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542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沉淀池大多采用刮泥板持续对沉淀池底部进行刮泥,依靠泥土自身重力慢慢漂浮到沉淀池中心,效率较为缓慢,并且在转动过程中会出现将中心沉淀后泥土再次搅拌起来,影响沉淀效率,污泥在排除时,有一部分水含量较高,通常采用回流到沉淀池进行重新处理,从而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降低了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伸缩杆与支撑板采用螺钉连接;解决了支撑板随着储水桶内壁变化而进行自动调整位置;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刮泥板,解决附着在储水桶内壁上的泥土清理问题;储水桶底部设置有沉淀桶,解决泥土沉淀后的存储问题;第一减速箱上方设置有滑块,通过滑块与滑轨的滑动连接,解决了转动轴上下移动的定位问题;第二减速箱前方与转动盘采用键连接,解决第一减速箱上下移动时的动力问题;分离桶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解决分离后的水排除问题;分离桶内连接有蜗杆轴,解决泥土的运送排除以及分离水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水桶;储水桶内部连接有搅拌装置;储水桶上方连接有转动移动装置;储水桶左端连接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左端连接有脱水分离装置;储水桶底部设置有沉淀桶;储水桶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中部设置有滑轨;储水桶内底部形状为圆锥形;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轴、伸缩杆和支撑板;转动轴下端对称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转动轴采用焊接;伸缩杆另一端与支撑板采用螺钉连接;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刮泥板;转动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减速箱、第二减速箱、转动盘和连杆;第一减速箱上方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第一减速箱右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第一减速箱下方与转动轴上端连接;第二减速箱后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机;第二减速箱前方与转动盘采用键连接;第二减速箱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与储水桶顶端采用螺钉连接;连杆一端与滑块上方销轴连接;连杆另一端与转动盘采用销轴连接;输送装置包括储存箱、蜗杆、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储存箱;储存箱前方在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电动机;储存箱左侧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内连接有蜗杆;蜗杆左端键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支撑架上方设置有第四电动机;第四电动机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脱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桶和蜗杆轴;分离桶左侧下方设置有出泥口;分离桶左侧上方设置有第五电动机;第五电动机轴上键连接有第四齿轮;分离桶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左侧在分离桶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通孔;分离桶内连接有蜗杆轴;蜗杆轴与分离桶采用面接触;蜗杆轴右端设置有过滤板;蜗杆轴左端键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刮泥板右端形状为圆弧形;刮泥板与支撑板为倾斜配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盘转动半周距离等于滑块上下移动距离;转动盘与连杆采用偏心配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块上下移动距离等于支撑板滑落储水桶底部距离。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滤板直径小于分离桶内壁直径2毫米。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蜗杆轴左端与右端直径比为5:3。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刮泥板右端圆弧与刮泥板形成夹角角度为160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刮泥板与支撑板采用螺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刮泥板右端形状为圆弧形,刮泥板转动过程中,通过尾部的圆弧形状能够提高泥土沉淀到中心的效率;2、滑块上下移动距离等于支撑板滑落储水桶底部距离,能够实现刮泥板形成螺旋形刮泥运动,提高刮泥效率;3、蜗杆轴左端与右端直径比为5:3,能够使两端形成压力差,便于将泥土中的水分压出;4、刮泥板右端圆弧与刮泥板形成夹角角度为160度,刮泥板运动过程中,能够是水流向中间流去,带动泥土快速移动到中心位置沉淀;5、刮泥板与支撑板采用螺钉连接,刮泥板在磨损后能够便于更换;6、过滤板直径小于分离桶内壁直径2毫米,能够实现将水分排除并留下泥土。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转动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脱水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脱水分离装置局部示意图。

图7为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刮泥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水桶;2、搅拌装置;3、转动移动装置;4、输送装置;5、脱水分离装置;6、第二齿轮;101、沉淀桶;102、第三支撑架;103、滑轨;201、转动轴;202、伸缩杆;203、支撑板;204、刮泥板;301、第一减速箱;302、第二减速箱;303、转动盘;304、连杆;305、滑块;306、第一电动机;307、第二电动机;308、底座;401、储存箱;402、蜗杆;403、第二支撑架;404、第一支撑架;406、第三电动机;407、出水管;408、第一齿轮;409、第四电动机;501、分离桶;502、蜗杆轴;503、出泥口;504、第五电动机;505、第四齿轮;506、出水口;507、第一通孔;508、过滤板;509、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7所示,包括储水桶1;储水桶1内部连接有搅拌装置2;储水桶1上方连接有转动移动装置3;储水桶1左端连接有输送装置4;输送装置4左端连接有脱水分离装置5;储水桶1底部设置有沉淀桶101;储水桶1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架102;第三支撑架102中部设置有滑轨103;储水桶1内底部形状为圆锥形;搅拌装置2包括转动轴201、伸缩杆202和支撑板203;转动轴201下端对称连接有伸缩杆202;伸缩杆202一端与转动轴201采用焊接;伸缩杆202另一端与支撑板203采用螺钉连接;支撑板203上均匀设置有刮泥板204;转动移动装置3包括第一减速箱301、第二减速箱302、转动盘303和连杆304;第一减速箱301上方设置有滑块305;滑块305与滑轨103滑动连接;第一减速箱301右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306;第一减速箱301下方与转动轴201上端连接;第二减速箱302后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机307;第二减速箱302前方与转动盘303采用键连接;第二减速箱302下方设置有底座308;底座308与储水桶1顶端采用螺钉连接;连杆304一端与滑块305上方销轴连接;连杆304另一端与转动盘303采用销轴连接;输送装置4包括蜗杆402、第二支撑架403和第一支撑架404;第一支撑架404上方设置有储存箱401;储存箱401前方在第一支撑架404上设置有第三电动机406;储存箱401左侧连接有出水管407;出水管407内连接有蜗杆402;蜗杆402左端键连接有第一齿轮408;第二支撑架403上方设置有第四电动机409;第四电动机409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408啮合连接;脱水分离装置5包括分离桶501和蜗杆轴502;分离桶501左侧下方设置有出泥口503;分离桶501左侧上方设置有第五电动机504;第五电动机504轴上键连接有第四齿轮505;分离桶501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口506;出水口506左侧在分离桶501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通孔507;分离桶501内连接有蜗杆轴502;蜗杆轴502与分离桶501采用面接触;蜗杆轴502右端设置有过滤板508;蜗杆轴502左端键连接有第三齿轮509;第三齿轮509与第四齿轮505啮合连接;刮泥板204右端形状为圆弧形;刮泥板204与支撑板203为倾斜配置;转动盘303转动半周距离等于滑块305上下移动距离;转动盘303与连杆304采用偏心配置;滑块305上下移动距离等于支撑板203滑落储水桶1底部距离;过滤板508直径小于分离桶501内壁直径2毫米;蜗杆轴502左端与右端直径比为5:3;刮泥板204右端圆弧与刮泥板204形成夹角角度为160度;刮泥板204与支撑板203采用螺钉连接。

