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423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气污染形势愈加严重,严重的雾霾现象对全国各地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对国家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

现有的多污染物烟气净化装置存在的不足是:没有进行有效的节能考虑和烟气净化流程布置优化,活性焦烟气净化装置和除尘器各自分体独立布置,各装置之间经烟道连接,而烟道连接复杂,烟道急剧变径,弯头、三通多,阻力大,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净化装置,可以有效过滤烟气中的灰尘、杂质,并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并且还可以有效利用烟气中的热量,为冷水预热,有效利用废弃能源,达到了节能环保、废物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吸气装置、除尘塔、换热塔、脱硫塔、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所述吸气装置连接除尘塔,除尘塔通过第一输气管连接换热塔,换热塔通过第二输气管连接脱硫塔;

所述吸气装置由吸气管、吸风机、送气管构成;吸气管装置在吸风机前端,吸风机后端通过送气管连接除尘塔;

所述除尘塔内部上端装置上下两层陶瓷微孔过滤板,两层陶瓷微孔过滤板下端装置阻尘板装置;

所述换热塔内部装置上换热装置、下换热装置;所述脱硫塔内部上端装置喷淋脱硫装置、内部下端装置沉淀池,沉淀池内部装置除杂装置,换热塔右端、沉淀池右端装置一根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端连接喷淋脱硫装置。

所述阻尘板装置由多块左阻尘板、多块右阻尘板构成;所述左阻尘板左端固定装置在除尘塔左侧内壁上,左阻尘板为向右倾斜的板体;所述右阻尘板右端固定装置在除尘塔右侧内壁上,右阻尘板为向左倾斜的板体;所述多块左阻尘板与多块右阻尘板间隔交错设置。

所述上换热装置、下换热装置结构相同,皆由换热水箱、换热水箱内侧多根输烟管道构成;所述上换热装置与下换热装置之间通过连接水管连接,上换热装置左端、换热塔左端装置换热水进水管,下换热装置右端、换热塔右端装置换热水排水管。

所述喷淋脱硫装置由喷淋水箱、供水管、喷淋水泵、喷淋管、多个喷淋头构成;所述喷淋水箱装置在脱硫塔内部上端,下端通过供水管连接喷淋管,喷淋管下端装置多个喷淋头,供水管上装置喷淋水泵。

所述除杂装置由倾斜过滤斗、竖向过滤筒、排杂管构成,倾斜过滤斗固定装置在脱硫塔内部下端,倾斜过滤斗下端连接竖向过滤筒,竖向过滤筒连接装置在脱硫塔底端中间的排杂管。

所述脱硫塔内部上端还装置一块除雾棉,脱硫塔顶端中间装置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净化装置,内部设置除尘塔、换热塔、脱硫塔,可以有效过滤烟气中的灰尘、杂质,并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并且还可以有效利用烟气中的热量,为冷水预热,有效利用废弃能源,达到了节能环保、废物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净化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吸气装置将烟气吸入至除尘塔内部,烟气首先经除尘塔内部的左阻尘板、多块右阻尘板进行阻挡除尘,出去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然后经过上下两层陶瓷微孔过滤板除去烟气中的细微杂质,除杂后通过第一输气管进入至换热塔内部,烟气通过进入换热水箱内侧多根输烟管道为换热水箱内部的冷水预热,换热后,烟气通过第二输气管进入至脱硫塔,经喷淋脱硫装置喷淋碱性溶液进行脱硫处理后,再经过除雾棉除雾,通过排气管排出,而喷淋液下流,经过除杂装置过滤除杂后,喷淋液通过循环水管回送至喷淋脱硫装置内部,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气装置;2-除尘塔;3-换热塔;4-脱硫塔;5-第一输气管;6-第二输气管;7-陶瓷微孔过滤板;8-阻尘板装置;9-上换热装置;10-下换热装置;11-喷淋脱硫装置;12-沉淀池;13-除杂装置;14-循环水管;15-换热水箱;16-输烟管道;17-除雾棉;18-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吸气装置1、除尘塔2、换热塔3、脱硫塔4、第一输气管5、第二输气管6,所述吸气装置1连接除尘塔2,除尘塔2通过第一输气管5连接换热塔3,换热塔3通过第二输气管6连接脱硫塔4;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吸气装置1由吸气管、吸风机、送气管构成;吸气管装置在吸风机前端,吸风机后端通过送气管连接除尘塔2;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所述除尘塔2内部上端装置上下两层陶瓷微孔过滤板7,两层陶瓷微孔过滤板7下端装置阻尘板装置8;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所述换热塔3内部装置上换热装置9、下换热装置10;所述脱硫塔4内部上端装置喷淋脱硫装置11、内部下端装置沉淀池12,沉淀池12内部装置除杂装置13,换热塔3右端、沉淀池12右端装置一根循环水管14,循环水管14上端连接喷淋脱硫装置11。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所述阻尘板装置8由多块左阻尘板、多块右阻尘板构成;所述左阻尘板左端固定装置在除尘塔2左侧内壁上,左阻尘板为向右倾斜的板体;所述右阻尘板右端固定装置在除尘塔2右侧内壁上,右阻尘板为向左倾斜的板体;所述多块左阻尘板与多块右阻尘板间隔交错设置。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所述上换热装置9、下换热装置10结构相同,皆由换热水箱15、换热水箱15内侧多根输烟管道16构成;所述上换热装置9与下换热装置10之间通过连接水管连接,上换热装置9左端、换热塔3左端装置换热水进水管,下换热装置10右端、换热塔3右端装置换热水排水管。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所述喷淋脱硫装置11由喷淋水箱、供水管、喷淋水泵、喷淋管、多个喷淋头构成;所述喷淋水箱装置在脱硫塔4内部上端,下端通过供水管连接喷淋管,喷淋管下端装置多个喷淋头,供水管上装置喷淋水泵。

实施例8

如图1所示,所述除杂装置13由倾斜过滤斗、竖向过滤筒、排杂管构成,倾斜过滤斗固定装置在脱硫塔4内部下端,倾斜过滤斗下端连接竖向过滤筒,竖向过滤筒连接装置在脱硫塔4底端中间的排杂管。

实施例9

如图1所示,所述脱硫塔4内部上端还装置一块除雾棉17,脱硫塔4顶端中间装置排气管1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