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装置壳体及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268发布日期:2018-09-07 22:4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壳体及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几十年的粗放式高速发展,大气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全国多地爆发了严重的雾霾,目前PM2.5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气候因数,一个是污染物排放量。气体净化设备起到对气体过滤的作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净化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功耗高或者净化效率不稳定,导致空气污染治理成本高,长时间看净化效果一般且难于持续稳定。

比如高压静电,湿式、机械过滤式及活性炭式维护量大,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净化效率不稳定寿命短等缺点,以及市面上一种动态离心净化器,其中一种是带径向丝绕成的旋转网盘,通过网盘高速的旋转,径向丝不断切割撞击油烟或其它废气,使截留在网盘上的颗粒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飞甩至外围壳体上,利用油烟高速撞击挡板达到脱离油烟的目的,但是网盘的外围壳体结构非常简单,通常是采用简单的圆形环状挡板,脱离净化网盘的油烟撞击到挡板后,会形成逆流风,并且网盘转速越高、数量越多,逆流风就越大,排烟阻力就越大,不利于排烟,能耗很高不节能,同时影响脱油效率,并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壳体,该净化装置壳体可以使部分脱离净化网盘的油烟由第一烟气通道进入与第二烟气通道中,以进行净化,大幅减小第一烟气通道的阻力,提升脱油效率,消除烟气的二次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净化装置壳体的烟气净化装置。该烟气净化装置不仅可以解决过滤网盘中心区域易阻塞的问题,还可以使部分脱离净化网盘的油烟由第一烟气通道进入与第二烟气通道中,以进行再过滤,大幅减小第一烟气通道的阻力,提升过滤效率。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部的空腔作为第一烟气通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壳壁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二烟气通道具有通过隔板分隔的且相连通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第一壳体壳壁的出风口连通,用以接收第一烟气通道中过滤装置沿其径向排出的部分烟气,所述出风通道用以接收所述进风通道排出的烟气并将烟气排放至第一烟气通道的排烟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由至少一个排风导向板组成,所述排风导向板用以将第一烟气通道的烟气的导流至第二烟气通道,同时能够截留烟气中油滴或颗粒物。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净化装置,所述辅助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烟气通道中,并且,所述辅助净化装置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净化装置包括烟气导流板和净化发生器,所述烟气导流板具有固定端和悬空端,所述固定端与第二烟气通道内壁连接,所述固定端设置在进风通道内,所述悬空端设置在出风通道内,所述烟气导流板与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形成背风区,所述净化发生器设置在所述背风区内以对烟气净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排烟口处的挡板设置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位于第一烟气通道内部,所述第二导流部设置为弯弧状或者弯折状,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壳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盖,所述导流盖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进烟口位置,所述导流盖中部设置与所述第一烟气通道连通的导流盖进风口,所述导流盖进风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直径,并且,所述导流盖进风口设置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导流盖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导流涡道,所述第一导流部设置为弯弧状或者弯折状,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壳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轴向排烟口方向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三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烟气通道、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出风通道相连通第三烟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烟气通道分为相连通的第一分烟道和第二分烟道,所述第一分烟道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烟气通道及出风通道的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烟道的出风口与第二分烟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一分烟道自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直径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排烟口处的挡板还设置有第三导流部,所述第三导流部位于第一分烟道内,用以将第一烟气通道的排烟口及第二烟气通道的出风通道排出的烟气导向至第一分烟道。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组件以及上述的净化装置壳体;

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第一烟气通道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相连接的过滤网盘和导流叶轮,所述导流叶轮与所述过滤网盘共轴线,所述导流叶轮与所述过滤网盘同步转动,所述导流叶轮能够将引入过滤网盘的气流导向至所述过滤网盘径向方向,以使气流能够切入至靠近所述过滤网盘的外圆周区域。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中部的空腔作为第一烟气通道;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壳壁连接,第二壳体具有第二烟气通道,第二烟气通道具有通过隔板分隔的且相连通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进风通道与第一壳体壳壁的出风口连通,用以接收第一烟气通道中过滤装置沿其径向排出的部分烟气,出风通道用以接收进风通道排出的烟气并将烟气排放至第一烟气通道的排烟口。

