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231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罐。



背景技术: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9月5日公开了公开号为101879431b,专利名称为反应罐的专利,它包括具有上筒体腔(11)的上筒体(1)、具有下筒体腔(21)并且在外壁还具有加热夹套(23)的下筒体(2)、动力传动机构(3)和搅拌机构(4),上筒体(1)与下筒体(2)相配合,动力传动机构(3)设在上筒体(1)的外壁的顶部,搅拌机构(4)设在由上筒体(1)的上筒体腔(11)与下筒体(2)的下筒体腔(21)共同构成的筒腔内,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4)包括一转鼓(41),该转鼓(41)转动地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3)连接;一中心搅拌轴(42),该中心搅拌轴(42)的上端与所述转鼓(41)固定连接,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筒体(2)的下筒体腔(21)的底部,并且在中心搅拌轴(42)的轴体上设有中心搅拌翼(421);一固定齿轮(43),固定在所述动力传动机构(3)上;至少一根刮板轴(44),该刮板轴(44)的上端与所述转鼓(41)固定,而下端构成悬臂端,在刮板轴(44)的轴体上设有侧刮板(441);至少一根行星搅拌轴(45),该行星搅拌轴(45)的上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鼓(41)上,并且行星搅拌轴(45)的上端还固设有一行星齿轮(452),行星齿轮(452)与所述固定齿轮(43)相啮合,行星搅拌轴(45)的下端构成为悬臂端,并且在行星搅拌轴(45)的轴体上设有行星搅拌翼(451)。反应罐在使用过程中,将各种粉料按一定比例投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并进行反应,各种粉料的投料是由人工完成的,这种作业方式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粉尘飞扬。另外,反应罐的罐底的排料口容易出现堵塞,影响了正常的排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反应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应罐,包括反应罐罐体、进料斗、陶瓷管、阀、泵、缓存箱、料液输入管路和送液泵,所述进料斗的外壁上设有刻度,对粉料的体积量进行度量,料液输入管路与反应罐罐体顶部连通,送液泵将酒液经料液输入管路送入反应罐罐体内,所述进料斗通过陶瓷管与反应罐罐体的底部连通,阀设在过陶瓷管上,所述泵通过管道与缓存箱连通,缓存箱通过管路与反应罐罐体连通;还包括料排出管路、电磁阀和伞状遮挡盖,料排出管路的上端从反应罐罐体的底部向上穿入到反应罐罐体内,电磁阀设在料排出管路上,伞状遮挡盖设在料排出管路的上端,所述伞状遮挡盖为半球形的中空结构,伞状遮挡盖与料排出管路连通,伞状遮挡盖的底平面分布有液体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在料排出管路上增设了伞状遮挡盖,避免了堵塞料排出管路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2、陶瓷管;3、反应罐罐体;4、放空阀;5、压力表;6、安全阀;7、缓存箱;8、泵;9、送液泵;10、料液输入管路;11、阀;12、压力表;13、料排出管路;14、电磁阀;15、伞状遮挡盖;16、液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罐,包括反应罐罐体3、进料斗1、陶瓷管2、阀11、泵8、缓存箱7、料液输入管路10和送液泵9,料液输入管路10与反应罐罐体3顶部连通,进料斗的外壁上设有刻度,对粉料的体积量进行度量。送液泵9将酒液经料液输入管路10送入反应罐罐体3内,所述进料斗1通过陶瓷管2与反应罐罐体3的底部连通,阀11设在过陶瓷管2上,所述泵8通过管道与缓存箱7连通,缓存箱7通过管路与反应罐罐体3连通。

所述反应罐罐体3上设有压力表5、放空阀4和安全阀6,缓存箱上设有压力表12。

还包括料排出管路13、电磁阀14和伞状遮挡盖15,料排出管路13的上端从反应罐罐体3的底部向上穿入到反应罐罐体内,电磁阀14设在料排出管路13上,伞状遮挡盖15设在料排出管路13的上端,所述伞状遮挡盖15为半球形的中空结构,伞状遮挡盖15与料排出管路13连通,伞状遮挡盖15的底平面分布有液体通孔16。罐内料液经液体通孔16进入伞状遮挡盖15,经伞状遮挡盖15进入料排出管路13,由料排出管路13将料液排走,设置伞状遮挡盖15,以改变开口方向,防止粉尘落入孔口。

工作原理:上粉料时,关闭放空阀4和阀11,将各种粉料倒入进料斗1中,启动泵8,当反应罐罐体3内形成负压时,打开阀11,粉料在负压状态下即顺着管道被自动吸入反应罐罐体3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罐,包括反应罐罐体、进料斗、陶瓷管、阀、泵、缓存箱、料液输入管路和送液泵,所述进料斗通过陶瓷管与反应罐罐体的底部连通,阀设在过陶瓷管上,所述泵通过管道与缓存箱连通,缓存箱通过管路与反应罐罐体连通;还包括料排出管路、电磁阀和伞状遮挡盖,料排出管路的上端从反应罐罐体的底部向上穿入到反应罐罐体内,电磁阀设在料排出管路上,伞状遮挡盖设在料排出管路的上端,所述伞状遮挡盖为半球形的中空结构,伞状遮挡盖与料排出管路连通,伞状遮挡盖的底平面分布有液体通孔。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信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金维牛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1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