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4035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尤其是一种反应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没有冷却装置,釜内物料降温采用自然冷却,生产耗时长且达不到现有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如部分生产要求在两小时内迅速降温至40℃以下再继续投料;另外由于反应釜体积较大,搅拌器不能将釜底物料搅拌均匀,经常会因此发生产品分层现象,且冬天温度较低时,部分物料会出现凝固现象,造成生产中的不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反应釜内的物料快速降温,同时能够对釜内物料充分搅拌,有效缓解物料凝固现象的反应釜冷却装置。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反应釜冷却装置,包括反应釜、冷凝器和油泵,所述反应釜与所述油泵管道连通,所述油泵与所述冷凝器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反应釜管道连通;所述反应釜内的物料经所述油泵泵入所述冷凝器,经所述泠凝器冷凝后再由所述油泵泵回所述反应釜。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冷却装置还包含回流阀,所述回流阀设置在所述反应釜与所述油泵之间的管道上。经循环冷凝后,管道内通常会有物料残留,此时可以打开回流阀,使残留物料回流至反应釜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冷却装置还包含取样阀,所述取样阀设置在所述油泵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取样阀用于对管道内的物料进行取样检测,以确定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是否已经被冷却到工艺要求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釜冷却装置还包含温度测量部件,所述温度测量部件设置在所述油泵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在油泵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温度测量部件便于用户实时监测釜内物料温度是否已经达到工艺要求。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为列管式冷凝器。列管式冷凝器冷凝效果显著,其使用的冷却水的水温随着冷凝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此时可以将已凝固物料桶置于冷却水的水池内对物料进行加热融化,冷却水的温度也能因此而下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现有反应釜加装冷凝器并通过油泵将釜内物进行循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同时由于油泵的循环作用,使得原先未能得到充分搅拌的物料能够通过循环作用回流至中心位置,获得充分搅拌;另外冷凝器工作时用到的冷却水由于不断循环,导致冷却水池内水温升高,将已凝固物料桶置于冷却水池内,可以对物料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同时物料融化又能反过来对冷却水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反应釜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冷却装置,主要由反应釜1、油泵3和冷凝器2组成,优选使用冷凝效果较好的列管式冷凝器,反应釜1内是待冷却的物料,反应釜1与油泵3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油泵3与冷凝器2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冷凝器2与反应釜1之间也是通过管道连通,在冷凝器2与油泵3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取样阀5,打开取样阀5能够取出管道内的部分物料以确定釜内物料的温度。

当反应釜1中的物料需要降温时,打开反应釜1的出料阀6,打开油泵3使物料延管道流经冷凝器2进行降温,再回流至反应釜1,如此不断循环;在冷凝一段时间后打开取样阀5进行取样检测,若样品未达到目标温度则关闭取样阀5继续循环物料,如已达到则关闭取样阀5、出料阀6和油泵3,冷凝结束。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物料被不断的循环冷却,使得原先反应釜1内未能得到充分搅拌的物料能够通过循环作用回流至中心位置,获得充分搅拌;另外,冷却水池中的冷却水由于不断流入冷凝器2带走热量后再回到冷却水池,使冷却水池内水温升高,此时可以将已凝固的物料桶置于冷却水池中,使物料融化同时降低冷却水池内冷却水的水温,进而低温的冷却水又能够发挥冷却作用,能量得到循环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反应釜冷却装置中还包含回流阀4,如图1,该回流阀4设置在反应釜1与油泵3之间的管道上,当物料被循环冷凝结束后,管道内通常会有物料残留,此时可以打开回流阀4,使残留物料回流至反应釜1中。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或2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或2中,需要通过取样阀5将管道内的物料取出才能检测到管道内的物料温度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温度,而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取样阀5的位置安装温度测量部件(图中未显示)以代替取样阀5,或者取样阀5和温度测量部件也可以同时存在,即温度测量部件可以安装在冷凝器2与油泵3之间的管道上,能够实时监测管道内物料的温度,使得用户能够即时获取管道内物料的温度数据,获取途径更加智能、便捷。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