第一烟气通道中用以放置过滤组件,利用过滤组件将烟气中颗粒进行截留,并将颗粒通过离心力作用甩至第一壳体的内壁,使第一壳体内壁区域的压力增加,由于第一烟气通道连通第二烟气通道的进风通道,第一壳体烟气通道与进风通道产生压力差,使部分过滤烟气携带自然引入至进风通道,再利用其他过滤装置对第二烟气通道中的烟气进行二次净化。

该净化装置壳体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脱离净化元件的油烟撞击第一壳体内壁后,由第一烟气通道进入第二烟气通道中进行再过滤,提升了净化装置壳体的过滤效率,减小烟气二次污染的产生,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组件以及上述的净化装置壳体,具有该净化装置壳体的上述优点。同时,过滤组件设置在第一烟气通道内,过滤组件包括相连接的过滤网盘和导流叶轮,导流叶轮与过滤网盘共轴线,导流叶轮与过滤网盘同步转动,导流叶轮能够将引入过滤网盘的气流导向至过滤网盘径向方向,以使气流能够切入至靠近过滤网盘的外圆周区域。

该烟气净化装置不仅可以解决过滤网盘中心区域易阻塞的问题,还可以使部分脱离净化网盘的油烟由第一烟气通道进入与第二烟气通道中,以进行再过滤,大幅减小第一烟气通道的阻力,提升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对于烟气的净化监测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净化装置壳体对于烟气的净化监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过滤组件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过滤组件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过滤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导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8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具有一个凸起(一个台阶面)的过滤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具有一个凸起(多个台阶面)的过滤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具有两个凸起(多个台阶面)的过滤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壳体;101-第一烟气通道;102-挡板;103-第二导流部;104-第三导流部;200-第二壳体;201-第二烟气通道;202-进风通道;203-出风通道;204-进风导流板;205-背风区;206-排风导向板;300-导流盖;301-导流盖进风口;302-第一导流部;303-导流涡道;400-第三壳体;401-第三烟气通道;402-第一分烟道;403-第二分烟道;50-辅助净化装置;51-烟气导流板;52-净化发生器;10-过滤组件;20-净化装置壳体。500-过滤网盘;510-外轮辋;520-固定件;521-凸起;530-径向筋;540-滤丝;600-传动元件;700-导流叶轮;710-轴毂;720-第一导流叶片;730-第二导流叶片;800-轴套;900-驱动装置;901-引风风扇;902-内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主要应用于工业烟气、厨房油烟过滤等领域。本实施例中以油烟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图1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箭头方向为烟气流动方向)。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第一壳体100中部的空腔作为第一烟气通道101;第二壳体200位于第一壳体100的一侧,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的壳壁连接,第二壳体200具有第二烟气通道201,第二烟气通道201具有通过隔板分隔的且相连通的进风通道202和出风通道203;其中,进风通道202与第一壳体100壳壁的出风口相连通,该进风通道202用以接收第一烟气通道101中过滤装置沿其径向排出的部分烟气,出风通道203用以接收进风通道202排出的烟气并将烟气排放至第一烟气通道101的排烟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烟气通道101中用以放置过滤组件,利用过滤组件将烟气中油滴及其他颗粒物进行截留,并将油滴及其他颗粒物甩至第一壳体100的内壁,使第一壳体100内壁区域的压力增加,在第一壳体100内壁设置多个槽口与第二烟气通道201的进风通道202连通,第一壳体100内壁的内壁区域(即第一烟气通道101)与进风通道202产生压力差,使部分过滤烟气由第一烟气通道101引入至第二烟气通道201的进风通道202中,再利用其他过滤装置对第二烟气通道201的烟气进行二次净化,减小了因脱离过滤过滤组件的油烟在第一烟气通道101中形成逆流风,增加烟气阻力,对过滤造成干扰的状况。

