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换热器的抽真空阻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7671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吸收式换热器的抽真空阻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收式换热器的抽真空阻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筒结构的多段立式大温差吸收机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410432395.2。它是一种基于吸收式循环的供热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在城镇集中供热系统中应用。这种大温差吸收机也称之为吸收式热泵或者吸收式换热器。本专利申请文件将该类型机统称为吸收式换热器。

吸收式换热器都包括由发生器和冷凝器组成双筒结构的发生-冷凝单元、由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双筒结构的蒸发-吸收单元;发生-冷凝单元和蒸发-吸收单元分别都是独立的密闭空间,需要在高度真空状态下工作,所以发生-冷凝单元和蒸发-吸收单元都分别设有抽真空接口,由真空泵将其抽真空才能工作。真空泵在其进气口都设有滤网,在抽真空吸气过程中,外部的油雾等杂质会集聚在滤网上;使用真空泵给发生-冷凝单元和蒸发-吸收单元抽真空过程中,在真空泵停机的瞬间,滤网上的油雾等杂质就会反冲进入发生-冷凝单元和蒸发-吸收单元内部。为防止油雾等杂质进入吸收式换热器内部,设计此种阻油装置,可有效滤除经由与真空泵连接管路返回的油雾等杂质,保证吸收式换热器机组内部维持在干净的真空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式换热器的抽真空阻油器,它结构简单,可以完全避免油雾等杂质进入吸收式换热器内部,保证吸收式换热器机组内部维持在干净的真空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收式换热器的抽真空阻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横向设置的进气端圆筒和横向设置的出气端圆筒,进气端圆筒和出气端圆筒通过法兰连接构成一个密闭的圆筒形腔体;在出气端圆筒内设有与底端面平行的挡油板,挡油板的下侧设有通气缺口,在进气端圆筒或者出气端圆筒端口的内侧设有滤油网,在进气端圆筒的底端面设置连通吸收式换热器抽真空接口的进气管,在出气端圆筒的底端面设置管口对着挡油板的出气管,在出气端圆筒的下侧面设置泄油管,在出气端圆筒或者进气端圆筒的任意位置设置连通真空压力变送器的检压管。

进一步,在进气端圆筒和出气端圆筒的法兰连接位置设置环形橡胶垫。

进一步,所述的滤油网由两个圆形筛网和中间的脱脂棉构成。

进一步,在进气管、检压管、泄油管上都设置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启动真空泵:进气管连接发生-冷凝单元或者蒸发-吸收单元的抽真空接口,出气管连接真空泵,检压管连接真空压力变送器,打开进气管和检压管的球阀,关闭泄油管上的球阀,启动真空泵;

2)关闭真空泵:当发生-冷凝单元或者蒸发-吸收单元内的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时,真空压力变送器检测到腔体内的压力达到设定的临界值,由真空压力变送器发送电信号关闭真空泵;

3)阻止油雾进入吸收式换热器内:关闭油泵的瞬间,会产生反冲气流,反冲气流夹带的油雾等杂质从出气管喷射到挡油板上,油雾等杂质大部分被截留在挡油板上,集聚多了的油雾杂质滴落在在出气端圆筒的底端面存留,反冲气流夹带少量油雾杂质再经过一次滤油网过滤,经过两次阻挡和过滤,可以完全阻止油雾等杂质进入到吸收式换热器内。

4)关闭抽真空接口上的阀门: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马上关闭抽真空接口上的阀门,完成抽真空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经过两次阻挡和过滤,可有效地滤除经由与真空泵连接管路返回的油雾等杂质,保证吸收式换热器机组内部维持在干净的真空状态。

所述的滤油网由两个圆形筛网和中间的脱脂棉构成。两个圆形筛网把脱脂棉夹在中间构成一个结构均匀的滤油网;脱脂棉通透性比较好,有利于降低抽真空阻力,脱脂棉的吸油阻油效果好,使用一次可以把脱脂棉换掉,下次使用新的脱脂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切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端圆筒,2-出气端圆筒,3-挡油板,4-通气缺口,5-进气管,6-出气管,7-泄油管,8-检压管,9-环形橡胶垫,10-圆形筛网,11-脱脂棉,12-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吸收式换热器的抽真空阻油器,它包括横向设置的进气端圆筒1和横向设置的出气端圆筒2,进气端圆筒1和出气端圆筒2通过法兰连接构成一个密闭的圆筒形腔体;在出气端圆筒2内设有与底端面平行的挡油板3,挡油板3的下侧设有通气缺口4,在出气端圆筒2端口的内侧设有由两个圆形筛网10和中间的脱脂棉11构成的滤油网,在进气端圆筒1的底端面设置连通吸收式换热器抽真空接口的进气管5,在出气端圆筒2的底端面设置管口对着挡油板3的出气管6,在出气端圆筒2的下侧面设置泄油管7,在出气端圆筒2的上侧面设置连通真空压力变送器的检压管8。在进气端圆筒1和出气端圆筒1的法兰连接位置设置环形橡胶垫9。在进气管5、检压管8、泄油管7上都设置球阀1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