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球形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2262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球形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球形过滤网。



背景技术:

过滤网简称滤网,是由不同网目的金属丝网加工而成,其作用是过滤熔融料流和增加料流阻力,借以滤去机械杂质和提高混炼或塑化的效果。具有耐酸、耐碱、耐温、耐磨等性能;主要用于矿业、石油、化工、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过滤网分为纺织纤维过滤网和金属过滤网,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过滤、除尘和分离要求。

一般而言,为了减少泥沙、水草和一些其它杂质被吸入到水泵内部,在水泵的吸水管端部的底阀上都装有过滤网。但是,仅仅通过底阀上的过滤网还不能够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少量的泥沙、水草等杂质仍然会透过过滤网被吸入到水泵内部,达不到良好的解决效果,会降低了水泵的使用效率,加快了水泵的损耗。如果为了提高过滤能力,将底阀上的过滤网进行加密,虽然提高了过滤能力,但是会阻碍进水吸附能力,使得水量的供应不足,使得水泵的工作效率较低,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折叠球形过滤网,该球形过滤网与吸水管底阀上的过滤网形成双层过滤,在能有效保证泥沙、水草和水质较差的杂质不会被吸入到水泵内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水泵的进水吸附能力,保证了水量的供应,不仅具有较好的过滤作用,也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使得水泵在使用时能处于较高的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球形过滤网,该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均为半球壳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底部转动连接,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相对连接处呈轴对称布置,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在转动折叠至贴合后,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的顶部形成供水管通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过滤体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过滤体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固定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支撑架在第一过滤体与第二过滤体贴合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架在第一过滤体与第二过滤体贴合处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嵌入块;

所述第一过滤体顶部外壁设有两个搭扣,第二过滤体顶部外壁设有两个与搭扣相对应的卡扣板。

进一步的是,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转动折叠至相互贴合固定时,所述嵌入块插入凹槽内;嵌入块插入凹槽内,使得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贴合更紧,同时也可减少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之间的横向移动,使得该球形过滤网装置更加稳定,也减少了水草、泥沙等杂质进入球形过滤网内的量。

进一步的是,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转动折叠至相互贴合固定时,搭扣的挂钩固定在卡扣板上;搭扣的挂钩固定在卡扣板上,加强了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之间的固定,增加了该球形过滤网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底部通过合页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底阀的直径,通孔的直径大于吸水管的直径;当球形过滤网处于张开状态时,将吸水管的底阀放入球形过滤网内,然后将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转动折叠至贴合并进行固定,吸水管底阀位于球形过滤网内部,吸水管通过通孔伸出,球形过滤网的通孔侧壁固定在底阀上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球形过滤网与传统吸水管底阀上的过滤网形成双层过滤,在能有效保证泥沙、水草和水质较差的杂质不会被吸入到水泵内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水泵的进水吸附能力,保证了水量的供应,不仅具有较好的过滤作用,也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使得水泵在使用时能处于较高的工作效率;并且该球形过滤网可通过自身转动进行折叠,通过自身折叠能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卸,同时也便于对该球形过滤网和底阀进行检修与零部件的更换,并且该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均呈半球壳结构,清洗死角较少,清洗起来也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球形过滤网和第二球形过滤网未折叠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球形过滤网和第二球形过滤网未折叠时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球形过滤网和第二球形过滤网未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球形过滤网和第二球形过滤网折叠后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过滤体;2、第二过滤体;3、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凹槽;6、嵌入块;7、搭扣;8、卡扣板;9、挂钩;10、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一种可折叠球形过滤网,该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所述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均为半球壳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底部转动连接,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相对连接处呈轴对称布置,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在转动折叠至贴合后,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的顶部形成供水管通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过滤体1包括第一支撑架3,第二过滤体2包括第二支撑架4,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上均固定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支撑架3在第一过滤体1与第二过滤体2贴合处设有凹槽5,所述第二支撑架4在第一过滤体1与第二过滤体2贴合处设有与凹槽5相对应的嵌入块6;

所述第一过滤体1顶部外壁设有两个搭扣7,第二过滤体2顶部外壁设有两个与搭扣7相对应的卡扣板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转动折叠至相互贴合固定时,所述嵌入块6插入凹槽5内;嵌入块6插入凹槽5内,使得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贴合更紧,同时也可减少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之间的横向移动,使得该球形过滤网装置更加稳定,也减少了水草、泥沙等杂质进入球形过滤网内的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转动折叠至相互贴合固定时,搭扣7的挂钩9固定在卡扣板8上;搭扣7的挂钩9固定在卡扣板8上,加强了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之间的固定,增加了该球形过滤网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底部通过合页10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底阀的直径,通孔的直径大于吸水管的直径;当球形过滤网处于张开状态时,将吸水管的底阀放入球形过滤网内,然后将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转动至贴合并进行固定,吸水管底阀位于球形过滤网内部,吸水管通过通孔伸出,球形过滤网的通孔侧壁固定在底阀上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时,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未进行折叠时呈张开状态;在进行使用时,将该球形过滤网套在吸水管带有底阀的一端,随后将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进行折叠,使得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相互贴合,同时嵌入块6嵌入凹槽5中,让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贴合紧密且形成定位,减少相互之间的横向移动,减少了污泥、水草等杂质进入球形过滤网内部的量;同时将搭扣7上的挂钩9固定在对应的卡扣板8上,加强了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的固定;

吸水管穿过球形过滤网上的通孔,吸水管底阀位于球形过滤网内部,球形过滤网通过通孔的侧壁悬挂在底阀上,球形过滤网将吸水管底阀全部包裹在其内部,从而球形过滤网与底阀上的过滤网形成了双层过滤,在能有效保证泥沙、水草和水质较差的杂质不会吸入到水泵内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水泵的进水吸附能力,保证水量的供应,不仅具有较好的过滤作用,也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使得水泵在使用时能处于较高的工作效率;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过滤体1和第二过滤体2均为半球壳结构,在折叠之后形成球壳结构,在拆卸之后,其曲面结构也便于进行清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