该净化装置壳体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脱离净化元件(该净化元件优选采用净化网盘)的烟气中油滴及其他颗粒物撞击第一壳体100内壁后,由第一烟气通道101排放至第二烟气通道201中利用其它装置进行再过滤,不会影响到净化装置壳体的过滤效率,减小烟气二次污染的产生,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进风通道202内设置多个进风导流板204,进风导流板204用以将烟气导向至出风通道203。另外,该进风导流板204还起到加大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作用,使烟气充分与进风导流板204接触,对烟气中油滴或其他颗粒物进行截留。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出风口由至少一个排风导向板206组成,所述排风导向板206用以将第一烟气通道101的烟气的导流至第二烟气通道201,同时能够截留烟气中油滴或颗粒物。

具体实施时,优选设置多个排风导向板206,多个排风导向板206沿第一壳体100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排风导向板206自第一壳体轴向进气方向呈向上倾斜状,不仅起到对第一烟气通道101的烟气的导流至第二烟气通道201中的作用,不会产生排烟阻力,还起到加大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使烟气充分与排风导向板206接触,对烟气中油滴或颗粒物的截留作用。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净化装置壳体还包括辅助净化装置50,辅助净化装置50设置在第二壳体200内的第二烟气通道201中,并且,辅助净化装置50位于进风通道202和出风通道203之间位置。

该辅助净化装置50包括烟气导流板51和净化发生器52,烟气导流板51具有固定端和悬空端,固定端与第二烟气通道201内壁连接,固定端设置在进风通道202内,悬空端设置在出风通道203内,烟气导流板51与进风通道202和出风通道203形成背风区205,净化发生器52设置在背风区205内以对烟气净化。

其中,烟气导流板51起到自进风通道202至出风通道203方向对烟气的导向作用,烟气导流板51还能够起到对烟气中的油滴颗粒或其他颗粒物进行拦截作用;烟气导流板51与第二烟气通道201形成背风区205,由于烟气导流板51的遮挡作用,在背风区205内没有气流的干扰作用,将净化发生器52放置的该背风区205内,能够使净化发生器52处于安全的工作空间。避免烟气中的油滴或者其他颗粒物附着在净化发生器52上,保障净化发生器52的工作效率,减小净化发生器52的清洗频率,同时,还能够避免因油滴引发净化发生器52产生火灾的状况。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背风区205相对应的内壁设置有通气孔(图中并未示意出)。

由于背风区205不会受到烟气流动干扰,在该区域设置的通气孔能够使外部空气进入到第二烟气通道201内,而不会受到烟气气流的影响,促进对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去除。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净化发生器52采用等离子灯。

本实用新型中的净化发生器52由一根或多根等离子灯管组成,等离子灯管由微电脑自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其处理油烟的原理是光解油烟,等离子灯管优选能产生高性能UV-C紫外线C波段(185nm)光束的紫外线灯。UV-C紫外线C波段(185nm)是在含有低压汞蒸气的特殊气体放电管中产生的,利用高性能UV-C紫外线C波段(185nm)光束,在工作时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高于一般紫外线灯十几倍的臭氧,臭氧是一种非常活跃的不稳定氧形态,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对油烟及气味有很强的清除效果,利用高性能UV-C紫外线C波段(185nm)光束照射油烟,能使油烟及气味进行光解氧化反应,改变油脂的分子结构,使高分子化合物降解低分子化合物,从而减小油烟气对空气污染。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净化发生器52采用UV灯。本实用新型中的净化发生器52由由一根或多根UV灯管组成,UV灯管由微电脑自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其处理油烟的原理是能够发射紫外线对烟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及病毒进行消灭,从而减小油烟气对空气污染。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壳体100排烟口处的挡板102设置第二导流部103,第二导流部103位于第一烟气通道101内部,第二导流部103设置为弯弧状或者弯折状,其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00的壳壁。

该第二导流部103能够避免部分烟气由过滤网盘与第一壳体100排烟口处的挡板102之间的缝隙排出至排烟口,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壳体还包括导流盖300,导流盖300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轴向进烟口位置,导流盖300中部设置与第一烟气通道101连通的导流盖进风口301,导流盖进风口301直径小于第一烟气通道101直径,并且,导流盖进风口301设置第一导流部302,第一导流部302、导流盖300与第一壳体100形成导流涡道303,第一导流部302设置为弯弧状或者弯折状,其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00的壳壁。

