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废酸脱吸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702发布日期:2018-10-12 22:2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废酸脱吸装置,适用于脱除废酸中SO2气体。



背景技术:

烟气制酸净化工序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定浓度的稀酸对SO2气体降温除尘、除热、除雾、除水分。随着净化过程的进行,净化所用稀酸的浓度会升高,洗涤效果会降低,废酸量会增加。为了达到满足循环酸浓度在一定范围,保持洗涤效果的目的,需从系统排出一定量的废酸。而排出的废酸中含有一定量的SO2气体,若不经处理,SO2气体会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在下道工序会消耗一定量的硫化纳。过去传统的SO2脱吸塔为单层结构,废酸经脱吸塔处理后,SO2的脱除率仅为60-70%左右,很难满足环保和生产的要求,严重污染工作环境、增加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新型SO2脱吸装置,将脱吸填料层改为两层,每段高度相对降低,减小了阻力提高了效率,同时,气体进口为两个,通过合理布气布液装置,使气液接触更加充分,脱气效率大为提高,SO2的脱除率≥96%以上,更合理、更安全有效地脱出循环酸中SO2气体,达到气液的彻底分离,完全满足环保和生产的要求,彻底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处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废酸脱吸塔,塔顶设有气体出口,塔体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之间的塔体侧面设有第一稀酸出口;塔体底部侧面设有第二稀酸出口;塔体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稀酸进口和溢流口;塔体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人孔、第二人孔、第一空气进口、第三人孔和第二空气进口;第二人孔和第三人孔分别设在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均为PP海尔环。

进一步地,脱吸塔的塔体材质为耐腐玻璃钢。

该装置中,整个脱吸塔壳体为耐腐玻璃钢糊制,塔内气体分布板材质为聚丙烯,分酸采用管式、填料为PP海尔环。具体工作为:稀酸经稀酸进口2通过管式分酸装置进入脱吸塔内,空气由负压进入塔内,通过第一空气进口10、第二空气进口8两入口调节进气量,空气与废酸经过两层填料的充分接触后,脱吸后的SO2气体通过系统的负压经出口以抽走返回系统利用制酸,脱吸后废酸经第一稀酸出口4、第二稀酸出口7进入斜板沉降器后,底流去废酸处理系统。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具有配置合理、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少、处理脱除废酸中SO2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气体出口;2、稀酸进口;3、第一填料层;4、第一稀酸出口;5、第二填料层;6、溢流口;7、第二稀酸出口;8、第二空气进口;9、第三人孔;10、第一空气进口;11、第二人孔;12、第一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新型废酸脱吸塔,塔顶设有气体出口1,塔体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填料层3和第二填料层5;第一填料层3和第二填料层5之间的塔体侧面设有第一稀酸出口4;塔体底部侧面设有第二稀酸出口7;塔体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稀酸进口2和溢流口6;塔体左侧从上之下依次设有第一人孔12、第二人孔11、第一空气进口10、第三人孔9和第二空气进口8;第二人孔11和第三人孔9分别设在第一填料层3和第二填料层5的侧壁上。第一填料层3和第二填料层5均为PP海尔环。脱吸塔的塔体材质为耐腐玻璃钢。

该装置中,整个脱吸塔壳体为耐腐玻璃钢糊制,塔内气体分布板材质为聚丙烯,分酸采用管式、填料为PP海尔环。具体工作为:稀酸经稀酸进口2通过管式分酸装置进入脱吸塔内,空气由负压进入塔内,通过第一空气进口10、第二空气进口8两入口调节进气量,空气与废酸经过两层填料的充分接触后,脱吸后的SO2气体通过系统的负压经出口以抽走返回系统利用制酸,脱吸后废酸经第一稀酸出口4、第二稀酸出口7进入斜板沉降器后,底流去废酸处理系统。该实用新型具有配置合理、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少、处理脱除废酸中SO2效率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