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6907发布日期:2018-11-02 21:5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ACR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PVC加工助剂ACR树脂是一类丙烯酸酯类的高分子聚合物,在PVC加工过程中能够加快塑化过程,提高加工性能,降低加工温度等特点。其生产制备过程为:第一,将适量的去离子水、乳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制成乳液,搅拌30分钟;第二,向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比例单体、引发剂和链调节剂,搅拌30分钟;第三,加热引发聚合反应。维持聚合温度在60-75℃,维持反应1.5小时;第四,向反应釜中加入剩余的单体,间隔一定时间后,补加剩余的引发剂,维持反应2小时,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85℃。第五,将乳液冷却后,输送至干燥塔;第六,乳液经喷雾干燥成白色粉末。

在制备ACR树脂过程中,采用的药剂为液态,因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扩大化生产,生产中应用的反应釜加料和清理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添加反应物的物料的质量较大,不方便添加,所以通过机械添加物料,但是,常用的机械加料装置在反应釜进行物料添加时需要安装和拆卸工作,实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由于原反应釜加料装置程序复杂,须拆除封盖且管口较小,容易造成药剂挂在管壁上,无法精确计算。

对此,公开号为CN 20681022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加料装置,其中,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上压盖、下压盖和加料通道,所述上压盖和所述下压盖设置在所述加料通道的同一端,且所述上压盖和所述下压盖通过至少一个铰链连接。

上述装置虽然采用锁扣和铰链工艺,不需要拆除封盖,加大进料口来避免药剂挂在管壁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应釜供料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应釜供料装置,包括上压盖、下压盖和加料通道,所述加料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道的左端高于右端,所述第二通道的左端连接第一通道的下端,所述第二通道的右端连接第三通道的上端,所述第三通道为锥形,所述第三通道开口较大的一端为下端,所述第三通道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料口。第二通道倾斜设置,有利于药剂依靠自身重力滑动至出料口。

所述第一通道内上方设有下压盖,所述下压盖上方设有输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穿过所述下压盖中部与加料通道连通,所述进料管上方依次设有出料管、辅助计量罐,所述辅助计量罐的上端通过五个软管分别连接去离子水罐、乳化剂罐、单体罐、引发剂罐和链调节剂罐,所述软管上均设有计量罐出口控制阀。所述去离子水罐、乳化剂罐、单体罐、引发剂罐和链调节剂罐均通过辅助计量罐与加料通道连通,每一药剂均通过两次计量进入加料通道,提高了药剂剂量的准确度。

所述上压盖设在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且所述上压盖和所述第一通道通过至少一个铰链连接,所述上压盖为空腔结构,所述上压盖的空腔底面至下压盖上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压盖上表面至所述进料管上端的高度。当对装置进行检修,或者厂房改造停产时,拆卸输料装置后,抓住把手,使上压盖绕铰链盖在加料通道的上端,再使用锁扣固定住上压盖。因为所述上压盖为空腔结构,所述上压盖的空腔底面至下压盖上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压盖上表面至所述进料管上端的高度,所以当输料装置中的进料管没有被拆卸时,上压盖也能够扣在加料通道的上端。

所述第一通道的左侧设有制氮装置,所述制氮装置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右侧通过氮气管路与第一通道左侧连通,所述储气罐左侧通过气管依次与制氮机、空气压缩机串联。开始制氮时,开启空气压缩机、制氮机,压缩空气通过制氮机的作用,制出99.99%的高纯度氮气,高纯度氮气通过制氮机出口控制阀进入到储气罐,通过氮气管路控制阀进入到加料通道中。

具体的,所述出料管与所述进料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出料管上设有计量罐出口控制阀。

具体的,所述上压盖和所述第一通道的外部设置有锁扣。

具体的,所述上压盖的上表面设有把手。能够方便快捷,快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上压盖。

具体的,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上压盖和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第一通道左侧设有氮气进口,用于储气罐通过氮气管路连通,所述氮气进口位于所述下压盖的下方。这样设置能够在氮气通过加料通道时处于封闭的状态,而且能够使氮气更充分的冲刷到附着在加料通道内壁上的药剂。

具体的,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储气罐相连的氮气管路上设有氮气管路控制阀,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制氮机相连的气管上设有制氮机出口控制阀,所述制氮机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的气管上设有制氮机进口控制阀。

