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涂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85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涂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一种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其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在涂料的制备工艺中,需要先将涂料原料与其他添加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但现有的搅拌混合设备进料口小,加入的物料直接堆积在一处,不仅不利于后期搅拌分散,而且推动阻力大,不利于搅拌轴的均与受力。另外,设备搅拌范围小,混合不充分,易出现结块或分散不均的现象,粘接在设备内壁上,大大降低了效能,产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涂料混合装置,进料分散性强,有效避免了原料进料堆积的问题,刮板不仅避免了原料粘结内壁的问题,而且配合搅拌装置大大提高了混合均匀度高,混合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涂料混合装置,包括主体、搅拌装置、刮板,所述主体内中心处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贯穿于所述主体顶部并连有转动电机一,处于所述主体内的转轴侧壁上环绕设有所述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为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减小的螺旋滑梯状,所述搅拌装置下表面密布有通孔,所述主体内靠近内壁处设有所述刮板,所述刮板上端连有贯穿于所述主体顶端设置的连轮,所述连轮通过联轴器连有转动电机二,所述主体上端对应于所述搅拌装置处设有进料口,所述主体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主体下方设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刮板为下端未封口的“凸”字形。

优选的,所述刮板上靠近所述主体内壁侧设有刷毛,所述刷毛与所述主体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刮板上靠近所述转轴侧均布有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长度配合所述搅拌装置的螺旋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端设有减震垫。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装置进行二次落料,进料分散性强,有效避免了原料进料堆积的问题;刮板不仅避免了原料粘结内壁的问题,而且其上设置的搅拌杆配合搅拌装置大大提高了混合均匀度高,混合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01转轴、102转动电机一、103进料口、104出料口、105支撑架、106减震垫、2搅拌装置、201通孔、3刮板、301连轮、302转动电机二、303刷毛、304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涂料混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搅拌装置2、刮板3,所述主体1内中心处设有转轴101,所述转轴101上端贯穿于所述主体1顶部并连有转动电机一102,处于所述主体1内的转轴101侧壁上环绕设有所述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为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减小的螺旋滑梯状,所述搅拌装置2下表面密布有通孔201,所述主体1内靠近内壁处设有所述刮板3,所述刮板3上端连有贯穿于所述主体顶端设置的连轮301,所述连轮301通过联轴器连有转动电机二302,所述主体1上端对应于所述搅拌装置2处设有进料口103,所述主体1底端设有出料口104,所述主体1下方设有支撑架105。

优选的,所述刮板3为下端未封口的“凸”字形。

优选的,所述刮板3上靠近所述主体1内壁侧设有刷毛303,所述刷毛303与所述主体1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刮板3上靠近所述转轴101侧均布有多个搅拌杆304,所述搅拌杆304的长度配合所述搅拌装置2的螺旋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105底端设有减震垫106,可减小设备震动磨损和震动噪音。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装置进行二次落料,进料分散性强,有效避免了原料进料堆积的问题;刮板不仅避免了原料粘结内壁的问题,而且其上设置的搅拌杆配合搅拌装置大大提高了混合均匀度高,混合效率高。

具体的,打开转动电机一、转动电机二,将物料从进料口投入主体内,物料先是落在搅拌装置上,然后通过通孔或离心力均匀散落在主体内,然后被混合搅拌,最后从出料口收集。在此过程中刷毛可将内壁上粘结的物料进行清理,避免了内壁粘结的问题。

搅拌杆配合螺旋半径逐渐减小的搅拌装置可有效增大紊流性,加强了涂料的混合均与度,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刮板和搅拌装置的转速和转向可根据需要进行具体的调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