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73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表面加工、涂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



背景技术:

热熔胶涂布是一种把固体涂胶加热熔融成流动性的粘性液体,涂布在基材上的工艺;热熔胶卷材涂布则是在卷材(由基材卷绕而成)放收过程中对展开后基材表面进行连续喷涂的工艺;现有的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一般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放卷装置、喷涂装置、冷却装置和带有驱动机构的收卷装置,设置在放卷装置上卷材展开后基材依次通过喷涂装置、冷却装置完成基材的喷涂、冷却,通过收卷装置完成收卷包装;然而,在收卷后,由于成品卷材的热熔胶层与基材背面层之间往往具有较大的粘结力,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卷材开卷困难,甚至造成热熔胶层的脱落,影响产品的推广应用。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对现有的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进行改进,降低成品卷材的热熔胶层与基材背面层之间的粘结力,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卷材的开卷,防止热熔胶层的脱落,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能够降低成品卷材的热熔胶层与基材背面层之间的粘结力,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卷材的开卷,防止热熔胶层的脱落,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放卷装置、喷涂装置、冷却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上的卷材展开后基材朝收卷装置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喷涂装置、冷却装置完成基材的喷涂、冷却,然后通过收卷装置完成收卷包装;还包括设在冷却装置与放卷装置之间用于在基材背面涂布防粘结层的胶层面处理装置。

进一步,所述胶层面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将熔化的石蜡均匀刮涂在基材背面以形成防粘结层的刮涂器。

进一步,所述喷涂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热熔胶的储胶罐、用于对储胶罐增压的增压器及用于将液体热熔胶均匀喷涂在基材正面以形成热熔胶层的喷嘴组件,所述储胶罐的出液端与喷嘴组件的进液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二次加热系统,所述二次加热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设在储胶罐中设有用于对液体热熔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及用于实时探测液体热熔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的信号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固体热熔胶进行加热的加热罐,所述加热罐的出液端与储胶罐的进液端通过一阀门相连。

进一步,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辊筒及驱动电机,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放卷辊筒,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收卷辊筒并通过基材带动放卷辊筒运动。

进一步,所述放卷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放卷辊筒的转动产生制动作用以使得展开的基材保持张紧状态的制动器。

进一步,所述放卷装置与喷涂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输送辊筒,所述冷却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设有第二输送辊筒,所述第一输送辊筒与第二输送辊筒相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为液氮冷却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振器支撑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减振器包括座板、座筒和支撑件,所述座板紧抵于驱动电机的底座;所述座筒包括筒体部和与筒体部一体成型的上延伸部,所述支撑件为套体结构,所述上延伸部伸入所述支撑件内;所述减振器还包括支撑设置在筒体部上并对支撑件形成支撑的第一支撑弹簧和支撑设置在上延伸部上并对支撑件的内底部形成支撑的第二支撑弹簧;所述减振器还包括设置在筒体部内的扭转减振机构,所述支撑件内一体成形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自上延伸部伸入筒体部内与扭转减振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形成丝杠滑块机构用于将支撑件的上下震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支撑弹簧外套联动杆设置;

所述扭转减振机构包括形成于座筒内的减振腔和以可相对转动并轴向两端形成密封的方式设置在减振腔内并形成扭转减振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的轴套;

所述座筒内部向减振腔内延伸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与轴套的外侧形成紧贴配合并共同将减振腔分隔为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所述第一阻尼腔和所述第二阻尼腔内均填充有阻尼液;

