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清理的过滤搅拌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62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清理的过滤搅拌槽。



背景技术:

氯化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因而在电线电缆、汽车配件制造等行业获得广泛的应用。氯化聚乙烯大多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技术进行生产,即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粉末投入到反应釜的水中形成水相,在反应釜中通入过量的高压氯气进行水相悬浮,使氯气与HDPE进行取代反应生成氯化聚乙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乳化剂或催化剂。当然也可以采用酸相法合成技术进行生产,其区别在于采用稀盐酸将HDPE溶成酸相,向该料液中通入氯气进行取代反应。

反应结束后的氯化聚乙烯存在大颗粒,大颗粒需要进行过滤处理,现有氯化聚乙烯生产分离过程对大颗粒的过滤一般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清理过程需要人工捞取,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一旦捞取不及时,容易使大块物料进入下一道工序,影响离心机的稳定运行,从而造成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清理的过滤搅拌槽,该自动清理的过滤搅拌槽代替人工捞取大颗粒,避免捞取不及时造成质量问题,而且工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料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伸入料桶内的过滤桶,过滤桶的下部设有进料口,过滤桶的上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桶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能将料浆向上提升的螺旋叶片,转轴的下端穿过过滤桶伸入料桶内,所述转轴的伸出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装置。

所述过滤桶上均布有多个滤孔。

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导流管,所述进料导流管倾斜向上设置且伸出料桶。

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导流管,所述出料导流管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料桶的底部设有泵体。

所述动力装置为安装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主轴与转轴固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通过进料导流管将料浆输入过滤桶内,转轴转动并带动料浆转动,从而使大块物料在螺旋叶片的带动下由下而上移动,并通过出料口排出,排出的大块物料在出料导流管的导流作用下滑落到大块物料接收桶内,较细的料浆通过滤孔进入料桶,在搅拌叶片的作用下进行均匀搅拌,料浆混合均匀后通过泵体输送至下一工序。这种过滤方式可以代替人工捞取,避免捞取不及时造成质量问题,而且工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自动清理的过滤搅拌槽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料桶2,本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杆,两立杆的下端部均设有底座,底座与地面接触,增强机架1的稳定性。料桶2安装在两立杆之间,料桶2的底部设有泵体7,泵体7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料桶2的内腔连通,管道与料桶2之间密封连接。机架1上安装有伸入料桶2内的过滤桶3,两立杆之间的上部连接有横杆,过滤桶3的上部固接在横杆上,过滤桶3上均布有多个滤孔33。过滤桶3的下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进料导流管34,进料导流管34倾斜向上设置且伸出料桶2,便于料浆通过自重进入过滤桶3。过滤桶3的上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导流管35,出料导流管35向下倾斜设置。如图1所示,过滤桶3内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设有能将料浆向上提升的螺旋叶片41,机架1上设有驱动转轴4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安装在机架1上的减速电机6,减速电机6的主轴与转轴4固接,本实施例中两立杆之间的上部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位于横杆的上部,减速电机6安装在承接板上,转轴4的一端穿过横杆与减速电机6的主轴转动连接,转轴4的另一端穿过过滤桶3伸入料桶2内,转轴4与过滤桶3之间密封转动连接,转轴4的伸出端设有搅拌叶片5,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5由钛合金制成,使搅拌叶片5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通过进料导流管34将料浆输入过滤桶3内,启动减速电机6,使转轴4转动并带动料浆转动,从而使大块物料在螺旋叶片41的带动下由下而上移动,并通过出料口排出,排出的大块物料在出料导流管35的导流作用下通过自重滑落到大块物料接收桶内,较细的料浆通过滤孔33进入料桶2,并在搅拌叶片5的作用下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叶片5在搅拌的同时还起到将细料浆进行提升的作用,细料浆混合均匀后通过泵体7输送至下一工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