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码版材生产工艺的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781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用于数码版材生产工艺的烘干箱。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数码版材的生产工艺是由开卷机→去油→铝基表面粗化→除灰→阳极氧化→封孔或亲水处理→烘干→涂布感光成像层→烘干→牵引→裁切→检测→成品包装等生产流程组成,在“涂布感光成像层”之后的“烘干”步骤中,需要将涂有感应成像层的版材牵引进入烘干箱进行烘干。现有技术的烘干箱上通常包括有入口和出口,烘干箱内设置有加热管以及与对版材底面进行支撑的辊轮,版材在经过烘干箱时,加热管能够对版材的涂层面进行加热、烘干。为了保证成品的质量,烘干箱中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且版材在烘干箱中的加热时间不能过短;为了保证数码版材的生产速度,通常烘干箱的横向长度会设置的比较长,便于涂有感应成像层的版材沿直线从烘干箱入口向出口方向牵引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加热、烘干。但是,由于烘干箱的横向长度较长,占地面积非常大,不利于安装布置以及运输,而且提高了烘干箱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码版材生产工艺的烘干箱,较现有技术而言,保证了生产速度的同时又使涂有感应成像层的版材能够得到充分的加热、烘干。由于版材在烘干箱中烘干的总长度大约有箱体长度的5倍,因此烘干箱的干燥效率更高而占用空间却更小,便于安装布置和运输,同时降低了烘干箱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码版材生产工艺的烘干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供版材进出箱体的入口和出口,箱体内设置有五个纵向排布的隔层,版材可在隔层中行进烘干,五个隔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隔层、第二隔层、第三隔层、第四隔层和第五隔层,隔层之间设置有可供版材转向的转向辊组,版材可通过转向辊组依次分别行经第一隔层、第四隔层、第三隔层、第二隔层、第五隔层,转向辊组包括有与版材底面抵触的第一转向辊组和与版材涂层面抵触的第二转向辊组,第一转向辊组设置于第一隔层、第四隔层、第三隔层之间,版材可通过第一转向辊组依次分别行经第一隔层、第四隔层、第三隔层,第二转向辊组设置于第三隔层、第二隔层、第五隔层之间,版材可通过第二转向辊组依次分别行经第三隔层、第二隔层、第五隔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由于箱体内设置有五个纵向排布的隔层,且隔层之间设置有可供版材转向的转向辊组,版材从入口送入箱体后可通过转向辊组的转向作用依次分别行经第一隔层、第四隔层、第三隔层、第二隔层、第五隔层,并最终从箱体出口送出,版材在行进每个隔层时都能够得到加热烘干,这既保证了版材的生产速度,又使得版材在烘干箱内具有足够的行进时间,使版材能够得到充分的加热烘干,较现有技术的烘干箱而言,能够有效减小烘干箱的横向长度,使烘干箱占地面积更小,便于安装布置和运输,而且降低了烘干箱的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版材是通过转向辊组的转向作用依次行经各个隔层,而在转向过程中,转向辊组不可避免地会与版材的涂层面相接触,对于刚送入箱体不久且涂层面还未充分烘干的版材而言,版材的涂层面容易在与转向辊组相接触时遭到破坏,因此版材在进入箱体后先通过设置于第一隔层、第四隔层、第三隔层之间的第一转向辊组实现版材转向,使版材能够依次行经第一隔层、第四隔层、第三隔层;再通过设置于第三隔层、第二隔层、第五隔层之间的第二转向辊组实现版材转向,使版材能够在行经第三隔层后再依次行经第二隔层、第五隔层。由于第一转向辊组是与版材底面抵触的,版材在第一转向辊组的转向作用下其涂层面不会造成损伤,当版材经过第二转向辊组时,虽然版材的涂层面会与第二转向辊组抵触,但由于版材在第一隔层、第四隔层、第三隔层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加热烘干,版材的涂层面已经基本定型,不容易在与第二转向辊组抵触时遭到破坏,版材之后在经过第二隔层、第五隔层时能够得到进一步加热、烘干,使干燥更加完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的隔层均包括有送入端和送出端,所述第一转向辊组包括供版材依次行经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第一辊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层的送出端处,第二辊轮设置于第四隔层的送入端处,第三辊轮设置于第四隔层的送出端处,第四辊轮设置于第三隔层的送入端处,所述第二转向辊组包括供版材依次行经的第五辊轮、第六辊轮、第七辊轮和第八辊轮,第五辊轮设置于所述第三隔层的送出端处,第六辊轮设置于第二隔层的送入端处,第七辊轮设置于第二隔层的送出端处,第八辊轮设置于第五隔层的送入端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版材在行经第一隔层后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的转向作用送入到第四隔层中,版材在行经第四隔层后能够依次通过第三辊轮、第四辊轮的转向作用送入到第三隔层中,版材在行经第三隔层后能够依次通过第五辊轮、第六辊轮的转向作用送入到第二隔层中,版材在行经第二隔层后能够依次通过