81依次连接,二效蒸发器4与冷凝器5之间也设置有气液分离器7,且二效蒸发器4、气液分离器7和冷凝器5通过第二管道82依次连接,一效蒸发器2包括罐体21和盖在罐体21上端的上盖22;上盖22开有与第一管道81密封连接的中心孔,在上盖22的内壁上,有喷头23环绕设置在中心孔的周围,喷头23呈管状,且有两个以上,喷头23均朝同侧倾斜设置,喷头23还朝向罐体21的内侧壁,并与罐体21的内侧壁存在夹角,在上盖22的上方还设置有环形水管24,喷头23与所述环形水管24通过水管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喷头23有五个,在上盖22的上方还设置有环形水管24,喷头23与环形水管24通过水管相连,清洗液从环形水管24中进过水管,最后由喷头23进入到罐体21中清洗罐体21;本实施例能快速、高效的将罐体21内壁清洗干净,并且使用倾斜且与内壁带有夹角的喷头23能减少清理过程中存在的盲区,从而避免传统人力清洗费时费力或使用装置清洗清洗角度不彻底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喷头23,喷头23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开口25,第一开口25的面积小于喷头23内腔的横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5的开口面积小于喷头23的横截面积能有效提高清洗液喷出的流速,提高了对罐体内壁的清洗程度。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优化了喷头23,喷头2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呈网格状的第二开口26,且第二开口26与罐体21内壁相对设置,第二开口26进一步减少了清理的盲区,保证了罐体21内的清洁程度。

实施例4

如图1和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罐体21,罐体21的上部为柱状结构,罐体21的下部为锥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由于罐体21的下部为锥形结构,清洗罐体21的清洗液受到重力影响,会直接落入罐体21的底部,这样便于清洗液的收集。

实施例5

对比于实施例4,本实施例优化了连接管道10,连接管道10上与一效蒸发器2的连接处设置有截止阀,在本实施例中,当清洗罐体21时,将截止阀关闭,此时清洗液会在罐体21的底部聚集,这样能防止有部分清洗液顺着连接管道10进入到一效加热器1中。

实施例6

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罐体21,罐体21与连接管道10的连接处设置有清洗液出口27,清洗液出口27用封闭盖板通过铰链连接,并且封闭盖板与清洗液出口2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液出口27方便了清洗液的收集,使减少了罐体21内清洗液的残留,同时也方便了人将罐体21内的残渣取出,当清洗罐体21时,将截止阀关闭,此时清洗液会在罐体21的底部聚集,等待清洗结束后,将清洗液出口27上的封闭盖板打开,此时因为清洗液出口27也位于罐体21的底部,清洗液会通过清洗液出口27将清洗出的渣滓一并带出。

实施例7

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增设了缓冲器9,气液分离器7和冷凝器5之间的第二管道82上与所述二效加热器3侧壁还连接有缓冲器9,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器9防止装置内的压力较大,而对装置造成影响。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