所述轴套上成径向对称形成有第一弧形转子体和第二弧形转子体,第一弧形转子体位于第一阻尼腔内并将其分隔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且第一弧形转子体与第一阻尼腔的腔壁间形成有连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第一阻尼通道,所述第二弧形转子体位于第二阻尼腔内并将其分隔为第三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且第二弧形转子体与第二阻尼腔的腔壁间形成有连通第三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的第二阻尼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通过增设胶层面处理装置,在基材涂布上热熔胶之后、冷却之前在基材背面涂布上防粘结层,可有效降低成品卷材的热熔胶层与基材背面层之间的粘结力,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卷材的开卷,防止热熔胶层的脱落,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eva热熔胶卷材涂布制造装备,包括机架5及固定在机架5上的放卷装置、喷涂装置、冷却装置6和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上的卷材展开后基材朝收卷装置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喷涂装置、冷却装置6完成基材的喷涂、冷却,然后通过收卷装置完成收卷包装;还包括设在冷却装置6与放卷装置之间用于在基材背面涂布防粘结层的胶层面处理装置7;机架5用于固定安装各装置,以形成连续的生产系统,机架上设有适配各个装置的安装座;放卷装置放置待涂布的原料卷材(原料卷材由基材如硅胶布卷绕而成);通过增设胶层面处理装置7,在基材涂布上热熔胶之后、冷却之前在基材背面涂布上防粘结层,可有效降低成品卷材的热熔胶层与基材背面层之间的粘结力,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卷材的开卷,防止热熔胶层的脱落,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层面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熔化石蜡的石蜡熔化器及用于将熔化的石蜡均匀刮涂在基材背面以形成防粘结层的刮涂器;选用低密度、低熔点的石蜡作为胶层面处理材料,成型方便,可有效降低成品卷材的热熔胶层与基材背面层之间的粘结力,并可有效防止灰尘、油污附着在基材背面;石蜡熔化器例如可为热罐或者热箱式结构;刮涂器可包括喷头和刮刀等部件,喷头提供液体石蜡,刮刀则刮平液体石蜡以形成平整的防粘结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涂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热熔胶的储胶罐2、用于对储胶罐2增压的增压器及用于将液体热熔胶均匀喷涂在基材正面以形成热熔胶层的喷嘴组件3,所述储胶罐2的出液端与喷嘴组件3的进液端相连;液体热熔胶由固体热熔胶(例如eva热熔胶)加热熔化而成;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固体热熔胶进行加热的加热罐1,所述加热罐1的出液端与储胶罐2的进液端通过一阀门相连;加热罐1优选设在储胶罐2的正上方;增压器可为气体压缩机结构,增压器对储胶罐2增压,为喷涂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源,且增压器为可控压力式结构,通过调节其压力可调节热熔胶的输送量,得到满足去污卷材使用要求的喷涂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二次加热系统,所述二次加热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设在储胶罐2中设有用于对液体热熔胶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及用于实时探测液体热熔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的信号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由于储胶罐2可对液体热熔胶进行加热,因此在加热罐1中可以仅是对热熔胶的预加热(即加热到其熔化但低于喷涂要求的温度);在喷涂进行前于储胶罐2中对热熔胶进行二次加热(加热至喷涂要求的温度),从而可有效避免热熔胶加热炭化的发生;此外,通过对储胶罐2中液体热熔胶温度的实时监控,当温度低于喷涂要求时即启动加热器,可以使热熔胶处于最佳的喷涂温度,利于喷涂工艺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辊筒11及驱动电机10,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放卷辊筒4,所述驱动电机10驱动收卷辊筒11并通过基材带动放卷辊筒4运动;驱动电机10驱动收卷辊筒11旋转;在喷涂进行前须将基材的一端固定至放卷辊筒4,这样收卷辊筒11的转动就可以通过基材传至放卷辊筒4,从而带动基材不断运动;同时,所述放卷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放卷辊筒4的转动产生制动作用以使得展开的基材保持张紧状态的制动器4a;制动器4a对放卷辊筒4的转动产生阻力,使基材得以在保持张紧的状态下匀速运动,提高涂布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卷装置与喷涂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输送辊筒81,所述冷却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设有第二输送辊筒82,所述第一输送辊筒81与第二输送辊筒82相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第一输送辊筒81、第二输送辊筒82支承基材,保持基材运动的平稳,同时还具有导向的作用;第一输送辊筒81、第二输送辊筒82均平行于放卷辊筒4设置;第一输送辊筒81与第二输送辊筒82位于同一高度,从而保证二者之间基材的水平度,提高涂布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卷装置还包括用于在基材偏移时对收卷辊筒11进行调节的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可包括对基材的位置度进行监控的位移传感器及用于调节收卷辊筒11位置的调节器,当基材偏移时,调节器使收卷辊筒11适当地移动,使基材返回正确运动轨道后回复原位,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6为液氮冷却式结构,即通过喷送液氮至基材表面的方式进行快速冷却,提高冷却效率,满足卷材的储存与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减振器9支撑固定在机架5上;所述减振器9包括座板91、座筒和支撑件92,所述座板91紧抵于驱动电机10底部;所述座筒包括筒体部95和与筒体部95一体成型的上延伸部96,所述支撑件92为套体结构,所述上延伸部96伸入所述支撑件92内;所述减振器9还包括支撑设置在筒体部95上并对支撑件92形成支撑的第一支撑弹簧93和支撑设置在上延伸部96上并对支撑件92的内底部形成支撑的第二支撑弹簧94;座筒包括下端盖97、下筒体和上筒体,上筒体上部形成所述上延伸部96,上筒体的下部与下筒体共同形成筒体部95,上延伸部96自下而上伸入支撑件92内设置,第一支撑弹簧93的下端直接支撑固定在上筒体的下部外侧,支撑件92的外部形成环形沉台用于与第一支撑弹簧93的上端支撑配合,第一支撑弹簧93外绕环形沉台和上延伸部96设置;驱动电机10由减振器支撑固定于机架;由于座板紧抵底座而座筒固定在机架或者地面,减振器可防止外界震动以及驱动电机10在使用时所产生的震动对外界所造成的影响,使得驱动电机10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够应对现实中发生的震动情况,增强驱动电机10的稳定性。

