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1814阅读:2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是指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被雾化的众多分散液滴可以捕集气体中的颗粒物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雾化技术已经被用到了各个不同领域,包括美容雾化、空气清晰加香雾化、医学治疗雾化等。雾化装置的构造对雾化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但是,现有的雾化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结构复杂,喷雾出口周边易产生积液现象,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回流装置,不会出现积液现象,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包括装液瓶、雾化头、雾化芯和雾化头盖;所述雾化头的侧壁设置有进气道,所述雾化头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过滤片;所述雾化头与所述装液瓶的瓶口连接;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雾化头内并位于所述过滤片的下方;所述雾化芯包括气体室和设置在所述气体室下方的液体室,所述气体室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液体室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向下插入所述装液瓶内;所述雾化头盖内设置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上下贯穿所述雾化头盖;所述雾化头盖设置在所述雾化头上;所述第一通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消音盖,所述消音盖内设置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上下贯穿所述消音盖;所述消音盖设置在所述雾化头盖上,所述第二通腔与所述第一通腔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设置在所述雾化头的侧壁上,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进气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相互背靠的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所述第一斜坡和所述第二斜坡的坡缘相接;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斜坡上;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气体室的底壁上,所述出气口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的正上方,所述出气口的余下部分突出所述第一斜坡外;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液口上下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度为40-50°;所述出气口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第一部分出气口和第二部分出气口;所述第一部分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部分出气口突出所述第一斜坡外,所述第二部分出气口突出所述第一斜坡的宽度为0.1-0.6mm;所述出液口的顶部边缘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距离为0.32-1.8mm。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室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流液腔,所述出液口依次横向穿过所述第二斜坡和所述液体室的侧壁与所述流液腔相通;所述出液口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缘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液体室的底壁上,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体室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室与所述液体室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与所述装液瓶螺接;所述雾化头盖与所述雾化头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与所述装液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雾化头盖与所述雾化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使用新型所提供的二流体雾化装置,结构简单,不会产生积液现象;在使用时,压缩气体和液体经过雾化芯时,液体被雾化;较大颗粒的雾化液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重新与装液瓶内的液体混合;而颗粒较小的雾化液则向上运动,依次经过过滤片和雾化头盖后喷出,从而与空气混合,达到净化清晰空气的目的。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不需要另外设置回流装置,颗粒较大的雾化液也不会通过雾化头流向空气中,不会造成出雾口周边或机器周边出现积液现象,节省了回流装置的设置也避免了浪费雾化液,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流体喷雾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芯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芯的剖面图。

图中:10、气体室;11、出气口;20、液体室;21、第一斜坡;22、第二斜坡;23、出液口;24、流液腔;30、装液瓶;40、雾化头;41、过滤片;42、进气道;50、雾化头盖;51、第一通腔;60、消音盖;61、第二通腔;70、进气接头;80、导液管;90、第一密封圈;100、第二密封圈;110、雾化芯;120、固定件;

A、第一斜坡的坡度;

B、第一斜坡与出气口之间的角度;

C、第一斜坡与出液口之间的角度;

L、第二部分出气口突出第一斜坡的宽度(出气口和出液口的投影距离);

H、出液口的顶部边缘与出气口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包括装液瓶30、雾化头40、雾化芯110和雾化头盖50;雾化头40的侧壁设置有进气道42,雾化头40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过滤片41;雾化头40与装液瓶30的瓶口连接;雾化芯110设置在雾化头40内并位于过滤片41的下方;雾化芯110包括气体室10和设置在气体室10下方的液体室20,气体室10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11;液体室20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23;进气口与进气道42连通,出液口23连接有导液管80,导液管80向下插入装液瓶30内;雾化头盖50内设置有第一通腔51,第一通腔51上下贯穿雾化头盖50;雾化头盖50设置在雾化头40上;第一通腔51与容纳腔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消音盖60,消音盖60内设置有第二通腔61,第二通腔61上下贯穿消音盖60;消音盖60设置在雾化头盖50上,第二通腔61与第一通腔51连通。消音盖60能够有效减少喷雾时产生的噪音,营造舒适环境。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进气接头70,进气接头70设置在雾化头40的侧壁上,进气接头70与进气道42密封连接。使用时,压缩空气依次经过进气接头70、进气道42和气体室10,最终从出气口11喷出。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液体室20的侧壁上设置有相互背靠的第一斜坡21和第二斜坡22,第一斜坡21和第二斜坡22的坡缘相接;出液口23设置在第二斜坡22上;出气口11设置在气体室10的底壁上,出气口11的部分设置在第一斜坡21的正上方,出气口11的余下部分突出第一斜坡21外;出气口11与出液口23上下相对。

