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粉尘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095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处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良型粉尘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粉尘分离器处理浓度达到150g/m3时,需要在粉尘分离器前面增设沉降处理设备,因增设了沉降处理设备,以致使粉尘分离器的成本增加,同样给设备的安装带来了很多不便,且其体积增大,导致占用土地面积也大,对厂商造成较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粉尘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改良型粉尘分离器包括:分离桶、安装于分离桶内部的粉尘过滤网、安装于分离桶下端的粉尘管、与粉尘管对接的风尘收集桶和安装于风尘收集桶上端的第一滤芯、安装于分离桶下端并位于粉尘管上方的下料管以及安装于下料管下端的比例阀座、安装于分离桶旁侧并与比例阀座连接的注塑原料下料装置以及安装于比例阀座下端的注塑机,该下料管上端连接粉尘过滤网下端,该粉尘过滤网外围与分离桶内壁形成有间隔,该分离桶上端设置有桶盖,该桶盖上设置有进口管,且该桶盖上端设置有第二滤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尘过滤网包括有斗形滤网以及成型于 斗形滤网上端的桶形滤网,该桶形滤网伸入桶盖中,该斗形滤网下端与下料管上端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形滤网内壁设置有若干呈阶梯状分布的挡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管倾斜设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尘管呈弧形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尘过滤网中滤孔的形状为蜂窝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粉碎料的收集和粉尘分离,其除粉率高于振动筛粉机,可达到95%以上,且可实现按比例使用的功能,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无需增设沉降处理设备,以致使不会增加成本,且其体积小,占用土地面积也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为一种改良型粉尘分离器,其包括:分离桶1、安装于分离桶1内部的粉尘过滤网2、安装于分离桶1下端的粉尘管3、与粉尘管3对接的风尘收集桶5和安装于风尘收集桶5上端的第一滤芯6、安装于分离桶1下端并位于粉尘管3上方的下料管11以及安装于下料管11下端的比例阀座7、安装于分离桶1旁侧并与比例阀座7连接的注塑原料下料装置8以及安装于比例阀座7下端的注塑机9,该下料管11上端连接粉尘过滤网2下端,该粉尘过滤网2外围 与分离桶1内壁形成有间隔,该分离桶1上端设置有桶盖12,该桶盖12上设置有进口管121,且该桶盖12上端设置有第二滤芯122。

所述粉尘过滤网2包括有斗形滤网21以及成型于斗形滤网21上端的桶形滤网22,该桶形滤网22伸入桶盖12中,该斗形滤网21下端与下料管11上端连接。

所述桶形滤网22内壁设置有若干呈阶梯状分布的挡板221,其可以阻挡粉尘中较大的颗粒向上飞起,而被挡板阻挡掉下。

所述下料管11倾斜设置,其颗粒状物料下料效果更好。所述粉尘管3呈弧形状,其粉尘下料效果更好。

所述粉尘过滤网2中滤孔的形状为蜂窝状,其过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送料风机(图未示)产生高压空气流将粉碎料通过管道输送到分离桶1内,粉碎料和高压空气在粉尘过滤网2内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粉碎料紧贴粉尘过滤网2内壁旋转,小于粉尘过滤网2中过滤孔的粉尘料被甩出,再经过粉尘管3进入吸尘风机4,再通过吸尘风机吸入粉尘收集桶,高压空气则通过第一过滤芯过滤后排出,且分离桶1上端则有部分高压空气通过第二过滤芯过滤后排出,而大于粉尘过滤网2中过滤孔的粉碎料则通过下料管进入比例阀座,比例阀座将粉碎料及注塑原料下料装置8传送注塑原料按照配比的注入注塑机9,实现了粉碎料除粉尘和按比例使用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粉碎料的收集和粉尘分离,其除粉率高于振动筛粉机,可达到95%以上,且可实现按比例使用的功能,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无需增设沉降处理设备,以致使不会增加成本,且其体积小,占用土地面积也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