导流盖进风口301起到引入烟气的作用,在过滤组件的作用下,烟气由导流盖300进入到第一烟气通道101中,由过滤组件对烟气中颗粒进行截留,并将截留油滴甩到第一壳体100的内壁上,在导流涡道303的导流作用下,颗粒多次撞击导流涡道303,并截留在导流涡道303中,提高对烟气的净化效果。

第一导流部302采用弯弧状或者弯折状,本实施例对应附图中以弯弧状为例,该第一导流部302能够引导导流涡道303中的气流多次撞击导流涡道303,形成紊流效果,使烟气中油滴或其他颗粒物与导流涡道303充分接触进而与烟气分离,同时,该弯弧状的第一导流部302还能够使烟气向上移动通过过滤组件进行再次净化,避免现有技术中,烟气与外壳壳体的挡板102撞击后朝向与进烟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产生烟气阻力,对烟气净化效果产生影响。

请参照图3,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该净化装置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00轴向排烟口方向的第三壳体400,第三壳体400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连接,第三壳体400具有与第一烟气通道101、第二烟气通道201的出风通道203相连通第三烟气通道401。

该第三烟气通道401用以排放第一烟气通道101和第二烟气通道201过滤后的气体,同时,用以容纳过滤组件中相应的驱动部件和引风部件。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三烟气通道401分为相连通的第一分烟道402和第二分烟道403,第一分烟道402的进风口与第一烟气通道101及出风通道203的相连通,第一分烟道402的出风口与第二分烟道403的进风口连接,第一分烟道402自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直径递减。

第一分烟道402自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直径递减,在烟气过滤后,对气流起到加速排出的作用。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壳体100排烟口处的挡板102还设置有第三导流部104,第三导流部104位于第一分烟道402内,用以将第一烟气通道101的排烟口及第二烟气通道201的出风通道203排出的烟气导向至第一分烟道402。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对于烟气的净化监测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净化装置壳体对于烟气的净化监测图;

对于五米的排烟系统,三眼鼓风炒灶,一个四眼煲仔炉正常工作,未经净化时最高浓度为12mg/m3,从图4中可知,经过本实用新型净化装置壳体净化后,净化后的烟气浓度平均值为1.38mg/m3

并且实验得知当有此装置时净化器贴近风口处用风速仪测得值为5.4m/s,当无此装置时,用现有技术环状壳体代替时,风速会急剧下降至3.3m/s。

五米的排烟系统,三眼鼓风炒灶,一个四眼煲仔炉正常工作,未经净化时最高浓度为12mg/m3,从图5中可知,当无此装置时,净化后的烟气浓度平均值为2.51mg/m3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对于烟气的净化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比现有技术的风阻得到大幅下降。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组件10以及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净化装置壳体20;该过滤组件10设置在第一烟气通道101内。由于净化装置壳体的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已经做出了说明,本实施例中不在赘述。

请参照图6-图8所示,上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盘500和导流叶轮700,过滤网盘500和导流叶轮700通过传动元件600相连接,该传动元件优选采用传动轴。导流叶轮700与过滤网盘500共轴线,导流叶轮700与过滤网盘500同步转动,导流叶轮700的直径小于过滤网盘500的直径,导流叶轮700位于过滤网盘500的进行方向,导流叶轮700能够将引入过滤网盘500的气流导向至过滤网盘500径向方向,以使气流能够切入至靠近所述过滤网盘的外圆周区域。