使用时,步骤一,结合图一和图二所示,污水进入到储水桶1内后,开始沉淀,污水中的泥土一部分直接落入沉淀桶1内,另一部分会落到储水桶1内壁,此时转动轴201开始转动,转动轴201下方对称设置有伸缩杆202,伸缩杆202螺钉连接有支撑板203,支撑板203与储水桶1底部内壁处于水平配置,支撑板203上的刮泥板204与储水桶1面接触,随着转动轴201转动,支撑板203上的刮泥板204开始刮除储水桶1壁上泥土,刮除过除程中由于刮泥板204有一定的横流面积,会对水流产生影响,并且刮泥板204在支撑板203上为倾斜配置,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将刮泥板204前方的水流推向中心,两侧的水流在流经刮泥板204尾部的圆弧时,会将水流导向圆弧弯转方向,水中的泥土会在水流的作用下向中间流去,能够加快泥土流向中心的速度,提高整体的沉淀效率,与平常的刮泥板204相比,平常的大多为平板状,只能够推动刮泥板204前方的水流,而两侧水流无法进行控制利用,相比之下效率较低;

步骤二,结合图1和图3所示,转动轴201在第一减速箱301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同时上方的第二减速箱302在第二电动机307的带动下,将动力传递给转动盘303,转动盘303转动时通过连杆304会向下推动第一减速箱301整体向下移动,而第一减速箱301上方的滑块305在滑轨103内滑动连接,起到了导向定位的作用,整体的上下移动从而使下方的刮泥板204运动路线变成了螺旋式轨迹,螺旋运动时随着储水桶1底部越来越窄,刮泥板204能够通过伸缩杆202进行自动调整位置,变窄时,压缩伸缩杆202内部的弹簧,变宽时,伸缩杆202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从而时刻保持刮泥板204与储水桶1接触,并且螺旋轨迹能够在刮泥板204刮除储水桶1内壁的泥土时不会对沉淀桶101内的造成影响,同时螺旋式刮除实现了保证沉淀效率,根据螺旋式轨迹,储水桶1底部的锥角同时进行了改变,使其底部倾斜度加大,刮泥板204在运动时产生的水流会更加便于将水中的泥土带到中心进行沉淀,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沉淀效率;

步骤三,结合图4和图5所示,沉淀桶101沉淀后的泥土,位于底部泥土直接通过沉淀桶101右侧排除,而位于上方的因为与水进行接触,所以通过第三电动机406带动水泵直接吸到储存箱405内,当带有水分的泥土进入到储存箱405后,第四电动机409开始转动,通过齿轮将动力传递到出水管407内的蜗杆402上,蜗杆402转动将泥土与水带出储存箱405内,出水管407与分离桶501相连,通过蜗杆402能够控制污泥和水的进料速度,防止出现进料速度过快产生堵塞以及脱水分离装置还未完全分离污泥中的水分,新的污泥就进入的情况,污泥和水进入到分离桶501后,第五电动机50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分离桶501内的蜗杆轴502开始转动,蜗杆轴502带动泥土向左端出泥口503进行输送,蜗杆轴502左端的直径大,而右端的直径小,形成了不同的压力差,左端较大的直径,能够便于将泥土输送到出泥口503,右端较小的直径,能够提供较大的挤压力,从而将泥土中的水分挤出,挤出后的水分在蜗杆轴502的搅动下通过第一通孔507流出,而跟随泥土直接进来的水分,则会通过过滤板508与分离桶501内壁之间的直径差所形成的缝隙流出,然后经过分离桶501右侧的出水口506排除,通过两部分的排水,时刻保持水分能够快速流出,实现快速分离,克服了平常设备需要重新回流,从而增加沉淀时间的弊端。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