第七辊轮、第八辊轮的转向作用送入到第五隔层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垂直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垂直对应设置,所述第五辊轮和第六辊轮垂直对应设置,所述第七辊轮和第八辊轮垂直对应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使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第四辊轮、第五辊轮、第六辊轮、第七辊轮、第八辊轮之间位置更加紧凑,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减小烘干箱的横向长度,使烘干箱占地面积变得更小,便于安装布置和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口设置于箱体一侧靠上位置且对应第一隔层送入端设置,出口设置于箱体另一侧靠下位置且对应第五隔层送出端设置,入口和第一隔层送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版材进行支撑或转向的第九辊轮,第九辊轮与第一辊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出口和第五隔层送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版材进行支撑或转向的第十辊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第九辊轮和第一辊轮的配合支撑作用,使从箱体入口送入的版材能够在第一隔层中水平移动,便于版材的平稳输送和均匀加热,第九辊轮还能够在版材从箱体入口送入时起到一定转向作用;通过第十辊轮和第八辊轮的配合支撑作用,使版材能够在第五隔层中水平移动,便于版材的平稳输送和均匀加热,第十辊轮还能用于版材从出口送出后实现转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数码版材生产工艺的烘干箱的实施例如图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有供版材5进出箱体1的入口1a和出口1b,箱体1内设置有五个纵向排布的隔层,版材5可在隔层中行进烘干,五个隔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隔层11、第二隔层12、第三隔层13、第四隔层14和第五隔层15,隔层之间设置有可供版材5转向的转向辊组,版材5可通过转向辊组依次分别行经第一隔层11、第四隔层14、第三隔层13、第二隔层12、第五隔层15,转向辊组包括有与版材5底面5b抵触的第一转向辊组和与版材5涂层面5a抵触的第二转向辊组,第一转向辊组设置于第一隔层11、第四隔层14、第三隔层13之间,版材5可通过第一转向辊组依次分别行经第一隔层11、第四隔层14、第三隔层13,第二转向辊组设置于第三隔层13、第二隔层12、第五隔层15之间,版材5可通过第二转向辊组依次分别行经第三隔层13、第二隔层12、第五隔层15。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隔层均包括有送入端和送出端,所述第一转向辊组包括供版材5依次行经的第一辊轮21、第二辊轮22、第三辊轮23和第四辊轮24,第一辊轮2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层11的送出端处,第二辊轮22设置于第四隔层14的送入端处,第三辊轮23设置于第四隔层14的送出端处,第四辊轮24设置于第三隔层13的送入端处,所述第二转向辊组包括供版材5依次行经的第五辊轮25、第六辊轮26、第七辊轮27和第八辊轮28,第五辊轮25设置于所述第三隔层13的送出端处,第六辊轮26设置于第二隔层12的送入端处,第七辊轮27设置于第二隔层12的送出端处,第八辊轮28设置于第五隔层15的送入端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轮21和第二辊轮22垂直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辊轮23和第四辊轮24垂直对应设置,所述第五辊轮25和第六辊轮26垂直对应设置,所述第七辊轮27和第八辊轮28垂直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口1a设置于箱体1一侧靠上位置且对应第一隔层11送入端设置,出口1b设置于箱体1另一侧靠下位置且对应第五隔层15送出端设置,入口1a和第一隔层11送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版材5进行支撑或转向的第九辊轮29第九辊轮29与第一辊轮2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出口1b和第五隔层15送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版材5进行支撑或转向的第十辊轮30。

需要说明是:第六辊轮26和第七辊轮27之间、第四辊轮24和第五辊轮25之间以及第二辊轮22和第三辊轮23之间设置的垂直高度使得版材5能够分别水平通过第二隔层12、第三隔层13和第四隔层14,便于版材5的均匀加热和平稳输送。

在具体应用中,版材5在进入箱体1加热烘干的工序之前先由涂布机4在其表面涂布感应成像层,使版材5分别具有涂层面5a和底面5b,而后版材5从入口1a送入箱体1后可通过转向辊组的转向作用依次分别行经第一隔层11、第四隔层14、第三隔层13、第二隔层12、第五隔层15,经过每个隔层的均匀加热,使版材5的涂层面5a得到充分烘干,而后从箱体1出口1b送出。

以上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