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蒸发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40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蒸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蒸发釜。



背景技术:

一般的,尤其是中药,由于药材本身组织具有吸液性和粉粒间的毛细管作 用,药材的有效成分不易分离,通常情况下,这些药材中有效成分的量是可观的,而且具有很好回收利用价值,现有技术通常针对药材采用直接压榨法、置换法来回收药渣溶媒,但是回收效果不佳,且成本投入高,溶媒回收率低,甚至回收后的溶媒里混合有各种杂质,给后续溶媒的处理带来很多不便。因此,药材有效成分的回收由于经济因素而很少被广泛采用。怎样设计和制造能够从药材中高效分离出有效成分的设备是现阶段的重要实施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的蒸发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的蒸发釜,包括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蒸发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冷凝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蒸发装置的上端;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出液口与所述蒸发装置的蒸发进液口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过滤出液口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下端;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过滤进液口、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过滤进液口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和所述第三过滤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内。

所述蒸发装置还包括加热层和保温层;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蒸发装置的四周;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的四周。

所述加热层内规则缠绕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通过穿过所述保温层的导线与电控器连接。

还包括紫外线进液通道;所述紫外线进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过滤进液口连接;在所述紫外线进液通道的内壁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

所述紫外线进液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进液口的直径。

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和所述第三过滤层的目数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蒸发釜,在对药液进行蒸发前通过过滤装置过滤,能够减小蒸发的负荷;且在过滤装置内设置目数依次增大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能够对药液进行有效过滤。

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蒸发釜,通过在蒸发装置的四周设置加热层,能够使蒸发装置内的药液加热均匀,蒸发更充分;通过在加热层的四周设置保温层,能有效减小热量的散失,节省能源。

3.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蒸发釜,通过在加热层内设置规则的电加热丝,且电加热丝与电控器连接,既能保证药液的受热均匀,又能使蒸发装置的温度具有可控性,提高加工质量。

4.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蒸发釜,通过设置紫外线进液通道,使药液在进入过滤装置之前充分消毒,防止药液内的细菌滋生,影响加工质量。

5.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蒸发釜,紫外线进液通道的直径大于过滤进液口的直径,既能保证药液充分消毒,又能防止进入过滤装置的水流过大,影响过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蒸发釜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紫外线进液通道,11为紫外线灯,2为过滤装置,21为过滤进液口,22为第一过滤层,23为第二过滤层,24为第三过滤层,25为过滤出液口,26为支撑机构,3为蒸发装置,31为蒸发进液口,32为保温层,33为出气口,34为加热层,4为电控器,5为冷凝装置,51为进气口,52为冷凝出液口,6为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效的蒸发釜,包括蒸发装置3和冷凝装置5,所述蒸发装置3的出气口33与所述冷凝装置5的进气口51连接;所述出气口33设置在所述蒸发装置3的上端,使蒸汽顺利进入所述冷凝装置5。

在所述冷凝装置5的底端设有冷凝出液口52,所述冷凝出液口52通过导管与收集装置6连接,用于收集经过蒸发和冷凝的药液。

所述蒸发装置3还包括加热层34和保温层32;所述加热层34设置在所述蒸发装置3的四周;所述保温层32设置在所述加热层34的四周。通过在加热层34的四周设置保温层32,能有效减小热量的散失,节省能源。

所述加热层34内规则缠绕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通过穿过所述保温层32的导线与电控器4连接,电加热丝能保证药液的受热均匀,电控器4能使蒸发装置的温度具有可控性,提高加工质量。

在所述蒸发装置3的内壁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蒸发装置3的温度,然后通过电控器4调节蒸发装置3内的温度,以使药液能够充分蒸发。

还包括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的过滤出液口25与所述蒸发装置3的蒸发进液口31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过滤出液口25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2的下端;所述过滤装置2还包括过滤进液口21、第一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3和第三过滤层24;所述过滤进液口21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2的上端;所述第一过滤层22、所述第二过滤层23和所述第三过滤层2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2内;所述第一过滤层22、所述第二过滤层23和所述第三过滤层24的目数依次增大。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的筛网,物料能通过该筛网,筛网的孔数即定义为目数,在本实施例中是指筛网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的孔数。

在对药液进行蒸发前通过过滤装置2过滤,能够减小蒸发的负荷;且在过滤装置2内设置目数依次增大的第一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3和第三过滤层24,能够对药液进行有效过滤。

在所述过滤装置2的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机构26,所述支撑机构26包括耳座和与耳座对应的支腿,通过耳座和对应的支腿可以显著提高过滤装置2的结构稳定性,从而防止其倾倒。

还包括紫外线进液通道1;所述紫外线进液通道1的一端与所述过滤进液口21连接;在所述紫外线进液通道1的内壁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11,使药液在进入过滤装置2之前充分消毒,防止药液内的细菌滋生,影响加工质量。所述紫外线进液通道1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滤进液口21的直径,既能保证药液充分消毒,又能防止进入过滤装置2的水流过大,影响过滤性能。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