具体实施时,导流叶轮700的位置相对于过滤网盘500更靠近第一烟气通道101的轴向进烟口位置。

过滤网盘500在旋转时,由中心至外径方向离心力逐渐增加,拦截在过滤网盘500中心区域的油滴或颗粒物由中心向外径位置移动,经过滤网盘500最外缘甩出至外部。对于被拦截颗粒物净化效率由外径至中心逐渐减弱,因此,利用导流叶轮700可以将引入过滤网盘500的气流直接导向至的过滤网盘500的径向方向以使气流能够切入至靠近所述过滤网盘的外圆周区域,从而使过滤网盘500的外圆周区域对颗粒物进行拦截并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油滴或颗粒物甩出,使油滴或颗粒物脱离过滤网盘500,以实现对烟气中油滴或颗粒物的过滤;同时,过滤网盘500的中部区域由于气流减弱,减小了油滴或颗粒物积累在过滤网盘500的中心区域造成堵塞的现象。

请参照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的过滤网盘500设置多个,导流叶轮700设置至少一个,多个过滤网盘500之间通过传动元件600同轴连接,至少一个过滤网盘500与一个导流叶轮700同轴连接。

多个过滤网盘500转动时,能够对烟气进行多级净化。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个过滤网盘50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两个过滤网盘中,第一个过滤网盘500的进风端连接一个导流叶轮700,另一个过滤网盘500不连接导流叶轮700。

第一个过滤网盘500在旋转时,由中心至外径方向离心力逐渐增加,拦截在过滤网盘500中心区域的油滴或颗粒物由中心向外径位置移动,经过滤网盘500最外缘甩出至外部。对于被拦截的油滴或颗粒物的净化效率由外径至中心逐渐减弱,因此,本申请利用导流叶轮700可以将引入过滤网盘500的气流导向至的过滤网盘500的径向方向以使气流能够切入至靠近所述过滤网盘的外圆周区域,从而使过滤网盘500的外圆周区域对颗粒物进行拦截并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油滴或颗粒物甩出,使油滴或颗粒物脱离过滤网盘500,以实现对烟气中油滴或颗粒物的过滤;同时,过滤网盘500的中部区域由于气流减弱,减小了油滴颗粒物积累在过滤网盘500的中心区域造成堵塞以及易产生燃烧引发火灾的状况。

经过第一个过滤网盘500初步过滤后的烟气通过第二个过滤网盘500进行再过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实施时,第一个过滤网盘起到粗过滤的作用,第二个过滤网盘起到精过滤的作用,因此,可以设置第一个过滤网盘上的滤丝数量小于第二过滤网盘的滤丝数量,利用第一个过滤网盘首先过滤大直径的颗粒(如PM10以上),由于第一个过滤网盘的滤丝数量少,密度小,不易产生因油滴或颗粒物堆积而造成的阻塞状况;由于第二个过滤网盘的滤丝数量多,密度大,转动时能够对小直径的油滴或颗粒物(如PM10以下)进行过滤。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单元通过对过滤网盘中滤丝的疏密度设置以及与导风叶轮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烟气的净化效果,并且,过滤网盘不易产生阻塞状况,保障了该产品能够稳定运行,提升使用寿命,还能够避免因油滴积累而引发火灾的状况,保障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是以两个过滤网盘500结合一个导流叶轮70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还可以采用两个以上过滤网盘(比如3个、4个、5个或以上)进行过滤,对于导风叶轮使用要求是,在处于进风端的第一个过滤网盘连接一个导风叶轮,其他过滤网盘可以根据烟气浓度等因素考虑是否需要安装的导风叶轮。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叶轮700的结构,该导流叶轮700包括轴毂710和分布在轴毂710周向的多个叶片;叶片包括相连接的靠近轴毂710的第一导流叶片720和远离轴毂710的第二导流叶片730,第一导流叶片720和第二导流叶片730能够使气流切入至靠近过滤网盘500的外圆周区域。本实施例中,叶片优选设置10根,并均布在轴毂710的周向,即各个叶片之间的夹角为36度。第一导流叶片720沿径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导流叶片730的长度,气流在第一导流叶片720和第二导流叶片730作用下,流向过滤网盘500外圆周区域,从而利用外圆周区域较大的离心力将被拦截的油滴或颗粒物甩出,提升过滤效果,并且能够减小过滤网盘500的中部区域因离心力小,过滤效果低而造成的堵塞问题。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浆叶角定义为第一导流叶片720或第二导流叶片730的弦线与叶片在转动时产生的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弦线定义为第一导流叶片720或第二导流叶片730中截面的前缘点和后缘点的连线。其中,第一导流叶片720的任一截面的浆叶角α大于第二导流叶片730的任一截面的浆叶角β。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叶片720的浆叶角α设置为60-90度范围之间(如图11所示),第二导流叶片730的任一截面的浆叶角β设置在10-30度范围(如图12所示)。第一导流叶片720的浆叶角α较大,即与导流叶轮700旋转平面的夹角的角度较大,对于气体的沿径向的排出量较多;第二导流叶片730的浆叶角β较小,即与导流叶轮700的旋转平面的夹角的角度较小;通过第一导流叶片720将沿轴向引入的靠近过滤网盘500中部区域的气流导向至第二导流叶片730所在径向方向,然后由第二导流叶片730使气流切向过滤网盘500的外圆周区域。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网盘500的结构,该过滤网盘500包括外轮辋510、固定件520、径向筋530和滤丝540,外轮辋510为圆形,固定件520设置为盘状,该固定件520设置在外轮辋510中心位置,固定件520与外轮辋510之间沿径向方向均匀设置多根径向筋530,固定件520的至少一端面设置凸起521,该凸起采用柱状,导流叶轮700中的轴毂710与其中一个凸起521套接,以使导流叶轮700与凸起521同步转动,多根滤丝540沿径向方向均匀设置在凸起521与外轮辋510之间,导流叶轮700的轴向出风端和/或轴向进风端分别设置滤丝540。

