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418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混凝土制备中使用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会扬起不同程度的粉尘。由于粉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通常会布置相应的除尘设备。其中比较常用的除尘设备属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由于滤袋在除尘过程中会不断积聚粉尘,粉尘形成的阻力会影响除尘效率。因此需要定期对滤袋进行清灰处理。目前的清灰处理方法有气体清灰方式、机械振打清灰方式和人工敲打方式。由于在袋式除尘器中并不止一个滤袋,因此人工逐个敲打的方式效率并不高;而气体清灰的方式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来清灰,虽然具有较好的清灰效率,但在通常需要将滤袋从设备壳体取出后方可进行,比较麻烦;机械振打的清灰方式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清灰效果,但是对多个滤袋的同步振打使得结构稍显复杂,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除尘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一种结构简单的清灰单元,解决了传统清灰机构不易维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和布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滤袋,每个滤袋内部均设置有支撑网筒,所述多个滤袋的上端固定于一支撑板上,并与所述支撑板上的多个穿孔一对一连通,所述多个滤袋在支撑板上呈多排分布,所述支撑板锁紧于壳体内部而将滤袋悬设于下方;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清灰单元,所述清灰单元包括:

多对L形支架,每对L形支架均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外部两侧,且L形空间朝向壳体内部相邻两排滤袋之间的间隙;

多个摆动杆,与多对L形支架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摆动杆置于壳体内并分设于相邻两排滤袋之间,多个摆动杆为一组位于滤袋的同一高度并与滤袋相互垂直,每个摆动杆的两端均从壳体的两个侧壁伸出后转动连接至位于壳体两侧的一对摇杆上,所述一对摇杆分别置于壳体左、右侧的L形支架内侧;其中,

每个摆动杆的两端与相应摇杆的连接处还均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枢接到与摆动杆对应的L形支架内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除尘装置首先将过滤粉尘的多个滤袋成排布置在一支撑板上,并利用支撑板悬设于壳体内部,然后在每相邻两排滤袋之间布置相应的清灰单元,对旁边两排滤袋进行清灰处理。该清灰单元主要利用摆动杆在相邻两排滤袋之间的机械撞击方式对滤袋进行清灰处理,清灰方式简单易操作,而且结构较传统方式简化,不易发生故障,同时便于后期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灰单元在各排滤袋上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摆动杆在各排滤袋上摆动一定角度的侧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灰单元在一排滤袋上的正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00和布置在壳体100内的多个滤袋200,每个滤袋200内部均设置有支撑网筒(未示出),所述多个滤袋200的上端固定于一支撑板300上,并与所述支撑板300上的多个穿孔310一对一连通,所述多个滤袋200在支撑板300上呈多排分布,所述支撑板300锁紧于壳体100内部而将滤袋200悬设于下方;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清灰单元400,所述清灰单元400包括:

多对L形支架410,每对L形支架410均分别固定在壳体100的外部两侧,且L形空间朝向壳体100内部相邻两排滤袋200之间的间隙;多个摆动杆420,与多对L形支架410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摆动杆420置于壳体100内并分设于相邻两排滤袋200之间,多个摆动杆420为一组位于滤袋200的同一高度并与滤袋200相互垂直,每个摆动杆420的两端均从壳体100的两个侧壁伸出后转动连接至位于壳体100两侧的一对摇杆430上,所述一对摇杆430分别置于壳体100左、右侧的L形支架410内侧;其中,每个摆动杆420的两端与相应摇杆430的连接处还均转动连接有拉杆440,所述拉杆440的另一端440a枢接到与摆动杆420对应的L形支架410内侧。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除尘装置主要是对滤袋200的清灰机构进行了改进,同时为了适配该改进对滤袋200于壳体100内的布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动。具体而言,结合图3-6所示,首先将过滤粉尘的多个滤袋200成多排布置在一支撑板300上,并利用支撑板300悬设于壳体100内部,然后在每相邻两排滤袋200之间布置相应的清灰单元400,使清灰单元400能够同时对旁边两排滤袋200进行清灰处理。该清灰单元400主要利用摆动杆420在相邻两排滤袋200之间的机械撞击方式对滤袋200进行清灰处理,清灰方式简单易操作,而且结构较传统方式简化,不易发生故障,同时便于后期维护。清灰单元400中最主要的是摆动杆420,是依靠摆动杆420在相邻两排滤袋200之间的撞击使滤袋200表面上停留的粉尘击落下来。其中,如图4-6所示,所述摇杆430的作用是将一组等高的多个摆动杆420连为一体,所述拉杆440的作用是将摆动杆420以垂直于滤袋的方式悬设在滤袋200旁边,L形支架410的作用是供拉杆440转动连接。通过这样布置,可使多个摆动杆420随着摇杆430的来回往返移动而在相邻两排滤袋200之间撞击,从而将滤袋200表面的粉尘击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是,所述摆动杆420设置有多组,多组摆动杆420在滤袋200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相应的,所述摇杆430设置有多对,从而供多组摆动杆420的端部相连。结合图4可以看出,在图中示出了三组摆动杆。这里不难理解,由于滤袋200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为了对滤袋200不同高度的粉尘进行快速击落,特意设置了多组摆动杆420和多对摇杆430,当然也包括相应的拉杆440,增加的拉杆440仍然铰接到原有的L形支架410上。

