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水帘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622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船用水帘除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船用水帘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尤其是船舶内部会产生很多扬尘,严重危害职工的职业健康和船舶建造质量。因此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解决扬尘问题尤其重要。

船舶建造过程一般采用水帘除尘器对空气进行过滤,现有的水帘除尘器包括除尘箱和设置于除尘箱下方的集水箱,除尘箱与集水箱相通;除尘箱设置有吸风口和出风口,除尘箱在吸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喷淋组件以及风机,喷淋组件对过滤组件喷淋。

现有的水帘除尘器存在的问题是,除尘器通过增大滤网的面积以及吸风口的面积以换取更大的同时吸入量,以提高对带尘空气的过滤效率。而除尘器的体积增大、细孔滤网增大面积增大均使除尘器内空气阻力随之变大。在船舶建造工作上,由于船舱内部空间有限,难以采用大体积的水帘除尘器,因而难以提高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阻力特点的船用水帘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水帘除尘器,包括除尘箱和设置于除尘箱下方的集水箱,除尘箱与集水箱相通;除尘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 箱体的下部一侧上设置有吸风口,除尘箱在吸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喷淋组件以及风机,喷淋组件对过滤组件喷淋;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滤网组以及挡板组,挡板组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倾斜导板; 挡板组设置在箱体的下部内,上挡板与下挡板相对设置,倾斜导板拼接在下挡板的一侧上,倾斜导板倾斜向上设置且倾斜导板与上挡板之间形成通风口;滤网组竖直设置在下挡板与上挡板之间; 滤网组位于吸风口与通风口之间,风机设置在通风口与出风口之间; 滤网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至少两块粗孔滤网。由上述方案可见,挡板组在除尘箱中形成风的流动通道,空气在吸风口被吸入后首先经过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滤网组,随后通过倾斜导板与上挡板之间形成的通风口。空气通过通风口时,倾斜导板的设置决定通风口面积的大小,通风口的面积大小决定空气流速,倾斜导板与粗孔滤网的设置减小了流道内的空气阻力,且倾斜导板具有倒流作用,单位时间内的空气通过量增大,设置三层粗孔滤网保证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块粗孔滤网均为蜂窝水帘纸。由上可见,蜂窝水帘纸具有表面积大,流通速度快以及降温等特点,提供更好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除尘箱还包括吸风口盖,箱体的下部一侧上设置有开口,吸风口盖可拆卸地盖合在开口上,吸风口设置在吸风口盖上;多块粗孔滤网均可拆卸地安装在下挡板上。由上可见,可拆卸的吸风口盖以及粗孔滤网便于滤网组的替换以及对箱体内部的维护清洁。

进一步的方案是,下挡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每个粗孔滤网安装在一个安装槽中,每个安装槽的槽口至少一侧上设置有导向倾斜凸起。

由上可见,粗孔滤网的安装拆卸均简单快捷。

进一步的方案是,靠近通气口的一块粗孔滤网的安装高度高于其余粗孔滤网的安装高度。由上可见,多块粗孔滤网的位置设置使多层粗孔滤网形成的气流通道具有导向性,使除尘器内部阻力更小。

进一步的方案是,挡板组还包括顶前板和前挡板,顶前板固定连接在箱体上且顶前板与上挡板拼接,顶前板在与上挡板邻接的边缘处向下伸出挂钩部,前挡板可拆卸地吊挂在挂钩部上且前挡板的下部与粗孔滤网抵接或邻接。

由上可见,顶前板和前挡板的设置可保证滤网与上挡板之间的空隙被遮挡,从吸风口进入的空气仅进入并通过滤网,同时前挡板的可拆卸性使滤网的拆卸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挡板在靠近倾斜导板一侧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一阻挡壁,下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上伸出的第二阻挡壁,倾斜导板拼接在第二阻挡壁上,且倾斜导板与第二阻挡壁相互平行。