过滤网盘500旋转时,滤丝540能够起到对烟气中的颗粒物的拦截作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油滴或颗粒物由滤丝540甩至过滤网盘500外径处的外轮辋510上,并由外轮辋510将颗粒物甩出,从而实现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径向筋530起到连接外轮辋510和固定件520的作用,提高整体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以过滤网盘500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分为设置滤丝540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时,设置在过滤网盘500进风端的滤丝密度小于过滤网盘500出风端的滤丝密度,目的是利用进风端的滤丝540首先对烟气中的油滴或者颗粒物进行拦截,起到粗过滤作用,且由于进风端滤丝540密度较低不会产生堵塞状况;

经过过滤网盘500进风端的滤丝540导流叶轮700导向作用下,将气流引导至滤丝540的径向方向靠近外轮辋510的区域,从而利用该区域较强的离心力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拦截并滤除,实现精过滤作用。

导流叶轮700的出风端和进风端分别设置滤丝540,能够保障烟气首先经过第一层滤丝的粗过滤作用,然后再经过导流叶轮700导向,将气流引导至下一层滤丝540的径向方向靠近外轮辋510的区域,从而利用该区域较强的离心力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拦截并滤除。上述利用滤丝分层过滤方式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减小滤丝之间因颗粒物或油滴积累产生的阻塞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滤丝的直径范围为0.1-0.5mm,当采用滤丝直径较大时,也可以采用直径不超过3mm的滤杆来替代。

请参照图13-15,上述的凸起521与固定件520同轴贯穿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以放置轴套800(请参照图8),该通孔能够保障凸起521和固定件520同轴心,该轴套800用以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从而使导流叶轮700和过滤网盘500同步转动。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固定件520设置为圆盘状,固定件520位于外轮辋510的中心位置,固定件520在旋转过程中,起到对烟气的阻挡作用,能够使烟气按照导流叶轮700的导向作用下流动。具体实施时,该固定件的直径可以适当增大,以减小烟气中的油滴或者颗粒物对滤丝的影响。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固定件520轴向方向的一端面设置一个凸起521,导流叶轮700与该凸起521连接,多根所述滤丝540沿径向方向分别设置在外轮辋510与凸起521之间。为了便于对滤丝进行缠绕,在凸起上设置至少一个台阶面。请参照图13,示出了具有一个台阶面的凸起,请参照图14,示出了具有多个台阶面的凸起。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固定件520轴向方向的两端面分别设置同轴布置的凸起521,导流叶轮700与其中一个凸起521连接,多根所述滤丝540沿径向方向分别设置在外轮辋510与两个凸起521之间。为了便于对滤丝进行缠绕,在上述两个凸起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台阶面。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滤丝540位于凸起521上的接触点与滤丝540位于外轮辋510的接触点具有一定轴向高度差,即滤丝540由外轮辋510的中心至外径方向呈高度递减的倾斜状。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多根滤丝540位于凸起521上的接触点与滤丝540位于外轮辋510的接触点的轴向高度差设置为相同或者不同。