参照图4所示,位于支撑板300边部的两排滤袋200外侧沿滤袋200的高度方向也布置有多个摆动杆420,同时增设两对L形支架410。相应的,每个摆动杆420的两端也均从壳体100两个侧壁伸出然后连接至一对摇杆430上,同一高度的多个摆动杆420为一组,端部分别连接至同一对摇杆430上(在图4中可以看到,每组摆动杆包括有4个摆动杆420,相应的有4对呈上下分布的摇杆430)。任一摆动杆420与摇杆430的连接处也铰接有拉杆440,拉杆440另一端铰接到增加的L形支架410上。这里,主要是考虑到对边部两排滤袋200的外侧面进行快速清灰处理而进行改进的。为了使每组摆动杆420中的每个摆动杆420都能进行摆动从而对滤袋200进行撞击,并增加自动化功能,可以将每对摇杆430都连接至一个曲柄摇杆430机构。利用减速电机控制曲柄摇杆430使每对摇杆430走弧形轨迹,从而实现摆动杆420在滤袋200之间的来回摆动,并对滤袋200进行撞击清灰。当然,如果不采用自动化方式也可以在摇杆的两端设置把手431,以方便对摇杆进行人工拉动。

参照图1-3所示,所述壳体100在支撑板300的上方开设有净化空气出口110,所述壳体100在支撑板300的下方开设有含尘气体入口120。即含尘气体从含尘气体入口120进入壳体100内部,然后经滤袋200的过滤,净化后的气体则从滤袋200内部经过支撑板300上的穿孔310送到壳体100的上部腔室,并从净化空气出口110送出。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100内部在布置支撑板300的高度位置设置有凸出的安装条130,所述支撑板300通过下板面的凹陷部330架设于安装条130上,并通过锁紧件(未示出)锁紧于安装条130上。该锁紧件可以是在壳体100壁上能够旋转的销闩,还可以是其他构件。当锁紧件未锁紧支撑板300时,安装有滤袋200的支撑板300在壳体100内处于搁置状态,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更换处理。具体而言是,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100的顶部具有顶盖140,所述支撑板300的上板面设置有一对拉手320。用户仅需将顶盖140打开,从上部利用吊臂扣住拉手320,便可将携着滤袋200的支撑板300向上提起从而提出壳体100外,更换新的滤袋200机构进入壳体100中。这里,由于摆动杆420是位于两排滤袋200间隙中的,因此并不会影响支撑板300的向上提出。

参照图1-3所示,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与壳体100部相连通的灰斗150,所述灰斗150的底端设置有阀门160。即,含尘气体送入壳体100内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150,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袋200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到壳体100的上部腔室,并从净化空气出口110排出(原理与现有的袋式除尘器原理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清灰单元400对滤袋200的清灰处理是定期执行的,在未使用清灰单元400时,可将摆动杆420穿过壳体100壁的位置进行密封处理,有效防止含尘气体在壳体内发生泄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