由上可见,第一阻挡壁与第二阻挡壁对气流起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是,喷淋组件包括水泵以及连通在水泵输出端的水管,水管的末端设置有多个喷头;水泵设置在集水箱中,喷头设置在上挡板与滤网组之间,下挡板上设置有泄水孔,泄水孔使下挡板的上方与集水箱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是,水管末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洒管,喷洒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喷洒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粗孔滤网之间;多个喷洒管均沿粗孔滤网的宽度方向设置。

由上可见,喷洒管的布置方式使粗孔滤网上得到全面喷淋,形成全面的水帘,保证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箱体内在第一粗孔滤网与第二粗孔滤网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间隔管,第二粗孔滤网与第三粗孔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管,第一间隔管与第二间隔管均沿第一粗孔滤网的宽度方向设置。

由上可见,第一间隔管和第二间隔管防止三层粗孔滤网在气流下产生移位,影响除尘器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用水帘除尘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用水帘除尘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船用水帘除尘器包括除尘箱1以及连通于除尘箱1底部的集水箱2,除尘箱1用于对带有灰尘的空气进行过滤,集水箱2用于对除尘箱1供水以及对除尘箱1中的用水进行回收。除尘箱1包括箱体10以及设置在箱体10内的过滤组件3、风机4以及喷淋组件5,箱体10上设置有吸风口131以及出风口14,过滤组件3以及风机4设置在吸风口131以及出风口14之间。

箱体10中部为空腔,箱体10包括有箱体上部11和位于箱体上部11下方的箱体下部12,箱体上部11和箱体下部12之间可拆卸连接,箱体下部12和集水箱2之间可拆卸连接,箱体下部12上下贯通;箱体上部11的顶端处设置有出风口14,风机4设置在箱体上部11内,且风机4的输出端与出风口14连通;箱体下部12的一侧上设置有开口,在开口处可拆卸地盖合有吸风口盖13,吸风口盖13上设置有吸风口131,吸风口131使箱体10内部与外部连通。

箱体下部12内设置有过滤组件3,过滤组件3包括滤网组31以及挡板组32,挡板组32包括上挡板321、下挡板322以及倾斜导板323;上挡板321水平设置在箱体下部12的上端面处,下挡板322水平设置在箱体下部12的下端面处,且上挡板321与下挡板322之间相对设置,此时抽风口131位于上挡板321的第一侧和下挡板322的第一侧;在下挡板322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倾斜向上伸出的第二阻挡壁314,倾斜导板323的下端拼接在第二阻挡壁314的上端,倾斜导板323的上端连接在箱体下部12的上端面开口边缘处。

倾斜导板323平行于第二阻挡壁314,上挡板321和下挡板322的长度均比箱体下部12水平方向的长度长,上挡板321的第二侧与倾斜导板323的上端之间在箱体下部12的上端面处形成通风口100,吸风口131进入箱体10内的空气仅能通过通风口100到达出风口14。

参见图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结合图1,上挡板321和下挡板322之间设置有滤网组31,滤网组31包括三个相互平行且依序排列的第一粗孔滤网311、第二粗孔滤网312和第三粗孔滤网313,第一粗孔滤网311位于箱体下部12内靠近吸风口131一侧,第三粗孔滤网313位于远离吸风口131一侧。下挡板322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护壁和第二阻挡壁314,下挡板322在护壁和第二阻挡壁314之间设置有第一放置台336、第二放置台337和第三放置台338,第一放置台336、第二放置台337和第三放置台338上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挡片334,五个挡片334以及护壁形成三个安装槽,分别为第一安装槽331、第二安装槽332和第三安装槽333,第一安装槽331位于护壁以及一个挡片334之间,第二安装槽332和第三安装槽333均位于两个挡片334之间;挡片334的上端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导向倾斜凸起335,导向倾斜凸起335相对于安装槽的槽口向外弯折伸出。