当多根滤丝540之间采用相同的轴向高度差时,滤丝540在旋转时形成一层过滤面。

当多根滤丝540之间采用不同的轴向高度差时,能够使滤丝540在旋转时形成不同的过滤面,即上述的位于导流叶轮轴向进风端和轴向出风端的滤丝。例如,滤丝540设置两种不同的轴向高度差时,第一层滤丝540设置密度较疏,起到对大直径颗粒或油液的粗过滤作用,第二层滤丝540设置密度较密,起到对小直径颗粒或油液的精过滤作用,采用上述不同轴向高度差的滤丝540结构,能够实现对烟气的颗粒物的多层拦截,提升过滤效果。

具体实施时,上述滤丝540的轴向高度差至少为2mm。

如图13-图15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外轮辋51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还分别设置有一层滤丝540,并且每一层滤丝540的旋转平面平行于外轮辋510的旋转平面。其中,上述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滤丝540设置在导流叶轮700的轴向进风端,而本实施例中平行于外轮辋旋转平面的两层滤丝设置在导流叶轮700的轴向出风端的方向,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具有轴向高度差的滤丝作为粗过滤应用,上述的两层滤丝作为精过滤应用,以对烟气中的油滴或者颗粒物进行拦截。

滤丝540的材质优选采用纳米材料制造,纳米材质能够使滤丝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不易附着油滴或者一些粘性颗粒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网盘500中的滤丝540在绕制时,可以采用一整根滤丝,该滤丝依次缠绕在凸起521远离固定件的端部、凸起521靠近固定件520端部以及外轮辋510上,由于外轮辋510具有一定厚度,能够在外轮辋510上形成两层平面状滤丝(其中一层滤丝为凸起521靠近固定件520的端部与外轮辋510靠近固定件520的端面形成),外加凸起521远离固定件的端部与外轮辋510靠近固定件520的端部形成的一层滤丝,总共形成三层滤丝,以对烟气中的油滴或者颗粒物进行充分拦截过滤。

当设置两个凸起时,另一个凸起和远离固定件的端部与外轮辋510靠近固定件520的端部形成的一层滤丝,结合上述的三层滤丝,总共形成四层滤丝,以达到对烟气的充分过滤作用。

另外,外轮辋510表面设置为齿状,滤丝540能够绕接在齿状的外轮辋510表面上。利用该齿状结构能够提高滤丝与外轮辋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保障滤丝在高温环境下即使产生膨胀也不易产生松动脱落的状况。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过滤网盘500和/或导流叶轮700上设置有防腐层。具体是过滤网盘500中的外轮辋510、固定件520、径向筋530和滤丝540中的任一个,防腐层可以采用金属保护层,如镀铬层等,也可以非金属保护层,例如油漆层、陶瓷层等。防腐层的作用是提高过滤网盘500中各部件以及导流叶轮700的使用寿命,可以抵抗酸、碱、盐等腐蚀,避免腐蚀性的烟气对过滤网盘500及导流叶轮700造成损害。

请参照图6,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净化装置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壳体400中的驱动装置900和引风风扇901,驱动装置900与传动元件600连接,引风风扇901套装在传动元件600上,引风风扇901靠近驱动装置900的一端设置能够容纳驱动装置900的内凹部902。

具体实施时,该驱动装置优选采用电动机,该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传动元件连接,通过电动机驱动传动元件转动,能够实现过滤组件和引风风扇同步转动。其中,引风风扇的内凹部902能够容纳电动机,在装配时,电动机可以伸入到内凹部中,起到减小装配体积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