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尘布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4183阅读:13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袋除尘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除尘布袋。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在常规布袋除尘器中,其滤气布袋主要分为扁袋和圆袋,而两种布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布袋外侧面的母线是竖直向下的,这样,当布袋外侧吸附粉尘后,在未进行脉冲喷吹的情况下,粉尘自然下落的路线贴着整个布袋表面,这使得布袋表面的粉尘下落过程具有很大的阻力,因此,在滤气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利用气包与脉冲阀对各布袋进行喷吹,以抖落布袋表面的粉尘,在喷吹过程中,主滤气气流尚需中断,这既降低了除尘器过滤效率,且增加了除尘器的运行能耗。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110150321.6,专利名称为长圆台式除尘布袋,公告日为2011年11月16日,该申请案包括骨架、布袋,所述骨架由金属圈与金属杆搭建而成,所述布袋包裹于所述骨架外侧,所述骨架呈长圆台状,所述布袋具有适应所述骨架的尺寸形状。该布袋上粗下细,因此粉尘下方的布袋表面对粉尘无法造成阻力,从而使粉尘可以顺利地自由下落,则布袋表面粉尘堆积的速率较慢,喷吹系统无需频繁工作,主滤气气流亦无需频繁中断,这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降低了除尘器的运行能耗。但在实际使用中,该布袋的粉尘堆积还是比较严重,且过滤效果不理想,且除尘时较大的风速对布袋的磨损较为严重,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除尘布袋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除尘布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袋为顶部开口的倒锥状的圆桶结构,外袋为两端开口的圆桶结构,内袋的顶部和外袋的顶部缝合,且外袋缝合在内袋的外部,当含尘气体从布袋的侧方或侧下方进入布袋时,外袋对含尘气体进行第一次过滤,再由内袋进行第二次过滤,除尘效果更好,内袋表面堆积的粉尘能够自然掉落;且含尘气体经外袋过滤后风速降低,对内袋的磨损减小,内袋的使用寿命更长,更能保证除尘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包括内袋和外袋,所述的内袋为顶部开口的倒锥状的圆桶结构,且锥角为8~12°所述的外袋为两端开口的圆桶结构,所述的内袋的顶部和外袋的顶部缝合,且外袋缝合在内袋的外部,所述的内袋的内部设有与内袋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螺旋弹簧,所述的外袋的内部设有与外袋的内壁贴合的第二螺旋弹簧,所述的外袋的长度不小于内袋的长度,所述的内袋和外袋的表面均设有耐磨涂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螺旋弹簧为口径渐变的螺旋弹簧。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其外袋缝合在内袋的外侧,当含尘气体从布袋的侧方或侧下方进入布袋时,外袋对含尘气体进行第一次过滤,再由内袋进行第二次过滤,除尘效果更好;且含尘气体经外袋过滤后风速降低,对内袋的磨损减小,内袋的使用寿命更长,更能保证除尘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其内袋为顶部开口的倒锥状的圆桶结构,由于内袋上粗下细,因此粉尘下方的内袋表面对粉尘无法造成阻力,从而使粉尘可以顺利地自由下落,因此,内袋表面粉尘堆积的速率较慢,喷吹系统无需频繁工作,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能耗。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内袋的内部设有与内袋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螺旋弹簧,外袋的内部设有与外袋的内壁贴合的第二螺旋弹簧,这两处螺旋弹簧能够固定内袋和外袋的形状,使布袋受气体吹动时不会变形,工作更加稳定,过滤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内袋和外袋的表面均设有耐磨涂层,耐磨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内袋;2、外袋;3、第一螺旋弹簧;4、第二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包括内袋1和外袋2,内袋1为顶部开口的倒锥状的圆桶结构,且锥角为8~12°,此处的锥角指的是内袋1的母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若锥角小于8°,则桶壁上方的粉尘的掉落仍会受到下方桶壁上粘附的粉尘的阻碍,若锥角大于12°,则内袋1的有效过滤面积减小,粉尘过滤的效率就会下降,由于内袋1上粗下细,因此粉尘下方的内袋1的表面对粉尘无法造成阻力,粉尘可以顺利地自由下落,因此,内袋1的表面堆积粉尘的速率较慢,喷吹系统无需频繁工作,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能耗;外袋2为两端开口的圆桶结构,内袋1的顶部和外袋2的顶部缝合,且外袋2缝合在内袋1的外部,当含尘气体从布袋的侧方或侧下方进入布袋时,外袋2对含尘气体进行第一次过滤,再由内袋1进行第二次过滤,除尘效果更好,且含尘气体经外2过滤后风速降低,对内袋1的磨损减小,外袋2对内袋1具有“保护”作用,内袋1的使用寿命更长,更能保证除尘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内袋1的内部设有与内袋1的内壁贴合的第一螺旋弹簧3,具体地,第一螺旋弹簧3为口径渐变的螺旋弹簧,且弹簧上方的口径大于下方的口径,外袋2的内部设有与外袋2的内壁贴合的第二螺旋弹簧4,这两处螺旋弹簧能够固定内袋1和外袋2的形状,使布袋受气体吹动时不会变形,工作更加稳定,过滤效果更好。本实施例的外袋2的长度不小于内袋1的长度,外袋2对内袋1的保护作用更好。

此外,内袋1和外袋2的表面均设有耐磨涂层,耐磨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尘布袋,内袋为顶部开口的倒锥状的圆桶结构,外袋为两端开口的圆桶结构,内袋的顶部和外袋的顶部缝合,且外袋缝合在内袋的外部,当含尘气体从布袋的侧方或侧下方进入布袋时,外袋对含尘气体进行第一次过滤,再由内袋进行第二次过滤,除尘效果更好,内袋表面堆积的粉尘能够自然掉落;且含尘气体经外袋过滤后风速降低,对内袋的磨损减小,内袋的使用寿命更长,更能保证除尘效果。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