第一安装槽331、第二安装槽332和第三安装槽333分别用于放置第一粗孔滤网311、第二粗孔滤网312和第三粗孔滤网313,当安装粗孔滤网311至安装槽中时,导向倾斜凸起起导向作用;在下挡板322上的第一粗孔滤网311、第二粗孔滤网312和第三粗孔滤网313之间的形成空气流道。其中第一粗孔滤网311、第二粗孔滤网312和第三粗孔滤网313的网孔直径大于1毫米,优选的是,第一粗孔滤网311、第二粗孔滤网312和第三粗孔滤网313均为蜂窝水帘纸;优选的是,第三放置台338的高度比第一放置台336和第二放置台337的高度高,使第三粗孔滤网333的安装高度比第一粗孔旅311和第二粗孔滤网的安装高度高,形成更流畅的空气流道。

参见图3,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结合图1,挡板组32还包括顶前板34和前挡板35,在上挡板321与箱体下部12的前壁之间拼接有顶前板34,顶前板34对上挡板321与箱体下部12前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顶前板34在与上挡板321邻接的边缘处向下伸出有挂钩部341,挂钩部341末端为具有直角弯折的第一挂钩槽342。前挡板35的上端设置有具有直角弯折的第二挂钩槽351,第一挂钩槽342和第二挂钩槽351之间相互钩合,使前挡板35可拆卸地吊挂在挂钩部341上,且前挡板35的下端邻接或抵接在第一粗孔滤网311的前侧面上,前挡板35可对滤网组31与上挡板321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遮挡,同时前挡板35的可拆卸性便于对滤网组31的拆卸替换以及对箱体10内部进行清洁维修。

参见图4,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结合图1,喷淋组件5包括水泵51、水管52、第一喷洒管53以及第二喷洒管54。水泵51设置在集水箱2内,水管52的第一端连接在水泵51的输出端,水管52穿过依次穿过下挡板322上的第一通孔和上挡板321上的第二通孔并到达箱体上部11内;随后水管52弯折设置并分成两个输出管道再分别穿过上挡板321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再次到达箱体下部12内;水管52末端的两个输出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洒管53和第二喷洒管54,第一喷洒管53的管壁上和第二喷洒管54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头。

第一喷洒管53和第二喷洒管54之间相互平行,第一喷洒管53沿第一粗孔滤网31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喷洒管53与第二喷洒管54均平行于上挡板321;第一喷洒管53设置在第一粗孔滤网311和第二粗孔滤网312之间的上方,第二喷洒管54设置在第二粗孔滤网312与第三粗孔滤网313之间的上方,第一喷洒管53工作时能同时喷淋到第一粗孔滤网311和第二粗孔滤网312的上端面,第二喷洒管54工作时能同时喷淋到第二粗孔滤网312和第三粗孔滤网313的上端面;下挡板322上设置有泄水孔,从粗孔滤网上的水滴落到下挡板后,从泄水孔返回集水箱2中。另外,在第一粗孔滤网311与第二粗孔滤网312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管61,第二粗孔滤网312与第三粗孔滤网313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管62,第一间隔管61和第二间隔管62相互平行且第一间隔管61和第二间隔管6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第一间隔管61与第二间隔管62均沿第一粗孔滤网311的宽度方向设置。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船用水帘除尘器工作时,风机4和水泵51均启动,水泵51将集水箱2中的水抽取以供第一喷洒管53和第二喷洒管54上的喷头进行喷洒,水从具有单位体积的蜂窝水帘纸的上端经粗孔流动至水帘纸下端,使蜂窝水帘纸中部形成水帘。

风机4启动后,在气压平衡的调节下,船舶施工场所中带有灰尘的空气将从吸风口131进入到箱体下部12中;空气从吸风口131进入,经过箱体下部12后,从通风口100到达箱体上部11中,最后从箱体上部11上端的出风口14中流出。其中,滤网组31设置在吸风口131与通风口100之间,经过滤网组31过滤的空气在倾斜导板323的引导下进入通风口100,由于通风口100为空气流道的其中一个截面,通风口100的面积大小将会影响空气通过通风口100时的流速,同时倾斜导板323的设置将减少流道的整体体积同时提供导向作用,减少船用水帘除尘器工作室的空气阻力;同时,采用三层粗孔滤网保证了空气通过滤网组时的过滤效果,且具有低阻力的特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