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磷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3549发布日期:2018-06-22 21:3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磷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的热法制造工艺采用黄磷作为原料,黄磷通过电炉法制备,在制备的过程中会混入少量的杂质,需要先将这些杂质去除后再用于制备磷酸。申请号为201520509905.1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黄磷过滤预处理装置及其构成的黄磷净化系统,采用常规的膜过滤装置,过滤效率低下;且黄磷在水中液化,固体杂质残留在热水中,杂质的含量逐渐增加,需要经常排出含有杂质的热水,造成热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磷过滤装置,提高过滤效率,避免热水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磷过滤装置,包括保温池,所述保温池内设置有热水;所述保温池内设置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内部设置有多根竖直设置的过滤芯管,所述过滤芯管的下端封口,外表面覆盖有反渗透膜;过滤罐的外侧壁设置有输料换热管,所述输料换热管的进料端延伸至保温池外,且输料换热管上设置有加压泵;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下端延伸至保温池外。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罐包括竖直的罐体,罐体的上端通过上封头封口,下端通过下封头封口,所述输料换热管安装于罐体,排渣管安装于下封头,过滤芯管安装于上封头。

进一步地,每个过滤芯管内设置有一分收集管,每个分收集管上设置有收集泵,所述分收集管连接有总收集管。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池内设置有电加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池内设置有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输料换热管将黄磷输送至过滤罐,在输送的过程中,热水中的热量通过输料换热管传递至黄磷,黄磷熔化成为液体,而杂质为固体,黄磷进入过滤罐后,在加压泵的加压作用下,液态的黄磷通过反渗透膜进入过滤芯管内部,而杂质停留在过滤芯管外,实现黄磷与杂质的分离。由于输料换热管将黄磷与热水隔开,避免了黄磷内的杂质进入水中而造成水体污染,热水可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利用加压泵加压过滤,提高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保温池;2—过滤罐;3—过滤芯管;4—输料换热管;5—加压泵;6—排渣管;7—分收集管;8—收集泵;9—总收集管;10—温度传感器;11—电加热丝;12—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磷过滤装置,包括保温池1,所述保温池1内设置有热水;保温池1采用保温材质,热水的温度在70度以上,保证黄磷能够快速的熔化。保温池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电加热丝11和搅拌器12,温度传感器10用于检测水温,当水的温度下降到较低的值时,利用电加热丝11对水进行加热,以提高水温,搅拌器12对热水进行搅拌,使热水的热量分布均匀。所述保温池1内设置有过滤罐2,过滤罐2包括竖直的罐体,罐体的上端通过上封头封口,下端通过下封头封口,罐体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质,可将热水中的热量传递至内部的黄磷,保证黄磷完全熔化。所述过滤罐2的内部设置有多根竖直设置的过滤芯管3,过滤芯管3安装于上封头,且其上端伸至上封头以外,下端封口,外表面覆盖有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用于过滤掉黄磷中的杂质。罐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输料换热管4,输料换热管4用于将黄磷输送至过滤罐2内,输料换热管4用导热系数高的材质,可将热水中的热量迅速地传递至内部的黄磷,使黄磷熔化成为液态,以便于与固态的杂质分离。所述输料换热管4的进料端延伸至保温池1外,且输料换热管4上设置有加压泵5,用于增加过滤罐2内的液态黄磷压力,提高渗透效率。过滤罐2底部的下封头上设置有排渣管6,所述排渣管6的下端延伸至保温池1外,排渣管6上设置有排渣阀。

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将待除杂的黄磷通入输料换热管4,黄磷吸收热水的热量后熔化为液态,而杂质保持为固态,在加压泵5的作用下,液态黄磷和固态杂质同时进入过滤罐2内,液态黄磷受压穿过反渗透膜后进入过滤芯管3内部,而杂质停留在过滤芯管3外的过滤罐2中并逐渐沉积至过滤罐2的底部,过滤完成后,打开排渣管6上的排渣阀,将杂质排出即可。本装置避免了黄磷内的杂质进入水中而造成水体污染,热水可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利用加压泵加压过滤,提高了过滤效率。

每个过滤芯管3内设置有一分收集管7,每个分收集管7上设置有收集泵8,所述分收集管7连接有总收集管9。在进行过滤的同时启动收集泵8,将过滤芯管3内的纯净黄磷输送至下一工序,减小过滤芯管3的内部压力,使过滤芯管3的内外具有较大的压力差,保证过滤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