具体的,所述下压盖上设有泄压阀。用来维持加料通道与反应釜内的气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在反应釜制备ACR的过程中,在进行供料时,使用制氮装置制备出的氮气,能够及时将供料过程中携带的空气排出,保持反应釜以及加料通道中的气体氛围,提高了ACR产品的质量,而且,能够将残留在加料通道中的药剂一起吹送至反应釜中,避免了药剂残留在加料通道,降低药剂的添加量准确度,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反应釜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把手,2-上压盖,3-铰链,4-锁扣,5-泄压阀,6-加料通道,7-下压盖,8-底板,9-出料口,10-储气罐,11-制氮机,12-空气压缩机,13-气管,14-氮气管路,15-进料管,16-出料管,17-计量罐出口控制阀,18-辅助计量罐,19-软管,20-去离子水罐,21-乳化剂罐,22-单体罐,23-引发剂罐,24-链调节剂罐,101-氮气管路控制阀,102-制氮机出口控制阀,103-制氮机进口控制阀,601-第一通道,602-第二通道,603-第三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供料装置,包括上压盖2、下压盖7和加料通道6,所述加料通道6包括第一通道601、第二通道602和第三通道603,所述第一通道601、第二通道602和第三通道603通过焊接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道60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道602的左端高于右端,所述第二通道602的左端连接第一通道601的下端,所述第二通道602的右端连接第三通道603的上端,所述第三通道603为锥形,所述第三通道603开口较大的一端为下端,所述第三通道603的下端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焊接在第三通道603的下端,所述底板8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料口9。第二通道602倾斜设置,有利于药剂依靠自身重力滑动至出料口9。

所述第一通道601内上方设有下压盖7,所述下压盖7焊接在第一通道601内,所述下压盖7上方设有输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进料管15,所述进料管15穿过所述下压盖7中部与加料通道6连通,所述进料管15上方依次设有出料管16、辅助计量罐18,所述辅助计量罐18的上端通过五个软管19分别连接去离子水罐20、乳化剂罐21、单体罐22、引发剂罐23和链调节剂罐24,所述去离子水罐20、乳化剂罐21、单体罐22、引发剂罐23和链调节剂罐24均为计量罐,所述软管19上均设有计量罐出口控制阀17。所述去离子水罐20、乳化剂罐21、单体罐22、引发剂罐23和链调节剂罐24均通过辅助计量罐18与加料通道6连通,每一药剂均通过两次计量进入加料通道6,提高了药剂剂量的准确度。

所述上压盖2设在所述第一通道601的上端,且所述上压盖2和所述第一通道601通过至少一个铰链3连接,所述上压盖2为空腔结构,所述上压盖2的空腔底面至下压盖7上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压盖7上表面至所述进料管15上端的高度。当对装置进行检修,或者厂房改造停产时,拆卸输料装置后,抓住把手1,使上压盖2绕铰链3盖在加料通道6的上端,再使用锁扣4固定住上压盖2。因为所述上压盖2为空腔结构,所述上压盖2的空腔底面至下压盖7上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压盖7上表面至所述进料管15上端的高度,所以当输料装置中的进料管15没有被拆卸时,上压盖7也能够扣在加料通道6的上端。

所述第一通道6的左侧设有制氮装置,所述制氮装置包括储气罐10,所述储气罐10右侧通过氮气管路14与第一通道601左侧连通,所述储气罐10左侧通过气管13依次与制氮机11、空气压缩机12串联。开始制氮时,开启空气压缩机12、制氮机11,压缩空气通过制氮机11的作用,制出99.99%的高纯度氮气,高纯度氮气通过制氮机出口控制阀102进入到储气罐10,通过氮气管路控制阀101进入到加料通道6中。

具体的,所述出料管16与所述进料管15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出料管16上设有计量罐出口控制阀17。

具体的,所述上压盖2和所述第一通道601的外部设置有锁扣4。

具体的,所述上压盖2的上表面设有把手1。能够方便快捷,快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上压盖2。

具体的,所述铰链3设置在所述上压盖2和所述第一通道601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第一通道601左侧设有氮气进口,用于储气罐10通过氮气管路14连通,所述氮气进口位于所述下压盖7的下方。这样设置能够在氮气通过加料通道6时处于封闭的状态,而且能够使氮气更充分的冲刷到附着在加料通道6内壁上的药剂。

具体的,所述第一通道601与所述储气罐10相连的氮气管路14上设有氮气管路控制阀101,所述储气罐10与所述制氮机11相连的气管13上设有制氮机出口控制阀103,所述制氮机11与所述空气压缩机12相连的气管13上设有制氮机进口控制阀103。

具体的,所述下压盖7上设有泄压阀5。用来维持加料通道6与反应釜内的气压。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通道602穿过并固定于反应釜上部,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加料通道6可以与反应釜内部连通。需要向反应釜内加入制备ACR的药剂时,打开输料装置中计量罐出口控制阀17,使药剂通过出料管16和进料管15进入加料通道6内,药剂通过加料通道6内的第一通道601、第二通道602和第三通道603,再通过第三通道603下端底板8上的出料口9加到反应釜中,在加料过程中,会混入一部分空气,破坏反应釜中的气体氛围,关闭输料装置中计量罐出口控制阀17,打开制氮装置,使氮气通过加料通道6进入反应釜中,这样不仅维持了反应釜中的气体氛围,而且气流的冲刷力将附着在加料通道6内壁上的药剂冲刷进反应釜中,节约了药剂的同时,也使加入的药剂量更加准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