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958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包衣粉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包衣粉作为片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相当重要。制造过程主要分为粉碎、筛分、混合等步骤,目前的粉碎、筛分、混合装置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粉碎效果不如意、筛网清理不方便、筛分出来的不合格物料一般通过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混合不均匀等等。因此,设计有效的制造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能够有效地粉碎、筛分、混合,减少人工干预和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包括料仓、第一粉碎仓、电动绞龙、第二粉碎仓、筛分箱、筛网、两个振动器、滤网、阀门、混合箱、搅拌轴、螺旋叶片、搅拌轴驱动机构、活塞轴、活塞和活塞轴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粉碎仓连通所述料仓的底部;

所述第一粉碎仓内设置有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上等间距地连接有多个粉碎锤;

所述电动绞龙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一粉碎仓的底部;

所述电动绞龙的尾端底部开有多个出料口,每个出料口设置一个可旋转的挡板;各所述挡板相接形成一体式旋转挡板组;

所述第二粉碎仓的顶部连通所述电动绞龙的尾端底部;

所述第二粉碎仓内设置有一对水平平行的第二转轴,每个所述第二转轴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切割锯片;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切割锯片交叉排布;

所述第二粉碎仓内还设有半圆形滚筒,该半圆形滚筒一侧固定有把手,该把手自所述第二粉碎仓侧壁上开设的环形孔伸出;

所述筛分箱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粉碎仓底部的出料口;

所述筛网呈阶梯状,两端各自通过一个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筛分箱内部;

所述筛网的上阶梯段位于所述第二粉碎仓的出料口的正下方;

所述筛网的上阶梯段的滤孔直径小于所述筛网的下阶梯段的滤孔直径;

所述筛网的上阶梯段的正下方空间作为第一集料仓;

所述筛网的下阶梯段的正下方空间作为第二集料仓;

所述第一集料仓和所述第二集料仓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混合箱顶部开有物料入口和添加剂入口;该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第一集料仓的底部;

所述混合箱内壁倾斜,呈上宽下窄的圆筒状;

所述混合箱内壁等间距地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凸棱;

所述搅拌轴底端竖直插入所述混合箱内部,顶端穿过所述混合箱;

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

所述搅拌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混合箱顶部,驱动所述搅拌轴做旋转升降运动;

所述活塞轴顶端竖直插入所述混合箱内部并连接所述活塞,底端穿过所述混合箱;

所述活塞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混合箱底部,驱动所述活塞轴做升降运动;

所述混合箱底部的侧壁开有水平方向的出料口。

在上述的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半圆形滚筒开有阵列的滤孔。

在上述的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中,还包括连通所述混合箱出料口并对物料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道粉碎工序以及挡板等设计,能够获得满意的粉碎效果,同时使得物料混合均匀,为片剂包衣粉制造提供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对第二转轴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片剂包衣粉的制造装置,包括料仓1、第一粉碎仓2、电动绞龙3、第二粉碎仓4、筛分箱5、筛网6、两个振动器7、混合箱8、搅拌轴9、螺旋叶片10、搅拌轴驱动机构11、活塞轴12、活塞13和活塞轴驱动机构14。

第一粉碎仓2连通料仓1的底部。第一粉碎仓2内设置有第一转轴21,该第一转轴21上等间距地连接有多个粉碎锤22。

电动绞龙3的首端连通第一粉碎仓2的底部,电动绞龙3的尾端底部开有多个出料口31,每个出料口31设置一个可旋转的挡板;各挡板相接形成一体式旋转挡板组32。

第二粉碎仓4的顶部连通电动绞龙3的尾端底部。第二粉碎仓4内设置有一对水平平行的第二转轴41,每个第二转轴41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切割锯片42。两个第二转轴42上的切割锯片交叉排布,如图2所示。

第二粉碎4仓内还设有半圆形滚筒43,该半圆形滚筒43一侧固定有把手,该把手自第二粉碎仓4侧壁上开设的环形孔伸出。通过转动把手,可以使得半圆形滚筒43沿环形孔的轨迹转动。半圆形滚筒43开有阵列的滤孔,使得符合粉碎要求的物料掉落,可以从第二粉碎仓4底部的出料口排出。电动绞龙3、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41各自通过电机驱动。

物料从料仓1进入,依次通过粉碎锤22进行第一次粉碎、通过电动绞龙3第二次粉碎和通过切割锯片42第三次粉碎。通过电动绞龙3时,先关闭一体式旋转挡板组32,在电动绞龙3尾部充满物料后,打开一体式旋转挡板组32,使得物料均匀落在两个第二转轴41上,提高粉碎效率。经过三次粉碎后的物料如果符合要求,从半圆形滚筒43的滤孔落下,不符合要求的,通过转动半圆形滚筒43,使物料再次通过第三次粉碎,直至达到要求。

筛分箱5顶部连通第二粉碎仓4底部的出料口。筛网6呈阶梯状,分为上阶梯段61和下阶梯段62,两端各自通过一个振动器7设置在筛分箱5内部。

上阶梯段61位于第二粉碎仓4的出料口的正下方。上阶梯段61的滤孔直径小于下阶梯段62的滤孔直径。

符合要求的物料经过上阶梯段61落入上阶梯段61正下方空间的第一集料仓51。

不符合要求的物料经过下阶梯段62落入下阶梯段62正下方空间的第二集料仓52。第一集料仓51和第二集料仓52之间设有隔板53。

混合箱8顶部开有物料入口81和添加剂入口82,物料入口81连通第一集料仓51底部的出料口,接收物料。

混合箱8内壁倾斜,呈上宽下窄的圆筒状。混合箱8内壁等间距地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凸棱83,搅拌时使得混合物不规则受力,形成扰流,增加混合物的接触,有效提高混合均匀度。

搅拌轴9底端竖直插入混合箱8内部,顶端穿过混合箱8。

螺旋叶片10固定在搅拌轴9上,并且螺旋叶片10的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以匹配混合箱8内部大小。

搅拌轴驱动机构11设置在混合箱8顶部,驱动搅拌轴9做旋转升降运动。

活塞轴12顶端竖直插入混合箱8内部并连接活塞13,底端穿过混合箱8。活塞轴驱动机构14设置在混合箱8底部,驱动活塞轴12做升降运动。活塞轴12的升降配合搅拌轴9的升降,即同步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活塞13的搅动,将底部的混合物推到上方,进一步使得混合均匀。

搅拌轴驱动机构11和塞轴驱动机构14作为现有技术,搅拌轴驱动机构11一般由电机、滚珠丝杆和附属等部件构成。塞轴驱动机构14一般由电机和附属设备构成。

混合箱8底部的侧壁开有水平方向的出料口,该出料口连通干燥装置(图中未示),以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制得片剂包衣粉。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