所述减振器9还包括设置在筒体部95内的扭转减振机构,所述支撑件92内一体成形有联动杆98,所述联动杆98自上延伸部96伸入筒体部95内与扭转减振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形成丝杠滑块机构用于将支撑件92的上下震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支撑弹簧94外套联动杆98设置;当驱动电机10的上下震动自座板91传递至支撑件92时,联动杆98会形成上下的同步运动,并联动杆98与扭转减振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配合将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扭转减振机构工作进行扭转减振;通过设置在座筒的上延伸部96外侧的第一支撑弹簧93和内侧的第二支撑弹簧94共同对支撑件92形成浮置支撑,在起到减振作用的同时,可大大减少来自座板91的震动向座筒传递,且同时由于联动杆98与设置在座筒内的扭转减振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形成丝杠滑块机构,当驱动电机10上下震动时,这一震动通过支撑件92传至联动杆98,联动杆98则将这一上下运动转换为扭转减振机构的旋转运动,从而通过扭转减振机构的旋转减振对驱动电机10的上下震动进行阻尼减振,大大提高了减振效果;同时,该减振器9结构紧凑,第一支撑弹簧93、第二支撑弹簧94和扭转减振机构具有较高的集成性和整体性,且相互间可相互配合形成协同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扭转减振机构包括形成于座筒内的减振腔和以可相对转动并轴向两端形成密封的方式设置在减振腔内并形成扭转减振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的轴套99;单就座筒而言,减振腔与座筒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轴套99安装到座筒内时,轴套99的轴向两端外圆周通过密封圈分别与座筒的内腔形成密封,从而使得减振腔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且轴套99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座筒配合;所述座筒内部向减振腔内延伸形成有第一配合部910和第二配合部911,所述第一配合部910和所述第二配合部911均与轴套99的外侧形成紧贴配合并共同将减振腔分隔为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所述第一阻尼腔和所述第二阻尼腔内均填充有阻尼液。

所述轴套99上成径向对称形成有第一弧形转子体912和第二弧形转子体913,第一弧形转子体912位于第一阻尼腔内并将其分隔为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5,且第一弧形转子体912与第一阻尼腔的腔壁间形成有连通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5的第一阻尼通道916,所述第二弧形转子体913位于第二阻尼腔内并将其分隔为第三工作腔919和第四工作腔918,且第二弧形转子体913与第二阻尼腔的腔壁间形成有连通第三工作腔919和第四工作腔918的第二阻尼通道919;第一弧形转子体912和第二弧形转子体913沿轴套99径向伸入对应的阻尼腔内并将对应的阻尼腔一分为二。当轴套99产生旋转运动时,第一弧形转子体912和第二弧形转子体913在各自的阻尼腔内产生转动,压迫一侧的工作腔内的阻尼液向另一侧的工作腔内流动,从而形成扭转减振效果;所述上延伸部96的上端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支撑弹簧94的弹簧安装槽920;第二支撑弹簧94的下端直接落入弹簧安装槽920内形成安装,结构简单且紧凑;所述座板91的底部形成用于与支撑件92配合的配合套921,所述支撑件92伸入所述配合套921内设置,所述支撑件92顶端与配合套92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体922;即配合套921的内底部与支撑件92的顶端形成圆锥面配合,弹性支撑体922为由金属层和橡胶层按层间隔设置形成的圆锥形橡胶套体结构;在支撑件92与安装板之间形成隔震降噪效果,弹性支撑体包括上下两层橡胶层和设置在橡胶层之间的金属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