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687发布日期:2019-01-13 17:2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



背景技术:

在冶金和化工等领域,通常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均匀混合,然后再用于生产或是其他的作用,物料混合机就能够实现使物料均匀混合的目的,特别是粉末状物料混合均匀;传统的大型双锥混料机中的混料筒,在旋转过程中因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靠近直筒体内壁的物料会贴着内壁一起运动,使物料之间的混合效果差,筒内的物料只是做简单的二维运动,造成混合后的物料均匀度较低,想要达到较高的均匀度,需要较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的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包含进料接管、筒体结构和出料接管;所述筒体结构包含上锥体、直筒体、加强弧板和下锥体;所述上锥体的小端端面与进料接管对应连接,且上锥体外壁设置多个对称的吊耳;所述上锥体的大端端面与下锥体的大端端面通过直筒体对应连接,直筒体的外壁设置有加强弧板,直筒体的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导流扬料板,且导流扬料板与直筒体的竖直面的夹角A为30-45°;所述下锥体的小端端面对应连接出料接管。

进一步,所述吊耳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加强弧板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两个加强弧板对应和多个吊耳呈交叉状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流扬料板设置为4-8个。

进一步,所述导流扬料板设置为6个。

进一步,所述导流扬料板与直筒体的竖直面的夹角A为30°。

进一步,所述导流扬料板板面的两侧设置加强筋板。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通过多个对称设置的吊耳,对混料筒进行吊装作业;所述直筒体的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导流扬料板,且导流扬料板与直筒体的竖直面的夹角A为30-45°,在混料筒旋转时,使靠近直筒体内壁的物料能够通过倾斜的导流扬料板,飞散至直筒体的中心部分,使这些物料在直筒体的中心进行充分混合,这不但能够提高混合后的物料均匀度,而且需要混合的时间还较短;此外,所述导流扬料板的两侧设置加强筋板,从而在混料筒高速旋转时,利用加强筋板来加强和保障导流扬料板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导流扬料板示意图。

图中1、进料接管,2、上锥体,3、吊耳,4、直筒体,5、加强弧板,6、导流扬料板,7、下锥体,8、出料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包含进料接管1、筒体结构和出料接管8;所述筒体结构包含上锥体2、直筒体4、加强弧板5和下锥体7;所述上锥体2的小端端面与进料接管1对应连接,且上锥体2外壁设置多个对称的吊耳3,通过吊耳对混料筒进行吊装作业,根据需要,所述吊耳设置两个;所述上锥体2的大端端面与下锥体7的大端端面通过直筒体4连接,直筒体4的外壁设有加强弧板5,增加了直筒体4外壁的厚度,减小了直筒体4旋转时,筒内物料对直筒体4的伤害,根据需要,所述加强弧板为两个且对称设置;直筒体4的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导流扬料板6,当筒体旋转时,靠近直筒体4内壁的物料能够通过倾斜的导流扬料板6,飞散至直筒体4的中心部分,使这些物料在直筒体4的中心位进行充分混合,这不但能够提高混合后的物料均匀度,而且需要混合的时间还较短;根据需要,将导流扬料板6的数量设置为6个,且导流扬料板6与直筒体4的竖直面的夹角A为30°,能够保证导流扬料板6的导流和扬料效果;或者将导流扬料板6的数量设置为4个,且导流扬料板6与直筒体4的竖直面的夹角A为45°;或者将导流扬料板6的数量设置为8个,且导流扬料板6与直筒体4的竖直面的夹角A为40°度;此外,当导流扬料板6的长度超过150mm时,在其板面的两侧中部设置加强筋板,从而在混料筒高速旋转时,利用加强筋板来加强和保障导流扬料板6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所述下锥体7的小端端面对应连接出料接管8。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双锥混料机的三维混料筒时,物料通过进料接管1进入三维混料筒中,当混料筒开始旋转进行混料作业时,临近直筒体4的筒壁的物料在导流扬料板6斜面的导流和上下扬料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局部的三维运动,伴随着混料筒的转动,上锥体2和下锥体7落下来的物料随锥面落下也形成了局部的三维运动,这两个局部三维运动形成的物料流动与直筒体4中心做二维运动形成物料的混合,从而实现了双锥混料筒内无死角的局部三维运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未对其进行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