当进行使用时,使用条件简单,只要进气口与压缩空气连接,导液管80与待雾化液体连接,就可以进行雾化了。启动装置,压缩空气从出气口11垂直向下喷出,由于部分的出气口11设置在第一斜坡21的正上方,部分出气口11突出第一斜坡21外,因此,喷出来的压缩空气会分为两路,一部分气体撞击在第一斜坡21上后被第一斜坡21改变流动方向,沿着第一斜坡21的坡度方向流动,第一斜坡21处产生负压,将液体从液体室20内虹吸上来;另外部分气体则继续垂直向下流动,将虹吸出来的液体打碎形成微小的雾状。当在空气流体压力达到25Kpa,流量达到2L/min时,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雾化效果。此外,该二流体雾化芯110可以在常温条件下雾化粘稠的油类品。

该二流体雾化芯110基于矢量力的可分解特性、负压的形成原理,以及空气与液体碰撞将液体打碎的原理制作而成,雾化方式简单,噪音小、误差小、稳定性好,使用条件低,这种结构的雾化芯110适用于园艺喷淋、工业降温、加湿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斜坡21的坡度A为40-50°,更加优选地为45°;液体室20内设置有与进液口连通的流液腔24,出液口23依次横向穿过第二斜坡22和液体室20的侧壁与流液腔24相通;出液口23的顶部边缘与第二斜坡22的坡缘重叠。也就是说,出液口23和出气口11相互垂直,第一斜坡21与出气口11之间的角度B为135°,第一斜坡21与出液口23之间的角度C为135°。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气体与液体能够充分混合,雾化效果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出气口11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第一部分出气口11和第二部分出气口11;第一部分出气口11设置在第一斜坡21的正上方;第二部分出气口11突出第一斜坡21外,第二部分出气口11突出第一斜坡21的宽度为0.1-0.6mm,也就是说,出气口11和出液口23的投影距离L为0.1-0.6mm。出液口23的顶部边缘与出气口11之间的距离H为0.32-1.8mm。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气体与液体能够充分混合,雾化效果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液口设置在液体室20的底壁上,进气口设置在气体室10的顶壁上,结构紧凑,气体和液体流动顺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出气口11和/或出液口23内镶嵌入毛细管(毛细管材质与形状不定),通过毛细管的作用达到喷雾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气体室10与液体室2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减少了因装配产生的工艺误差,提高是雾化器的稳定性。当然,气体室10和液体室20也可以采取分体独立的设置方式,通过组装形成最终的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雾化头40与装液瓶30螺接,消音盖60与雾化头盖50螺纹相接,雾化头盖50与雾化头40铆接,过滤片41与雾化头40铆接,进气接头70与雾化头40铆接。当然,上述部件之间采取铆接连接关系的,可以替换为螺接方式;螺接方式也可以改成铆接方式,组合位置关系一样就可以达到一样功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雾化头40与装液瓶3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0;雾化头盖50与雾化头4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0。设置密封圈,避免出现漏气漏夜现象,保证装置运作顺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二流体雾化装置在运用时,例如用到香薰机上,可以在雾化头40外设置固定件120,通过固定件120把整个装置固定在香薰机的壳体内。

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流体雾化装置,结构简单,不会产生积液现象;在使用时,压缩气体和液体经过雾化芯110时,液体被雾化;较大颗粒的雾化液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重新与装液瓶30内的液体混合;而颗粒较小的雾化液则向上运动,依次经过过滤片41和雾化头盖50后喷出,从而与空气混合,达到净化清晰空气的目的。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不需要另外设置回流装置,颗粒较大的雾化液也不会通过雾化头40流向空气中,不会造成出雾口周边或机器周边出现积液现象,节省了回流装置的设置也避免了浪费雾化液,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流体雾化装置,结构新颖特殊,能够有效解决设备喷雾周边易产生积液的现象,成本降低,噪音较小,使用条件也大大降低,特别适用于香薰机技术领域上。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